阅读历史 |

第195章:户部算出来的一笔账(1 / 2)

加入书签

金秋九月,雨后初晴,乡野之间此时大概还弥漫着泥土的清香,大地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在这个季节里,天空显得格外高远和湛蓝,阳光明媚而不炎热,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

田野里稻谷呈现出金黄色的色彩,像一片片金色的地毯铺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安西都护府、河东道、陇右道、剑南道、山南道,良田不少,除了刚刚收复的剑南道和山南道之外,安西都护府、河东道和陇右道都有大面积开荒春耕,所以粮食产量增加不少。

在收复了山南道之后,萧奕也有过下令,大力开荒。

首先就是奴籍脱户籍比以前容易了很多,只要是给家主一定的钱财,就可以顺利脱籍,脱籍之后就可以去山南道落户,参与开荒。

华清池的池水清澈见底,蓝色的天空和白云倒映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大乾现在的形式似乎都在向着最好的繁荣富强所奔赴,但是,也就在这时候,监国太子萧奕再度收到了一明一暗两个坏消息。

别看荆州刚刚收复,丰收的季节马上到来。

表面上,也都是风平浪静。

五道两府的百姓也都安居乐业。

却也有着坏消息。

明面上,自然是蒙元,铁木真完成了西征。

对。

在草盛马肥之际,铁木真派遣了忽必烈西征察哈汗,为蒙元夺得了更大的牧场,拥有了更多的战马。

第二个,则是户部尚书戴光终于给监国太子萧奕递交了一个大略的财政条陈,户部比照着人口,以贞元二十年的各项税收数据为参考,按照之前几年中央财政恢复的速度。

大约给出了一个细细说起来极为复杂,但总结起来却也格外简单的结论。

假设以三年为期,也就是在贞元二十八年北伐来算,朝廷将最少有六千万贯军资和数百万石粮草的缺口。

而如果是五年,那理论上或许还可以完成北伐的充足准备。

看起来,就是一个简单的数据,但是这两项数据却是两座大山一样。

以大乾现在五道两府的综合发展速度来看,最起码,需要五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北伐的军事辎重积累。

若是能加上淮南道、江南道这些,则是足够的,可是,六部九卿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太子和燕王殿下是有过约定的。

相忍为国。

为了大乾,也只能是如此。

难道说,大敌当前,还要先内讧不成?

内讧是不可能内讧的。

蒙元和北燕这两个蛮族大国在北地虎视眈眈,他们却要自己人打自己人,岂不是给了蒙元和北燕踏平中原的机会?

所以说,萧奕和萧政两人的这个约定,大臣们不仅支持,还非常佩服。

五道两府,其实真正能够向朝廷供给的也就只有四道一府,河东道、陇右道、剑南道、山南道、安西都护府。

京畿路就别想了,长安周边,再加上洛阳南北,这些地方并不太适合耕种。

安北都护府就别想了,到现在,还要朝廷运送一些粮食去以作安抚民心呢。

安北都护府最大的作用,那就是养马。

和安西都护府一起为大乾养出优质的战马,同时,还要以比较低的价格卖给燕王。

自然也是为了相忍为国。

因为监国太子萧奕发展海商,那自然就需要江东之地,需要东海之滨的码头。

两人现在是互帮互助的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

类似的细节在这个户部条陈里还有很多。

比如陇右道金城郡等地的沙漠化越来越严重,耕地面积减少了,比如河东道的西北之地也是一样,比如剑南道的每年可能会出现旱涝灾害,比如山南道往后开垦开荒的速度,以及开荒之后的可能收成等等计算。

种种记录五花八门,让萧奕大开眼界。

总之,戴光这位户部尚书也没有辜负监国太子萧奕的期望和宠信,一手提拔起来之后,一直都是兢兢业业,听闻,每天都要在官署忙到日落西山。

而很显然,户部尚书戴光的这一份奏章,提出了这两项巨大的数据,以及各种预算计算结果等,一看就是有备而来的。

六部这边也很清楚,内忧外患,如今内忧已经得到了控制,那就是外患了。

三年的时间,要在蒙元三年之内不会南下的情况下,完成扩军百万的计划,与此同时,还要完成积累三千万贯钱财的财富积累,以及百万石粮食的储存。

且,只多不少。

有着这两个坏消息摆在这里,本来收复了荆州的美好心情也都被破坏了。

萧奕的脑子里面倒是冒出了很多刺激消费、刺激经济、鼓励发展等等的策略。

可是真要是实施起来,其实也比较麻烦。

毕竟每个时代都有着每个时代的局限性,时代的发展不同,人的认知不同,百姓们的消费观念不同,那都是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

就现阶段而言,大乾其实还是一个男耕女织的封建王朝社会。

谈什么经济发展?

怎么发展?

房地产?

就现在这个阶段,京师之地确实是房价很高,像是娄师德这样的人,即将要成为一方大员的官员,竟然还要住在廨舍,也就是官方的公租房之中。

京师之地自然是寸土寸金。

可是出了京师呢?

有钱的自然是七进七出的大院,没有钱的,那自然是茅草房一个。

可真要是修建更好的院落,更好的房子,卖给谁?

卖给商贾?

士农工商,商人敢住上那么好的房子吗?

须知道,每一个商号的背后,都有着手眼通天的人。

就比如这秦家,背后就站着监国太子萧奕。

但是也不能说,因为难做,那就不做了。

萧奕还是表示,两手抓,一个内销,一个外销。

如今,海商已经发展起来了,出海北上高丽、北燕,往东去东瀛。

然后就是南海的琼州码头,往越南、身毒等地探索。

只是相对来说,还是东瀛离得比较近,而且,东瀛那边的白银非常多,自然是海商的首选之地。

至于南海的琼州码头,到现在也只是才起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