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章 果然还是地狱模式(1 / 2)

加入书签

这是他来这里睡的第一觉。

也是他自记事以来,睡得最舒服的一觉。

人类演化出在地面行走的能力,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并不是为了承压演化成形的脊椎,自人类直立行走以来,承受了太多本不属于它的压力。

即便人类的脊椎经过了百万余年演化适应,抗压能力远超人类刚直立行走后那会儿,劳累一天的脊椎,也依然需要经过夜晚充足睡眠来获得休息。

因此,本就在生命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睡眠,对人类而言变得越发重要。

但遗憾的是,人类除了在母体孕育的那十个月时间外,其余时间的睡眠质量,只能勉强称得上及格,远达不到优秀的程度。

在生产力足够发达之前,人类的睡眠质量始终处在一个低水平状态。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类一直没能获得一张能完美适应人类各种睡姿的睡床。

人类在平躺、侧卧,爬伏等状态时的睡姿,都需要睡床提供相应的睡眠状态辅助。

如果人类在睡着之后,只保持一种睡姿不动,那还能针对性地设计制造对应睡姿的睡床。

但可惜的是,人类睡着之后,睡姿会随睡眠时间持续,经常性地发生变动,平躺侧卧交替,一些不老实的会兼有爬伏,甚至翻身下床倒栽葱的都有。

因此在睡床足够智能,足以适应人类全部睡姿之前,人类想要较低成本地获得一个较高质量的睡眠,还需要等生产力发展上很长时间。

那么

等等,怎么越感叹,越像是在给什么床垫打广告了。

任窘从睡迷糊的状态中清醒。

这一觉,他既可以说是睡着了,也可以说是压根没睡。

如果以他的身体状态论,那他就是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并且睡到了自然醒。

而如果以他的个人意识论,那他就是伪装成熟睡状态,与正体不明的监控体系斗智斗勇了一整觉。

冷静过头的心理状态是心理状态,身体本能反应是本能反应。

他并没有因为临时以这个身体作为他思维意识的载体,就真的成了这个人,完全受这个身体的各种生理反应影响。

不过。

这一觉睡得真舒服啊。

因为睡得舒服,所以任窘对身下的白色睡床没有半点留恋,径直选择坐起,让睡床再度变形成为座椅。

人之所以在刚睡醒时会有赖床表现,是因为睡醒的人并没有真正的睡醒,还未从疲劳状态中恢复过来的身体,还希望继续睡一会儿。

为什么健康作息的情况下,睡够标准时间还会有赖床的表现。

原因依然与睡眠质量不高有关。

像任窘先前睡着的睡床,能智能完美包容适应他所有睡姿,还根据身体实时状态,通过补充水分、营养物质,及时排出代谢废物的方式,让整个睡眠过程没有任何内外在打扰因素。

如果在这种优质到不能再优质的睡眠环境下,依然没有一个较为完美的睡眠质量。

那他以后就彻底告别睡眠吧。

任窘想不到还能有什么睡眠环境,能让他睡得更舒服了。

要是他能不往细思恐极方面想太多,神经大条一些,那这个首发的替活任务,简直就是再舒适不过的新手开局。

完全不用为生存担忧,还有一个暂时不清楚具体内情的虚拟世界提供社交和娱乐需求。

这样的替活任务,躺着什么都不做就能轻松完成。

要不是这种替活存在时限,注定有结束的那一天,谁不想在这种环境里一直当个米虫呢?

坐在座椅上的任窘,难得选择动手,在手边的薄膜屏幕上点点划划,翻找着不用登录虚拟世界也能打发时间的选项。

虽然出门散步归来之后,表现出释然心理及生理状态的他,理应不受虚拟世界里的经历影响了。

但谁不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呢?

暂时不想登录虚拟世界,被迫在类似环境下回忆起曾经有过的不堪经历,不是他这种社会边缘人,该有的行为表现么?

如果这个身体的原主,是那种能直面惨淡和淋漓鲜血的勇士,那也不会是社会边缘人士了。

不过

这个身体的原主看来还真是一个十足的‘瘾少年’,薄膜屏幕里第一时间提供给他的打发时间的选项,基本上都有着登录虚拟世界的前提。

难道除了登录虚拟世界的选项外,就没有别的能在现实里进行的娱乐活动了?

如果仅看大数据优先推送给他的选项,或许真没有。

但除非被彻底屏蔽与现实有关的选项,不然不可能不存在。

当所有与虚拟世界有关的选项,都被任窘略过去后,除了出门散步的选项外,他终于发现了一个新的与现实相关的选项。

玩拼图。

作为第一个出现在他屏幕里的,能在现实房间里玩的娱乐活动,即便知道后面肯定还有别的更有意思的选项,任窘也还是在看到后径直选了它。

当他点中拼图选项后,房间的空地上,在很短时间内涌出了一滩胡乱堆在一起的拼图碎片。

而他的座椅,也随着拼图碎片的出现,调整到适合放平腿坐的状态和高度,并且把他推到了碎片附近。

草率了。

扫了一眼碎片堆,将能看到的碎片以心算的形式拼出一个大致模样的任窘,发现了一个有些无语的事实。

这些拼图碎片,是幼儿园级别的玩具。

可能是他只是粗略选择选项,没有对所选选项进行一个细致挑选导致的结果。

但,事情真的是这样么?

任窘让自己暂时不要想太多,将注意力投入到了拼拼图的行为里。

既然是在他看来都是幼儿园级别的难度,那哪怕拼图碎片的数量规模显然不是幼儿园玩具的量,在他动手开始拼的时候,当然也就不用伪装困难。

照着他眼下这个身体表现出来的年龄层次,以相应的脑速手速,快速完成着对应的图案。

然而越拼,任窘的心就越沉。

只不过他并没有在身体的生理状态上表现出来。

这些拼图碎片拼接起来后的图案,是帮助学龄前孩童认字的启蒙教具。

在他拼完一副图之后,完成拼接的图案,还会由静态转变为动态,以课堂的形式,讲解图案内文字与相应事物的对应关系。

而让任窘心沉的对象,也恰恰是这些启蒙教具。

当他在较短时间内,将可以组装成一套幼儿字典的拼图碎片拼合完成后。

他注意到,他突然变得不认识这里的文字信息了。

自来这里后,表现得认识这里文字信息的他,突然转变成了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

之所以会有这种转变,是因为他突然意识到,既然身体原主没有遗留给他多少有用信息,那这里的文字信息,他理应不认识才对。

而当他有了这个认知后,原本那些他认识的文字内容,便立刻变得陌生起来。

如果不是这套启蒙教具将诸多他在这里见过,没见过的文字,都以课堂的形式,在他完成拼合后讲解了一遍,现在的他说不定就彻底两眼抓瞎了。

那么问题来了,他为什么会在一开始,在没有得到任何原主身体信息遗留的情况下,认识这里的文字呢?

是他刚开始进行替活任务时的新手帮助?

如果是新手帮助,那为什么在他认知到自己理应不认识这里的文字这一点后,这种帮助就被立刻撤销了?

就不能持续到他任务结束?

存在什么限制因素么?

而如果不是新手帮助,那他为什么在刚来这里的时候,见到后就能立刻辨识和理解这里的文字?

要知道,这里使用的文字,与任窘认知模式里的诸多文字形式没有任何相似性,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文字。

在他发生文盲转变后,如果没有启蒙教具的帮助,他连辨别单个字节和连句的能力都没有。

换个浅显易懂的比喻。

此刻的他,如果没有启蒙教具在前,‘朱月坡’和‘朱肚皮’在他眼里是不存在区别的。

无论是薄膜屏幕里选项上的文字简括,还是实时显示的身体数据,他都看不懂,更别提换算成他能理解的数据,并通过这些数据,去估算一些别的东西。

这其中的那些为什么。

他想不明白。

更令他不敢细想的,是这个启蒙教具的拼图出现时机的巧合。

按照正常的大数据推荐流程,即便是一个这个身体原主没在现实玩过的拼图游戏,按照针对他身体的大数据判断,当他选择拼图选项后,出现的拼图碎片,也应该符合他身体的年龄表现才对。

除非这个身体的原主,在虚拟世界里的经历,是一直角色扮演一个长不大的幼儿。

然后按照大数据推荐模式,在他选择拼图选项后,弄了一套启蒙教具出来。

可这种可能性,想想就知道是概率极低的。

难道是这里的监控体系,终于发现了他不是这个身体的原主,然后有意试探什么?

但问题是就以他先前的那一系列表现,要试探,也不需要用这种方式试探。

让他意识到自己并不认识这里的文字,变成文盲,然后又借教具帮他一把?

联想到自己的大脑活动有可能在被纳米物质实时监控这一点后。

要不是任窘能控制自己的生理反应,他冷汗都要出来了。

大脑的文字辨识理解功能区,虽然并不因文字形式的不同而改变,但基于不同文字形式形成的认知模式,却会让相应脑区的活动表现出现较为明显的差别。

难道这里的监控体系,试探的就是这个?

而先前的新手帮助,就是因为这里的监控体系深入探查到了这个层次,所以才会提前选择撤销?

哪怕是在高考考场上,任窘自己的思维意识,也没有此刻这般活跃。

他一边考虑着自己被当做弃子的可能性,一边试探着点开拼图选项的详选界面,接着选了一套新拼图。

就算下一秒出现什么高能武器,把他瞬间轰成骨灰,他也不能就此选择躺摆。

虽然不确定任务失败后,他还有没有活着回到狗窝的机会,但哪怕存在一丝可能性,他也不能就此放弃。

新的拼图碎片堆出现,而原先被拼合完毕的启蒙教具,则在碎片堆出现的同时,被挪移到了房间墙体上新出现的书架上。

他这是过关了?

是这里的监控体系没发现什么异常?

还是监控体系觉得他这个人物无关紧要,暂时放过了他?

但哪怕没有出现什么摧毁他的武器,任窘依然没有松口气,掉以轻心。

人获得快乐的方式,既可以很简单,又可以很复杂。

任窘基于简单的快乐,让自己生理数据表现得兴致勃勃,面无表情地开始了新一轮的拼图。

一个长期沉迷在虚拟世界,虚拟形象与自己真实形象存在较大差别的人,面冷心热是很正常的表现。

沉浸式的虚拟体验里,虚拟形象与现实面容的表情展示,尤其在两者差别较大的情况下,肯定不同步。

不然虚拟与现实的冲突下,他的面部肌肉很容易出现异常表达。

他这个身体那雌雄难辨的童颜,就算纳米物质再精心维护,也肯定会因为这种冲突被自然扭曲。

自然扭曲的肌体,强行校正回来,只会造成严重不适。

脊柱侧弯的结果那么严重,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孩童,乃至成年人出现病变。

还不是因为症状发生初期时,患者不仅感觉不到异常,反而会感觉舒服的原因么?

而在虚拟表情与现实不同步的情况下,长期较少甚至不使用面部肌肉群,就会像他这样,如同面瘫一样。

很多情绪都难以直接表现在脸上。

然而越拼,任窘的心就越沉。

只不过他并没有在身体的生理状态上表现出来。

这些拼图碎片拼接起来后的图案,是帮助学龄前孩童认字的启蒙教具。

在他拼完一副图之后,完成拼接的图案,还会由静态转变为动态,以课堂的形式,讲解图案内文字与相应事物的对应关系。

而让任窘心沉的对象,也恰恰是这些启蒙教具。

当他在较短时间内,将可以组装成一套幼儿字典的拼图碎片拼合完成后。

他注意到,他突然变得不认识这里的文字信息了。

自来这里后,表现得认识这里文字信息的他,突然转变成了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

之所以会有这种转变,是因为他突然意识到,既然身体原主没有遗留给他多少有用信息,那这里的文字信息,他理应不认识才对。

而当他有了这个认知后,原本那些他认识的文字内容,便立刻变得陌生起来。

如果不是这套启蒙教具将诸多他在这里见过,没见过的文字,都以课堂的形式,在他完成拼合后讲解了一遍,现在的他说不定就彻底两眼抓瞎了。

那么问题来了,他为什么会在一开始,在没有得到任何原主身体信息遗留的情况下,认识这里的文字呢?

是他刚开始进行替活任务时的新手帮助?

如果是新手帮助,那为什么在他认知到自己理应不认识这里的文字这一点后,这种帮助就被立刻撤销了?

就不能持续到他任务结束?

存在什么限制因素么?

而如果不是新手帮助,那他为什么在刚来这里的时候,见到后就能立刻辨识和理解这里的文字?

要知道,这里使用的文字,与任窘认知模式里的诸多文字形式没有任何相似性,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文字。

在他发生文盲转变后,如果没有启蒙教具的帮助,他连辨别单个字节和连句的能力都没有。

换个浅显易懂的比喻。

此刻的他,如果没有启蒙教具在前,‘朱月坡’和‘朱肚皮’在他眼里是不存在区别的。

无论是薄膜屏幕里选项上的文字简括,还是实时显示的身体数据,他都看不懂,更别提换算成他能理解的数据,并通过这些数据,去估算一些别的东西。

这其中的那些为什么。

他想不明白。

更令他不敢细想的,是这个启蒙教具的拼图出现时机的巧合。

按照正常的大数据推荐流程,即便是一个这个身体原主没在现实玩过的拼图游戏,按照针对他身体的大数据判断,当他选择拼图选项后,出现的拼图碎片,也应该符合他身体的年龄表现才对。

除非这个身体的原主,在虚拟世界里的经历,是一直角色扮演一个长不大的幼儿。

然后按照大数据推荐模式,在他选择拼图选项后,弄了一套启蒙教具出来。

可这种可能性,想想就知道是概率极低的。

难道是这里的监控体系,终于发现了他不是这个身体的原主,然后有意试探什么?

但问题是就以他先前的那一系列表现,要试探,也不需要用这种方式试探。

让他意识到自己并不认识这里的文字,变成文盲,然后又借教具帮他一把?

联想到自己的大脑活动有可能在被纳米物质实时监控这一点后。

要不是任窘能控制自己的生理反应,他冷汗都要出来了。

大脑的文字辨识理解功能区,虽然并不因文字形式的不同而改变,但基于不同文字形式形成的认知模式,却会让相应脑区的活动表现出现较为明显的差别。

难道这里的监控体系,试探的就是这个?

而先前的新手帮助,就是因为这里的监控体系深入探查到了这个层次,所以才会提前选择撤销?

哪怕是在高考考场上,任窘自己的思维意识,也没有此刻这般活跃。

他一边考虑着自己被当做弃子的可能性,一边试探着点开拼图选项的详选界面,接着选了一套新拼图。

就算下一秒出现什么高能武器,把他瞬间轰成骨灰,他也不能就此选择躺摆。

虽然不确定任务失败后,他还有没有活着回到狗窝的机会,但哪怕存在一丝可能性,他也不能就此放弃。

新的拼图碎片堆出现,而原先被拼合完毕的启蒙教具,则在碎片堆出现的同时,被挪移到了房间墙体上新出现的书架上。

他这是过关了?

是这里的监控体系没发现什么异常?

还是监控体系觉得他这个人物无关紧要,暂时放过了他?

但哪怕没有出现什么摧毁他的武器,任窘依然没有松口气,掉以轻心。

人获得快乐的方式,既可以很简单,又可以很复杂。

任窘基于简单的快乐,让自己生理数据表现得兴致勃勃,面无表情地开始了新一轮的拼图。

一个长期沉迷在虚拟世界,虚拟形象与自己真实形象存在较大差别的人,面冷心热是很正常的表现。

沉浸式的虚拟体验里,虚拟形象与现实面容的表情展示,尤其在两者差别较大的情况下,肯定不同步。

不然虚拟与现实的冲突下,他的面部肌肉很容易出现异常表达。

他这个身体那雌雄难辨的童颜,就算纳米物质再精心维护,也肯定会因为这种冲突被自然扭曲。

自然扭曲的肌体,强行校正回来,只会造成严重不适。

脊柱侧弯的结果那么严重,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孩童,乃至成年人出现病变。

还不是因为症状发生初期时,患者不仅感觉不到异常,反而会感觉舒服的原因么?

而在虚拟表情与现实不同步的情况下,长期较少甚至不使用面部肌肉群,就会像他这样,如同面瘫一样。

很多情绪都难以直接表现在脸上。

然而越拼,任窘的心就越沉。

只不过他并没有在身体的生理状态上表现出来。

这些拼图碎片拼接起来后的图案,是帮助学龄前孩童认字的启蒙教具。

在他拼完一副图之后,完成拼接的图案,还会由静态转变为动态,以课堂的形式,讲解图案内文字与相应事物的对应关系。

而让任窘心沉的对象,也恰恰是这些启蒙教具。

当他在较短时间内,将可以组装成一套幼儿字典的拼图碎片拼合完成后。

他注意到,他突然变得不认识这里的文字信息了。

自来这里后,表现得认识这里文字信息的他,突然转变成了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

之所以会有这种转变,是因为他突然意识到,既然身体原主没有遗留给他多少有用信息,那这里的文字信息,他理应不认识才对。

而当他有了这个认知后,原本那些他认识的文字内容,便立刻变得陌生起来。

如果不是这套启蒙教具将诸多他在这里见过,没见过的文字,都以课堂的形式,在他完成拼合后讲解了一遍,现在的他说不定就彻底两眼抓瞎了。

那么问题来了,他为什么会在一开始,在没有得到任何原主身体信息遗留的情况下,认识这里的文字呢?

是他刚开始进行替活任务时的新手帮助?

如果是新手帮助,那为什么在他认知到自己理应不认识这里的文字这一点后,这种帮助就被立刻撤销了?

就不能持续到他任务结束?

存在什么限制因素么?

而如果不是新手帮助,那他为什么在刚来这里的时候,见到后就能立刻辨识和理解这里的文字?

要知道,这里使用的文字,与任窘认知模式里的诸多文字形式没有任何相似性,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文字。

在他发生文盲转变后,如果没有启蒙教具的帮助,他连辨别单个字节和连句的能力都没有。

换个浅显易懂的比喻。

此刻的他,如果没有启蒙教具在前,‘朱月坡’和‘朱肚皮’在他眼里是不存在区别的。

无论是薄膜屏幕里选项上的文字简括,还是实时显示的身体数据,他都看不懂,更别提换算成他能理解的数据,并通过这些数据,去估算一些别的东西。

这其中的那些为什么。

他想不明白。

更令他不敢细想的,是这个启蒙教具的拼图出现时机的巧合。

按照正常的大数据推荐流程,即便是一个这个身体原主没在现实玩过的拼图游戏,按照针对他身体的大数据判断,当他选择拼图选项后,出现的拼图碎片,也应该符合他身体的年龄表现才对。

除非这个身体的原主,在虚拟世界里的经历,是一直角色扮演一个长不大的幼儿。

然后按照大数据推荐模式,在他选择拼图选项后,弄了一套启蒙教具出来。

可这种可能性,想想就知道是概率极低的。

难道是这里的监控体系,终于发现了他不是这个身体的原主,然后有意试探什么?

但问题是就以他先前的那一系列表现,要试探,也不需要用这种方式试探。

让他意识到自己并不认识这里的文字,变成文盲,然后又借教具帮他一把?

联想到自己的大脑活动有可能在被纳米物质实时监控这一点后。

要不是任窘能控制自己的生理反应,他冷汗都要出来了。

大脑的文字辨识理解功能区,虽然并不因文字形式的不同而改变,但基于不同文字形式形成的认知模式,却会让相应脑区的活动表现出现较为明显的差别。

难道这里的监控体系,试探的就是这个?

而先前的新手帮助,就是因为这里的监控体系深入探查到了这个层次,所以才会提前选择撤销?

哪怕是在高考考场上,任窘自己的思维意识,也没有此刻这般活跃。

他一边考虑着自己被当做弃子的可能性,一边试探着点开拼图选项的详选界面,接着选了一套新拼图。

就算下一秒出现什么高能武器,把他瞬间轰成骨灰,他也不能就此选择躺摆。

虽然不确定任务失败后,他还有没有活着回到狗窝的机会,但哪怕存在一丝可能性,他也不能就此放弃。

新的拼图碎片堆出现,而原先被拼合完毕的启蒙教具,则在碎片堆出现的同时,被挪移到了房间墙体上新出现的书架上。

他这是过关了?

是这里的监控体系没发现什么异常?

还是监控体系觉得他这个人物无关紧要,暂时放过了他?

但哪怕没有出现什么摧毁他的武器,任窘依然没有松口气,掉以轻心。

人获得快乐的方式,既可以很简单,又可以很复杂。

任窘基于简单的快乐,让自己生理数据表现得兴致勃勃,面无表情地开始了新一轮的拼图。

一个长期沉迷在虚拟世界,虚拟形象与自己真实形象存在较大差别的人,面冷心热是很正常的表现。

沉浸式的虚拟体验里,虚拟形象与现实面容的表情展示,尤其在两者差别较大的情况下,肯定不同步。

不然虚拟与现实的冲突下,他的面部肌肉很容易出现异常表达。

他这个身体那雌雄难辨的童颜,就算纳米物质再精心维护,也肯定会因为这种冲突被自然扭曲。

自然扭曲的肌体,强行校正回来,只会造成严重不适。

脊柱侧弯的结果那么严重,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孩童,乃至成年人出现病变。

还不是因为症状发生初期时,患者不仅感觉不到异常,反而会感觉舒服的原因么?

而在虚拟表情与现实不同步的情况下,长期较少甚至不使用面部肌肉群,就会像他这样,如同面瘫一样。

很多情绪都难以直接表现在脸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