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事毕回局拿锦旗(1 / 2)
rad2 两天后,跟陈星宇杨泰跑了几趟车,江鸿渐渐懂了其中的谋利逻辑。
吃饭时,他才忍不住问道。
“我大概懂怎么操作了。”
“可国企的机床数量有限,如果卖空了,以后又该怎么盈利?”
陈星宇从容地摇了摇头。
“你先对物流产业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比如说,我们不能光靠倒卖机床盈利。”
“倒卖机床只是为了积累原始资本。”
“有了资本后,才能扩大规模,收购更多卡车组建运输团队。”
“等到倒卖机床这条路彻底不能走了之后,我们得马上转向承接煤炭、钢材等运输订单,永远不要有过渡空档期。”
“而在承接运输订单的同时,也要关注中俄边境口岸的开放程度,一有机会,就立马开展中俄跨境货运。”
“由于边贸政策宽松,跨境货运打通后,就能出口日用品跟食物到外国,换购木材皮草等。”
“总之,以后怎么做,可以随政策再做出改变。”
“现在最重要的是,把物流公司创建起来先。”
江鸿点了点头。
“行,我知道了,我这两天作。”
陈星宇忽然想到一点。
“对了,还有,哈市北城区有一个锡业经销厂正在进行破产重组。”
“如果我没记错,那家厂并不大,占地五百米,重组价格大概是十五块钱一平米,总价也就七八千块钱。”
“你去跟那家锡厂的负责人谈一谈,等物流公司成立后,就把那个厂给买下来。”
杨泰一听这话,险些被口中的饭噎住。
“买破产的厂?!”
“可,要是参与重组了,岂不是要背负土地债务?”
江鸿也为难地点了点头。
“是啊,除了背负债务外,还得解决职工安置,虽然七八千块钱就能买厂,可债务跟职工安置怎么处理?”
“债务我们承担。”陈星宇不容置疑道,“职工问题也由我们负责。”
江鸿愈发不解:“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了缓解社会压力,这样才能挽救更多失业人士。”
陈星宇此言一出,杨泰跟江鸿双双肃然起敬。
江鸿坚定的点了点头:“行,这是好事,我一定办妥!”
但实际上,这并不是陈星宇背负债务安置员工的真正原因。
虽然杨泰老实,江鸿也有原则,把东北产业交给两人打理,可以做出起色。
但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认识不到几天,陈星宇很难信任他们。
因此,把土地债务员工问题揉为一体,跟新成立的物流公司挂钩,那么杨泰跟江鸿就只能乖乖为他工作。
好歹上一世当过大老板,陈星宇非常清楚,让员工乖乖办事的重要因素,就是让他们有工作压力。
一星期后,结束了牡丹镇派出所协助办案的任务,陈星宇跟王昊李查他们返回青州分局。
途中,他收到了江鸿发来的彩信,正是新公司营业执照的落地。
其名为,星途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为江鸿。
本来陈星宇可以自己当法人,但他毕竟要当警察,自然不能参与商业活动。
而且,上辈子当过老板,他对公司已无兴趣。
之所以做生意,无非只是赚点零花钱,满足下跟钱打交道的兴趣。
而他这辈子的目标,自然是从警这一条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