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七章:那一年的寒冬悲剧(1 / 2)

加入书签

rad2  回到纺织厂,套现两万股资,收购八台机床。

接着花了好几个时,把机床运到了哈市偏东地区,找了个翻新厂,涂了一遍漆,再卖给私企。

私企的企业主扶了扶眼镜,叼着烟,诧异地打量着这八台翻新机床。

“用多久了?”

“我不知道。”陈星宇两世为人,在卖货这方面,经验可是炉火纯青,开口就说,“我直接跟国企定制的,成色就摆在这里了,最少也得八成新,你要的话,随便拿去,直接报价就行。”

企业主摇了摇头:“这东西我第一次见,不懂行情,平时我厂里都是手工,不懂价位多少。”

“那就一万一台吧,就当交个朋友,你要就买,不要的话,我再运到下家。”

企业主把烟头一咬:“行,那就一万,我要一台。”

一万到手,陈星宇吩咐杨叔把货车开往第二家私企,开口就跟企业主报价一万五。

第二家企业主犹豫良久,认可报价,给了一万五。

到了第三家私企,陈星宇开口报价二万。

杨泰直接吓傻了。

第三家企业主有点为难,跟陈星宇砍价还价后,最终在一万八成交。

回到车上,杨泰终于忍不住问道:“不是,你这东西没有稳定报价的吗?一开始卖一万,现在直接报价两万?”

陈星宇两眼泛着睿智的目光。

“国企自己的货,哪有市场报价?这都得看脸色。”

“第一个企业主肯拿一万买,说明这东西价值在一万以上。”

“第二个企业主虽然犹豫很久,但也同意一万五成交,说明价值还在一万五以上。”

“为了把东西卖到高价,我们只能把报价一层层往上报,这样才能给出最精准的报价。”

杨泰虽然没怎么听懂,但大为震惊。

“兄弟,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却给我上了一课啊!”

半天过去了。

八台机床统统卖出。

平均报价一万八,总收入十二余万!

回来路上,陈星宇为了犒劳杨泰,就在附近找了个餐馆请他吃饭,额外给了他一万报酬。

杨泰拿着钱苦笑道:“都说后生可畏,现在我终于见识到了。”

“两万进的货,你卖了十二万。”

“这生意要是能长久做,岂不发达了?”

陈星宇摇了摇头。

“这生意做不长久,我能拿到货,纯粹是借着国企改制才能拿到机器。”

“私企之所以要货,主要是因为市面上没有同款的机床。”

“但凡机床能从市场上获取,私企就不会买单了。”

“我这几天还会留在东北,你跟着我跑车,我再看看国企那边还有没有二手物件能卖的。”

杨泰恭恭敬敬点着头:“行,兄弟,你有头脑,我跟你。”

两人吃完饭,刚离开餐馆,路旁十几个衣衫褴褛的人见状,纷纷围了上来。

“两位大爷,行行好吧,给点!”

陈星宇微微一愣,他注意到这几人说的都不是东北话,而且有手有脚,也不是老弱病残,怎么会沦落到乞讨的地步呢?

“你们都是从哪来的?”

一问才得知,这群人是哈钢焦化厂的外地留置员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