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章:异疆国人志复邦 山谷隐翁嘱侠义(1 / 2)

加入书签

原来,杨临虽是汉人,可故里却是为蒙古所灭的金国。当年蒙古大汗铁木真大军灭金,掳走了众多异族贫民到蒙古大草原为奴,其中便有杨临的父母。在蒙古铁骑帝国的疆域内,汉人地位非常低贱。注:蒙元时,实行民族等级制,各地汉人地位不等,最先降蒙元的金国、西夏以及蜀鄂一带汉人地位稍高于后降的原南宋其他地区的汉人杨临就是这样从在蒙古长大的,她既会中国话,也会蒙古话,自然一点也不为怪。

那知待她长至十六岁那年,因出落得婷婷玉立,美丽端庄,颜丽之赞语远播四方。蒙古皇族中一名为斡儿斯的王子闻得其名,慕名而来,见到杨临美貌,当即向杨临父母提出婚约请求。杨临父亲虽身奴,可从聪明好学,胸中颇有学识,他为女儿取名临字,便是教育女儿汉人国都是在南方的临安,要她时时不忘亡国之恨,牢记复国之志。他本人从目睹蒙古人对汉人的欺压凶残,恨蒙古人入骨,岂会为贪一时富贵而将女儿送于火窟之中,当即便拒绝了斡儿斯。斡儿斯见利益不能打动杨临父母的心,并未甘休,他回宫之后问计于左右幕僚,那知杨临一家三人这时已然逃离,他闻讯大怒,四处派兵搜寻。

一日,杨临一家三人到一大山林中迷了路,杨临父母二人前去探路,去了很久未见回来,杨临焦急去寻,现父母却被蒙古兵包围在了山下。她大吃一惊,慌忙藏身于大石后,只听其父仰天喝道:“我汉人今日为你们鞑子所欺,并非你们鞑子有多么厉害,而是我们汉人乃文明礼仪之邦,非野蛮牲畜之众,不屑与尔等霄动手。今日你们虽然武力征服了天下,可是也好景不长。试看当今天下义兵勇士反抗此起彼伏,终有一日会把你们赶回到斡难河畔去的。我那善良勇敢的同胞后裔,你们一定要忍辱负重,积蓄力量,驱逐鞑子。为先逝的前辈报仇雪恨啊!”其母亦喊道:“我们两个奴隶本来命苦,冥冥苍天只有怜鉴,你们这些杀人恶魔必遭天谴!但我们的后来人定是比我们这些人强过千倍、万倍,会替我们完成心愿的了。”众蒙古兵士只是围住二人,并未上前捉押,原是斡儿斯遵从幕僚提议,不可怠慢了这一家三人,原来幕僚担心过于用强害怕杨临自刎溅血,岂不到头来一场空了么。哪知杨临父母说完这些,双双拔出腰间割羊牛肉的短匕当即自刎了。杨临在山石之后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父母说什么“同胞后裔”、“后来之人”,其实全是说给她一人听的,她早已伤心欲绝,热泪滚滚而落,默默在心中誓:“我一定要坚强活下去,决不能让父母失望,我一定要回大宋,一定要把蒙古鞑子赶出中原。”此时中原大部分已沦为蒙古之地

后来她历经坎坷来到了大宋,却看到大宋官昏臣奸,有心报效国家的,多是无实权的文官和一些江湖草寇。她不免内心怏怏,后闻天下第一大帮丐帮盛名,于是诚心加入在了丐帮门下。丐帮帮主王文杰求贤若渴,深知精通蒙古语人才的重要性,当即为她在丐帮设一特职,专处理各种文案通牒,地位仅次于帮主,名曰“文竿长”。原来丐帮弟子本来多是穷人,大多瘦得仿是一根竹竿,外人多称其为“竿棍”,称帮主为“竿头”。正因如此,丐帮之中多数人甚不心服,有人武技高深,心想:“自己历经多般艰辛才当上香主、堂主,她娇滴滴弱不禁风,只因懂得蒙古蕃语,竟还是我的上司了!”更有人心想:“帮主年仅四十,且至今未婚,一定是看上这姑娘的容貌了,想娶她为妻。”总之,众说纷芸,莫明一可。殊不知,丐帮现今多出奇策绕至蒙古腹背,数次起势重创蒙古军,大多有杨临的功劳,只是她不喜耀功,更不许旁人吹捧,帮主王文杰深知她的禀性,只得为她瞒功不说了。丐帮弟子多是不知这些,还以为是帮主王文杰一人所思良策。

前一个月,杨临在去福州路上,突被官差以奸细通敌为由抓走了,细细一想,定是帮内不服她的人向朝廷告的密,说她来自蒙古,是什么蒙古派来的卧底云云。福州丐帮分舵香主名为周怀冲,凌之鹏根据周怀冲对州府衙狱的多日探查,已基本获悉了牢狱兵差换班时刻以及各值官差大致嗜好,当中就有一位名为关英强的官差好酒好色,凌之鹏便于此处谋得一个策略营救杨临,当下也细细告之了项汜,项汜点了点头,决定先去会见周怀冲,再按原计划行事。待凌项二人商议妥当,马杨二人也做好了饭菜。

马杨二人将饭菜摆好,心中虽不舍师父离谷,可想师父说过一月便回,也便不再郁愁,反想没了师父一月束缚,倒有几分喜悦。马若水去前堂请项凌二人用饭。项凌二人点了点头,项汜与马若水师徒俩扶着凌之鹏来到餐食后院。原来,后院是一大庄园,种满了冬季各种蔬菜,绿叶青藤,挂满栅栏,加之后院与大山壁仞相连,不见了白茫茫的一遍山岳,印挂眼帘的是绿画春卷。且这后院木桌竹凳俱全,在那木桌内央镶有铁板,内有凹槽,现已加满炭火,往木桌周边一坐,顿觉热烘烘暖身,丝毫不有寒冬之意。桌上摆满各种菜肴,虽全为清素,可每道菜色泽新鲜,香味袭鼻,让人见之嘴馋,心痒难耐。四人围坐一桌,举箸慢嚼。凌之鹏身为乞丐,从没吃过这等美食,边吃边一赞。他肩部受伤,双手不便夹菜,项汜师徒三人便为他夹菜,热情招待他。待四人吃毕,项汜向马杨二人吩咐道:“若水,豫儿,我此次出山,你们可要好好照顾凌前辈,知道么?”马杨二人相视浅笑,不以为意点头齐道:“知道了。”项汜又道:“若水,你比较偷懒,我离开这段时日,可别误了‘霸王枪’的功课,有不懂之处可向凌前辈请教。豫儿,你随为师出来一趟,我有话吩咐你。”杨豫点了点头,随在项汜身后,马若水在旁悄声道:“师妹,叫师父早去早回。”杨豫一愣,脸显迷茫,微一点头,转身去了。

项汜来到前堂,双眼看着屋外飞雪,道:“豫儿,你可知道你那绣帕上的双穗寓意?”杨豫一怔:“师父即将出山,为何提及我这张破绣帕的图案了?”项汜并未转身,不待她答,又道:“若水人高马大,却生性有点懒惰。他有楚霸王的儿女情长,却无楚霸王的男儿雄杰。如能好好教导,定可成为俊才。我老了,有时想劝已力不济事。我知道,你们很是相爱,他也最听你的话了,所以,若水的功课你得替师父好好监督的了。”杨豫终是少女,听师父说到她与师哥马若水之间的事,也羞得脸红,静静点头道:“师父放心,我一定好好监督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