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采阴补阳,宫闱秘事(2 / 2)
其实之前他就是想在牡丹姐姐面前撒个娇,让她关注自己。既然牡丹姐姐有这个心,他也就满足了。
他明白牡丹姐姐的处境,并不想给姐姐带来麻烦,毕竟女观是清修之所,他哪里能随意留宿。
“不用了,这点风雪算什么。我和郭将军在从西域回来的路上,风沙更大。”
三郎说着,想起了什么。
“对了,姐姐上次要给我的手套呢,这次可算派上用场了……”
牡丹一听,赶紧找出鹿皮手套递给三郎,再三嘱托他一路小心。
姐弟俩人依依话别,再无罅隙。
这之后,三郎又来了两次,同时也带来了西域那边的消息……
果然不出所料,郭元振此番奉命和谈,和吐蕃太后赤玛伦相谈甚欢。在赤玛伦的一再许诺下,双方罢兵休战,和亲一事再度提上日程。
那赤都松赞虽然心有不甘,奈何战力有限,开战以来损兵折将,连连败下阵来。
之前不管是对阵大唐还是武周,都是钦陵一族一马当先,他从来不知敌军之勇。
如今,失去了骁勇善战的钦陵一族,他才知道自己亲练的吐蕃大军在强大的武周面前,竟然不堪一击。
这是他初次和武周交战,却连吃败仗,就连一个原本籍籍无名的唐休璟,都把他们打的毫无还击之力,兵士望风而逃……
尤其还有那叛军赞婆、莽布支,这两人本就英勇善战,又熟悉蕃军的排兵布阵,实在让他疲于应对。
眼看凉州速攻不下,只能慢慢打拉锯战,可是刚刚平叛了钦陵一族,吐蕃王室也是元气大伤,如今人畜疲疠,财力困穷,确实耗不起了。
赤都松赞心有悔意,甚至有些怀念起论钦陵,却已为时已晚。
事到如今,他才明白了母后的求和之策,都是无何奈何。
所以,他也就不再强硬,和谈一时全权交由母后定夺。
反正他还年轻,如今王权复兴,兵权在握,只要养兵蓄锐,不愁没有攻占大周的一日。
赤都松赞不再坚持出兵,赤玛伦那边就好办了许多,双方和谈也很顺利。
在郭元振的坚持下,吐蕃那边再也不提赞婆等叛军一事,也接受了牡丹的三年孝期,和亲一事以大周的安排为准。
对于吐蕃的谦和态度,武则天颇为满意。
此番西征大捷,让她找回了在契丹平叛时丢的面子,大大提高了士气,也扬了大周国威。
不过,她并没有心情和吐蕃鏖战,因为她很清楚如今的吐蕃纵使没了钦陵一族,也依旧是大周的强敌,根本不可能消灭。
当年,太宗手下良将如,双方大战数年,都拿吐蕃无可奈何,最终走上和亲之路,用文成公主换取了边疆数年和平。
所以,和亲之计是对吐蕃最好的怀柔之策。
她并不准备改变这一国策,何况如今刚刚册立太子,突厥那边还在虎视眈眈,大周不宜树敌太多。
只要那赤都松赞知道大周不是好惹的,乖乖臣服听话,武则天也不想大动干戈。
就这样,双方再度言和。
对于这个结果,牡丹心中早有预料。
她知道,自己的这桩婚事,就是两国博弈的一枚棋子,在需要的时候摆出来,做个和谈的姿态。
看来,自己只能顶着和亲郡主的身份,继续熬下去了……
也好,至少三年之内,自己不用再担忧和亲一事,也不用担心再被陛下赐婚,就在这玉清观,跟随师父修道行医,清静自在。
她早想过,如果不能穿越回去,或许这道观就是自己的归宿。
只是,也不知道林远此番回来,又会面对怎样的安排……
听三郎说,到了年底,西征军就要班师回朝了……看来这个春节,自己还能和林远再见一面,不用天各一方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