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2章:采阴补阳,宫闱秘事(1 / 2)

加入书签

三郎此番前来,可是受人所托。

原来,眼看郭将军和裴伷先都要去西域,他原本也想跟着去的,可不止父亲不许,就连郭元振也不同意。

在郭元振看来,如今李显已经立为太子,李唐复兴近在眼前,李家子孙可是实实在在的皇孙贵胄。

上次收服莽布支的时候,已经是死里逃生,此番说什么不能再冒险了。

为了安抚李三郎,郭元振给他指了个任务,说他和裴公一走,丹阳郡主难免形单影只,拜托三郎多去探望,帮他照顾好和亲郡主。

这个任务,李三郎自然欣然接受。

终于有理由正大光明的来找牡丹姐姐了,他当即就上山入观了。

“牡丹姐姐,西域的战事你都听说了吧?”

“嗯,听兄长说了,咱们出师大捷。”

“是啊,出师大捷,不管是唐将军,还是赞婆都十分勇猛,那赤都松赞根本就不是对手。”<a href="ps:hng" tart="_bnk">ps:hng</a>ㄚue八/

李三郎原本很兴奋,但说着说着又泄了气。

“可惜,如今吐蕃求和,皇祖母有意停兵休战,郭将军又去西域谈和了……”

“三郎,两军作战,劳民伤财,如今罢兵休战未尝不是百姓之福。”

“百姓之福?那你呢?牡丹姐姐,休战谈和,又要重提和亲一事……”

三郎说着恨恨的握紧了拳头。

“要我说,就该趁胜追击,把他们打的落花流水!只要灭了吐蕃,你就不用去和亲了!”

“灭吐蕃……吐蕃历来都是强敌,哪会那么容易。三郎,想不到你小小年纪,倒是雄心壮志。”

“少年怎么了?当年汉武帝十六岁登基,就是凭着一腔少年意气,坚决抗击匈奴,打的他们心服口服,从此再也不用远嫁公主,不用拿她们的一生去换取短暂的和平。”

“是啊,将军既已平天下,红颜不再苦边疆。”

牡丹说着,苦笑了一声,心中生出一股悲凉。

身为和亲公主,虽然尚未出嫁,却也已经体悟到了这其中的艰险和苦涩。

和亲的公主,远离母国,势单力薄,若两国和平相处,她们尚能平安活着;但风雨欲来、两国交恶时,她们比任何人都先受到折磨。

眼下,两国形势已然如此,即便吐蕃太后力主和亲,她要嫁的毕竟是赤都松赞。

赤都松赞是个野心勃勃的人,对武周也一向不服,她若真的嫁去吐蕃,任她再有心机,怕是也根本没有保全的可能……

好在,林远给她吃了定心丸,说绝对不会让她真的嫁去吐蕃。

如今她也只能顺其自然,听天由命了。

看着牡丹面有忧愁,三郎赶紧安慰道。

“牡丹姐姐,你放心吧!郭将军还说了,即便求和,也有三年缓期。这三年我会勤习武艺,等三年以后就去边疆杀敌,定然不会让你远嫁吐蕃!”

看着三郎的意气风发的神色,牡丹欣然一笑。

人在少年时,往往内心会有一股少年意气,因为这股气,才能剑锋所指,所向睥睨。

希望眼前的少年李三郎,能永远保持着这股少年意气,有朝一日光复大唐荣耀……

——

这一日,三郎告辞离开的时候,才发现空中飘起了雪花。

寒风吹过,细碎的雪花夹着冰粒打在脸上,生冷的疼。

牡丹看了看陡峭难行的山路,又看了看三郎,实在不忍心他冒雪离开。

“三郎,风急雪大,山路难行,要不我向师父禀告一声,将那闲置的静室打扫出来,你且留下吧。待明日风雪小一些了,再走也不迟。”

看到牡丹姐姐主动挽留自己,三郎心里美滋滋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