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8)(1 / 2)
上回讲到清朝承袭了明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虽然开始闹得不愉快,但在对付共同敌人时不含糊。
明朝与朝鲜的共同敌人是“丰臣秀吉”掌权的“倭国”,而清朝与朝鲜的共同敌人是实行“明治维新”的“倭国”。所不同的是,“丰臣秀吉”的政权被“德川家康”的“江户幕府”取代,后者又被“皇权回归”的“倭王”取代。
此“倭王”便是被“倭人”称为“万世一系”的“大日本帝国”的“明治天皇”。所谓“天皇”,就是“高天原神族”的后裔,被“天神”下派到人间统治“倭人”的“皇者”,也是以“高天原神族”为精神信仰的“扶桑神道教”之“教主”。
而异时空“黑龙坛”的创建者——“黑龙祖师”所在的“天龙”一族,原本在“中等界空”即“中维度宇宙”的“牧夫座”,就是因遭到了“高天原神族联盟”的突然进攻才被打得四分五裂,四散而逃,在面临肉身崩溃甚至“元神陨落”之风险,才降维至此“下等界空”即“低维度宇宙界面”,在昆仑山一带开辟出“结界”,创建“黑龙坛”。
此乃后话,不提也罢,且言归正传,只说当下。“甲午中日战争”,是指发生在西元19世纪末,日本“帝国主义”大肆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照中国古老相传的“干支纪年法”,战争爆发的西元1八94年为“甲午年”,故被称为“甲午战争”。日本称之为“日清战争”,朝鲜则称“清日战争”,西方称之为“第一次中日战争”。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已经开始走上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因其国内市场狭小且资源匮乏,再加上历史上有“抢劫”和“杀掠”邻居的“惯性”,于是对外积极扩张,确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此时的中国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而展现出“回光返照”的没落帝国,不仅政治腐败,百姓困苦,而且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国防和军事更显得外强中干,战备松弛。
而当时世界上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走完了“工业资本主义”的路,正在向“金融资本主义”迈进,也就是俗称的“帝国主义”阶段,表现为对外大量输出金融资本来收割广大殖民地,或热衷于发动战争抢地盘。
当时,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这是为何?因为西方列强不想看到封建专制的中国清朝能拥有与之抗衡的军事实力,也不愿意看到像沙皇俄国这样野蛮残暴的“乡巴佬”势力坐大,因为沙俄曾凭借寒冷气候击败过拿破仑的远征军,甚至一度控制了欧洲各国的宫廷,被成为“欧洲宪兵”。
毕竟,一个积贫积弱且四分五裂的旧中国最符合西方列强的利益,因为它们可以在中国市场上肆意倾销任何商品并作威作福。一个强大的“沙俄”绝不代表基督教的“真理”,而代表“游牧民族”的野蛮、残暴、贪婪。因此,在西方列强看来,每扒开一个俄罗斯人的皮,里面都藏着一个蒙古人。它们更害怕沙俄变强!
西元1八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见机行事,派兵到朝鲜,借“帮忙镇压起义”之名,蓄意挑起中日战争,妄图通过打败中国来获得更多好处!
西元1八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则是仓皇迎战,结果导致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告终。为此,中国付出极其惨重代价。
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于西元1八95年4月17日与之签订了《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而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在获得了巨额的战争赔款后,其国力猛然暴增,为其跻身于“欧美列强”之林奠定了重要基础。
西元1八6八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脱亚入欧”,正式走上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使得其国力日迅速增强。当时的日本,正交叉进行着“两次工业革命”,使得国内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西元1八八八年,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也跟着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步伐,从“工业资本主义”向“金融资本主义”过渡,并将“帝国主义”与“武士道精神”融合起来,形成了日本特有的“军国主义”,即“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因为日本发现靠自己国内大建工厂来剥削工人来钱太慢,不如直接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抢钱来的快!
可是环顾世界,当时的西方列强中,随便找出一个在军事实力上都能轻松碾压日本,毕竟日本的资本主义起步晚,底子薄,资源少,没钱没地没经验,唯有吞并朝鲜和占领中国,才能迅速积蓄力量并称霸亚洲,进而才能征服世界!因此,日本就想到优先发展军事工业,且是全民勒紧裤腰带,到处举债搞军事。
于是,日本在急需对外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同时,一直在琢磨着如何发动一场稳赚不赔的侵略战争来大发横财?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场狭小、人口也不多,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浓厚以及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极多,唯有想方设法迫切将这些不利因素转嫁出去才能扭转乾坤!
因此,以“倭王”(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就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西元1八八7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毕竟中国地大物博且人口众多,适合日本人来中国市场大肆倾销工业产品,同时还能通过压榨,剥削,奴役广大中国人来大发横财!
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最后称霸世界,实现所谓的“八纮一宇”。而“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前两个步骤的重要环节。由于日本自身的实力和资源都不具备相应条件,所以就实行了“以战养战”的策略来达到预定目标。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朝晚期,从西元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就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方面向欧、美等西方列强看齐。因此,清朝一度出现所谓的“同治中兴”景象,比如清朝的军事改革也就是在“洋务运动”时期开始的。
清朝于西元1八八八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师”,很快成为亚洲一支强大海军力量,但清朝并未像日本那般彻底变革国家的政治制度。因此,“中兴”并不能使中国走上真正的富国强兵之路,只不过是赔钱赚吆喝。
此时的清朝内部政治十分腐败,底层人民的生活十分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建设视同儿戏,军事力量外强中干,部队人员纪律松弛,当官的忙着抽鸦片毫无斗志,整个“北洋水师”根本不像是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和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的样子,可以说与“近代军事强国”根本就不沾边!
西元19世纪末的东亚地区,一个是回光返照的老旧大帝国——清朝,热衷于借助“洋务运动”来扯虎皮当大旗;一个是喷薄欲出且征服欲望极强的近代国家——日本。在这种情况下,中、日必定免不了一战。
当时,世界上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最初的“自由资本主义”工商业模式逐步过渡到了以“金融资本集团”为代表的“帝国主义”阶段,而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毕竟可以被拿来利用。
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经济的助手,毕竟美国的工商业与金融业比日本发达;英国想利用日本来牵制沙俄在远东的大肆扩张;德国和法国为了趁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华。
沙皇俄国虽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怀有极大的野心,但尚未准备就绪,怕与日本发生矛盾冲突而被其他国家有机可乘,也对日本采取不干涉政策。列强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日本侵略中国是蓄谋已久且准备充分的。早在西元1八67年,“倭王”(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在《天皇御笔信》中宣称“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蓄意向海外扩张势力,以快速发展资本主义。
西元1八71年,近代中、日两国就签订了第一个条约《中日修好条规》,其中第一款有规定:“嗣后大清国、大日本国倍敦和谊,与天壤无穷。即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
但日本并没有遵守这一条约,而是积极向中国扩张。比如西元1八72年,日本就开始侵略中国的附属国——琉球,准备以琉球为“跳板”进攻台湾。到了西元1八74年,发生了所谓“琉球漂民被台湾高山族杀死”的事件,而日本利用清朝官员的糊涂,以琉球是日本属邦为借口,大举进攻中国的台湾岛,大肆烧杀抢掠。
这是近代史上,日本第一次对中国的武装侵略。但日本和中国实力悬殊,加上水土不服,使得日军失利。随后,在美、英等国的所谓“调停”下,日本向清朝勒索白银50万两,并迫使清廷承认日军侵台是“保民义举”,相当于即间接承认了中国的“属国”琉球群岛上的原住民为是日本属民,达到目的后才从台湾撤军。
由于“满清朝廷”软弱无能,使得日本干脆于西元1八79年完全并吞了“琉球王国”,并将其强行改设为所谓的“冲绳县”。随后,日本又开始侵略中国的另一个“属国”——朝鲜。西元1八76年,日本以武力打开朝鲜的“国门”,并强迫朝鲜政府签订了《日朝修好条规》即《江华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等一系列特权。
该条约第一条即宣称“朝鲜为自主之邦,保有与日本国平等之权”,其目的就是把朝鲜的“宗主国”——清朝排斥在外。于是,在西元1八八2年,朝鲜发生了“壬午兵变”,中、日两国同时出兵朝鲜帮助镇压“起义”。
虽然清军在这次事件中压制住了日军,但日本还是在《济物浦条约》中取得了在朝鲜的“派兵权”和“驻军权”。西元1八八4年,日本助朝鲜“开化党”发动了“甲申政变”,企图驱逐中国在朝鲜的势力,让自己独大。
当时的北洋军驻朝鲜将领袁世凯率清军击败了日军,镇压了政变,掌控了朝鲜宫廷与内政,让清朝再次控制了朝鲜政局,因此被“满清朝廷”册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全权代表”,相当于朝鲜的“太上皇”。但日本同清朝订立了《天津会议专条》,规定中日两国同时从朝鲜撤兵,两国出兵朝鲜须互相通知。
《济物浦条约》使日本取得了“以保护公使馆为由出兵朝鲜”的权利,《天津会议专条》使日本取得了“与中国在朝鲜共同行动”的权利,而这两个条约也为“甲午中日战争”提前开启埋下了伏笔,因为这是圈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