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与大嫂有着怎样的过节?(1 / 2)
根据史马迁《史记》的说法,刘邦兄弟四个。老大叫刘伯,老二叫刘仲(又名刘喜),刘邦(季)排老三,四弟是刘游(又名刘交)。
大哥刘伯结婚没几年,生下个儿子刘信,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丢下孤儿寡母单过,孩子亦即刘邦的侄儿刘信,是由寡居的大嫂一手拉扯大的。
二哥刘仲,电视剧里大家都看到了,基本上就是那么个模样,为人憨厚木讷,胆小怕事,在老婆面前也是个吃软饭的。刘邦得天下后,再没出息总是自己的亲哥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刘仲被封作代王,管理今天河北、山西一带。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匈奴攻代,刘仲不能自守,弃国亡,间行走雒阳,自归天子。”匈奴人骚扰代国,刘仲不但不敢指挥人马反击,反而丢下封地自个儿抄小道独自逃到洛阳,跑到了弟弟刘邦面前哭鼻子。“天子为骨肉故,不忍执法,废以为合阳侯。”拿这样窝囊的哥哥能怎么办呢,高祖刘邦又不好依法制裁他,无奈将其降为合阳侯——给你一个小县城去安静呆着吧。<a href="s:hngyue" tart="_bnk">s:hngyue</a>八/
顺便说一句,老子无能却生了个能耐大、胆子也大的儿子,汉景帝时带头造朝廷的反,牵头制造“七国之乱”的,正是这位窝囊大叔刘仲的儿子吴王刘濞。——看来血缘遗传这东西也不太靠谱。
四弟刘交,与高祖同父异母,据说从小聪明伶俐,好读书,能诗文。跟随三哥刘邦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刘邦很喜欢这个弟弟。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汉高祖软禁了韩信,扒了他的楚王冠,戴到了小弟刘交头上。
这一路封赏下来,二哥、四弟都有份,怎么独不见刘邦给大哥家一点好处呢?就算大哥早死,可他儿子刘信已长大成人了呀?这里头有原因,有个相当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为早年刘邦跟大嫂有过节,结下了梁子。
这个梁子是这么结下的,“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
原来刘邦早年整天游手好闲,喝烂酒,睡寡妇,跟一帮小混混们在一起打架斗殴、惹是生非,大嫂很看不惯这个小叔子。最让她讨厌的是,刘邦一犯了事,官府要捉拿,他就带着这帮小混混跑到大嫂家来躲避,还要大嫂吃喝招待。大嫂实在是烦透他们了,后来想了个办法,等刘邦一伙人来家里,嫂子假装锅里的羹早已吃完,故意用勺子把锅底刮得当当响,一伙人看到这动静,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悻悻地丢下刘邦借口都走了。等刘邦凑到锅跟前一细看,发现锅里还有羹,从此心里就对大嫂产生了极大的怨恨。——太不给咱面子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