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心生离意(1 / 2)
“人不到现场,这种书有价值吗?”
“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按指印和压明印,可以宅子、良田,可以证明此人是真实存在就可以。”
普通民众直接把万民书送到官府,肯定没有价值,如果万民书送对人,由那个人能说的来说,事情就会事半功倍。
韦地主他们的速度很快,不到半个时辰,他们把所有佃户集中到宅子大宅前。
“我姓白,家在临川府,韦地主已将他所有在落霞镇的所有地卖给我,从现在起,我是你们的地主。”
“啊?那我们怎么办?明年你的良田还租吗?”
“租还是一样吗?收五成?你可万千别加租子,再加,我全家都没办法活。”
“……”
民众瞬间沸腾起来,议论纷纷,吵吵闹闹,土地转主,直接涉及到他们的直接利益。
“咣!!都安静!!”
韦家管事拿出一只锣,大力敲响,让全场安静下来。
“前年旱灾从彰州府回来的,请站出来,站左边;从赵州城回来的,请站右边,其他人保持原地不动。”
沈七芽让他们分开站,她想看看有多少是从救济点回来。
“……这,这和田租有关吗?”
有人迟疑地问,大家都不敢动,生怕自己站错位置、影响到自己的利益。
“与田租无关,但与你们未来一年至更长的年限福利有关,彰州府请站左边;赵州城请站右边,其他人不动。”
众人听说到有福利,赶紧站好。
各占三分之一。
“彰州府的你们,拿到多少银粮救济?”沈七芽先问左边那批人。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沈七芽问这些是何意,大家对视一翻后,才开始不安地说起来。
“每人半两银子、五斤粮食。”
“有是有银子、有粮食,但有什么用,还没出彰州城就被人抢了,害得我们一路乞讨回来,早知道被抢,我们又何必拖家带儿到彰州城去?”
“是啊。早知道还不如留在自己家乡,苦熬下去。可能我大儿子他们还不会被人打死……”
说起前年的干旱,勾起在场很多人的伤心往事,好多人当场难过痛哭抹泪。
彰州府是给了救济银粮。
但。
有多少人能平安把银子带回来?
给了,又如何?
“大家,静一静。我知道,前年干旱给大家带来许多灾难和痛苦,虽然银子、粮食很多人带不回来。
但,彰州府的确每人半两银子、五斤粮食。且在发放救济银粮之前,有救济粥解饥,纵然不能让每个人饱腹,至少,到达彰州府的灾民没有饿死一人。”
在发放救济粥时,彰州府发粥时说过,不允许抢、喧闹,否则不给分,这样的规条下,再弱小的人,只要在发粥的人未走之前把粥喝完,再厉害的人亦抢不到。
“这倒是。干旱时,最舒服的日子是在彰州府等待发救济粮、银的时候……”
不少人认同沈七芽的话。
“你们幸运,去了彰州府,我们去赵州城,别说粥,连水都没有。日子比之前更难……”
也有去赵州城愤愤不平。
“白姑娘,我们来这里站了好一会,前年干旱与我们租种你的田地有什么关系?如果没事,我得赶紧回家,我家孙子一个人在家,不放心。”
一位年迈的老者提出质疑,他一家既没有去彰州府,亦没有去赵州城。
“前年干旱时,在彰州府给我们派救济粥,派救济银、粮的周大人被人污陷贪污赈灾银子,我请诸位过来,想请大家去龙天城,去作证,各自去不同城府拿到救济银、粮的真实内幕,如实和官大人说。”
“啊……”
听到去和官大人说,大家瞬间哗然,纷纷强烈表示不愿意。
“白姑娘,我们就是穷苦人家,官大人的事情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你若是为了这事叫我们过来,大家伙还是散了吧。
人家当官吃肉,我们刨地咽苦菜,官大人如何,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就是啊。亏我们还匆忙跑来。这叫什么事,我们又不认识周大人……”
大家越说越是心生离意。
咣咣!!
沈七芽意示大哥敲响铜锣,令议论纷纷的众人安静下来。
沈七芽直接抛出自己的条件,“以人为单位,明年起每当一人去龙天城作证,五亩地免租一年,一年内,地随你们种,每个户籍人数可以叠加三人,可以在一年内免租所有积累到的亩数,也可以多年来免租,路上吃住,我们安排。”
如果一家,有三人去作证,将获得一年十五亩地免费耕种。
一年内地随便种,即,他们可以在秋收后,可以大量种上青菜、萝卜、红薯之类的作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