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章 看好戏(1 / 2)

加入书签

李十一赶回石缝的时候李三月刚刚将内丹完全炼化,至此已经满足了挑起目羽鹰和脊鳍蛇第三次战斗的所有前提条件了。

由于没有脊鳍蛇的监视了,李十一四人趁着夜色,悄悄的爬上岩石山的半山腰,找了个更加细窄的山缝钻了进去。之前被李十一折断的树枝还有很多,现在全部派上了用场,被全部取了出来,由李三月和李水河二人削去小支叶,在山缝中生火。虎队长则负责架起一口巨大的铁锅,朝里面加入水和蛇毒。而李十一则在更高一些的地方将戒指里的脊鳍蛇横七竖八的散乱摆放在石山上,既要看似隐蔽又一定要让脊鳍蛇进攻时容易发现。这些脊鳍蛇李十一一条都没有吸收过他们体内的灵力和魂力,目的就是让脊鳍蛇王那边更容易发现,虽然随着死亡的时间越近,这些灵力和魂力都在快速的消散于天地,不过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李十一虽然心疼还是大局为重的任由一具具蛇妖尸体变成了普通的蛇尸体。

一切准备好后,李十一在大锅所在的山缝中施展了一个隔绝气息的阵法,并且让阵法与不远处的自己相连,随时保持阵法的强度的同时,还要让毒气可以顺利的透过石缝传出去。按照顾战仙的说法,这个《幻隐流》里的阵法只要有充足的灵力,蛇王和妖王这种凝丹初期的妖兽百米外是很难察觉的。只不过李十一现在不懂什么阵法的道理,《幻隐流》里介绍得也太过简单,只好依葫芦画瓢的照做就好。

四人就近找了个容易防守的地方,将刚才削下来树叶较多的小树支做了个简陋的隐蔽点,并同时运行起《幻隐流》隐蔽自身的气息。四人只露出四双贼溜溜的大眼睛注视着四周的变化,此时心跳最快的当属李十一了,布置了这么久,马上就要见效果了。真不知道,它们会不会上当,然后一切顺利的进行。

不多时,肉眼可见的绿色水雾就开始升空了。如同虎队长这个天气预报员判断的一样,今晚基本没风,所以缓慢升起的毒雾,非常精准的沿着山体,慢慢的向上攀爬着。不一会儿,在李十一他们的视野中,绿色毒雾到达的地方,一只只的目羽鹰如同被点了穴一般,一动不动的直接从山上开始滚落下来。三秒后,所有目羽鹰都发现了毒雾,开始全部腾空。数百只的目羽鹰一起在空中盘旋,那张开有好几米的翅膀遮天闭月,让人觉得压抑。

随着目羽鹰集体在空中盘旋,形成了一个个看似有规律的圆圈图像后,天空中传出一声最为高亢的鹰鸣声。十二颗发着红光的珠子从天空缓慢的下落,那是脊鳍蛇的内丹。那些内丹落到距离地面不足十米时开始跟着天空中目羽鹰盘旋的奇怪图案飞速旋转。当旋转速度到达一个已经无法看清珠子外形的极限时,十多颗内丹同时爆炸。

声音并不大的一声“嘭”,在这如此安静的情况下,四人的心跳都似乎跟着声音“嘭”了一下。整座石山和山外二里地的地方都出现了发着红光的闪亮粉末。神奇的是这种粉末并没有继续扩散,也没有慢慢向下或者向上消失,而是就那么悬停在空中。四人好奇的伸手去触摸了面前的光点,然后发现,这种光点似乎只是视觉上的东西,伸手根本触摸不到,那光点当手指触碰时就消失了,当手拿,开光点却又还在原位,很是奇妙。

可惜,在场所有人和妖兽都不是来欣赏美景的。

蛇王看到这漫天的红色光点,哪里感受不出这是由阵法炼化他们脊鳍蛇内丹而形成的灵域。他没想到这曾经只是靠着他们脊鳍蛇族迁徙捕猎,才占了他们巢穴的目羽鹰居然拥有此等高深的阵法,这一战看来胜负难料了。

但很快蛇王发现,这灵域虽然让脊鳍蛇最是擅长的蛇毒攻击失去了作用。不过还好如此高级的灵域貌似并没有其他特别的作用。他们还有机会,只是想要夺回自己的巢穴已经事不宜迟了,最近他们总共死了三十多头同族,而一次阵法不过才消耗十二颗内丹。且不说这个阵法的持续时间貌似很长,哪怕等到阵法失效后再进攻,对方还有下一次甚至下下次重新形成灵域的脊鳍蛇内丹可以使用。

蛇王突然想到一个可能,解释了为什么目羽鹰会在蛇毒没爆发,自己没有总攻的时候起动了这么一个灵域的阵法——“太阳花”将在明早太阳洒下晨光时成熟?

不过,他不肯相信,自己明明记得应该后天太阳晨光照射下“太阳花”才会成熟。这也是为什么自己要选择这个时间夺回自己的领地。太早来夺,目羽鹰一旦见势不对,可能会提前采摘。而如果是刚好是成熟前一晚的话,战斗不管如何,谁都舍不得在“太阳花”马上就要成熟时将它采摘下来。毕竟“太阳花”对于凝丹期妖兽太重要了,因为“太阳花”算得上是他们这种天生低等的妖兽,脊鳍蛇和目羽鹰最好的凝丹神物了。只要吸收了这朵小花,即使如同他们这样只是凝丹初期,找个不会被打扰的地方全心修炼,十年内必可凝丹成功。这可是足足比正常凝丹修炼时间快了近百倍,而且将凝丹成功率直接从五成上升为十成!

甚至“太阳花”附带的火属性还可以被他们这两种种族的妖兽一并吸收。对脊鳍蛇来说,吸收后将在十年内晋升为火毒双属性的再造期大妖,火配毒的情况下,即使不需要功法直接释放火毒之力都必然是极其恐怖的术法。到时候振兴脊鳍蛇族,在这片灰暗森林它们脊鳍蛇族必然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到时候再也不用因为族群的食物来源而进行迁徙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