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拍卖行(2 / 2)
硕大的霓虹灯牌,各式各样的广告牌,对于王妙妙这个后事来的人而言,是一种怀旧和赞赏。而对于这些京大来的教授而言,无疑是一种震撼。华国的经济必须要有所转变,可能再过个十年或者二十年,华国的人民也可以为自己而活,也能在平凡的生活中获得一份安稳,一份幸福。
晚上没有回san家,跟马教授一起住在了宾馆。第二天一早,san带着家里的司机去宾馆接了她。
“拍卖会是在下午1:00开始,吃完午饭从家里出发,晚上我带你去海城大酒楼,可以看到夜场女皇小凤姐的表演,然后明天带你去找你朋友的姑奶奶。”
其实王妙妙对80年代的香江没有什么认识和了解,不知道san说的海城大酒楼是什么样的,更不知道谁是夜场女皇是谁,不过丝毫不妨碍她的好心情。
一上午的时间,都在跟daon了解拍卖的一些法则。如果是买家就只需要拿着入场号编进入拍卖行,遇到自己喜欢的可以举牌示意,根据规则,很竞争的人数加价,价高者得。
卖家的话,只需要提前提供需要拍卖的物品,然后经过拍卖行的专业鉴定,给出估价和每次加码的价格,如果顺利成交,拍卖行收取此次拍卖价格的10作为场地费和服务费。
“daon,如果我想要拍卖一些东西,必须要提前多长时间呢?”
san和daon显然都有些意外,在他们的认知里,内地大部分人都非常困苦,但是王妙妙在京市有四合院,而且不止一座,现在又有东西要拍卖,也怪不得他们会吃惊。但也就是那么一瞬间,daon还是很热情的给她解惑。
“如果是小的物件,今天是可以紧急加单的,他们有专业的鉴赏师。但是如果是大型的物件或者说价值很高的,需要至少提前三天。”
san还是难掩兴奋,忍不住的晃着王妙妙的胳膊。
“妙妙,你要拍卖什么物品?可以先给我看一眼吗?”
“当然可以,就是一个小东西,祖辈上留下来的,你等一下,我去拿。”
王妙妙拿出来的是一件看起来其貌不扬古玉配件,大概鸡蛋大小,白玉带皮色,镂雕子母虎,旁附山石、柞树,下承圆环,可系绦带。之前管家爷爷说过这个应该是元朝时期,元朝时期的古玉多和田玉为主。
daon对这些东西略知一二,一看就知道是好物件,也不敢怠慢,第一时间就给拍卖行打去电话,根本没有等到吃午饭,三个人就坐着车一路狂飙去了苏富比拍卖行。
daon不愧是拍卖行的老主顾,一下车,三个人就被迎进了贵宾室。
负责帮他们鉴定的是拍卖行的专家,拿着放大镜和各种鉴赏工具,捣鼓了老半天。最后得出结论,这是元代玉佩,在辽金玉器制作基础上,大量的使用了镂雕圆雕的砣磨工艺,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daon和san非常的兴奋,没有过多的再去听鉴赏师傅喋喋不休的讲述,他们只想知道这个玉佩的价值。
“那这个给出的底价是多少?”
“我这边给出的最低价应该在六百万港元,如果有识货的,这个价格至少还要再上涨两百万。”
这个玉佩是当时在赵大,赵二那边黑吃黑得来的,一个小小的废品收购站里都能收到这么好的物件。可想在那十年里,有多少珍品被摧毁,被埋没。
“妙妙,这个玉佩今天出手吗?”
王妙妙思考了一会儿,觉得可以出手试试,但是她有一个特别的条件,就是买家一定要是华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