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46 去斯大林化(1 / 2)

加入书签

从克里姆林宫医院所在的格拉诺夫斯基街,直到克里姆林宫所在的红场,沿途数公里长的公路两侧,都挤满了为斯大林同志送葬的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莫斯科市的市民,当然,也有很多从其它地方专程赶来莫斯科的人。不出在这个年代的人,恐怕很难理解当前这个年代的人是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对他们来说,斯大林同志不仅是联盟的最高领导人,还是所有苏联人民心目中的精神支柱,是为全苏联人民提供安全保障的“慈父”。apbiqμνne

在这里,慈父这个称呼真的没有半点讽刺的意味,它是事实。

灵车行驶的速度很慢,剩余的所有车辆都跟在它的后面,所有人都非常有耐心,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即便是再忙碌的人,也要将手头的工作放到一边,带着最为沉痛的心情来参加这场葬礼。

塔读告在线免。费阅≈读!

马林科夫同志的政治敏感度的确不是很高,而且为人优柔寡断,可他总归不是政治小白,基本的政治嗅觉他还是不缺的。

他没有直接反驳或是批评有关“去斯大林化”的讨论,而是利用如何处理克里姆林宫以及白色小楼的机会,阐明了他自己的观点,通过肯定斯大林同志的地位和影响力,他等于是从侧面反击了“去斯大林化”这一问题所带来的挑战。

如今的马林科夫毕竟是联盟的最高领导人,他的明确表态即便不会被布尔什维克党员干部们普遍接受,但只要他的态度明确了,这个“去斯大林化”的话题,就不可能再出现在报纸或是广播、电视中,而没有了相关的讨论,没有了公开的论战,这个话题很快就会在社会层面中消失掉,最终弥散于无形。

因而,从这一点上说,马林科夫的处理方式还是很有效的,这也算是他上台执政之后的第一场表演了。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星星阅读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