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21章 无敌何以显壮士(1 / 2)

加入书签

一腔悔恨一腔愁,行军权当做春游。叠浪滔天应佐酒,龙困浅滩戏沙鸥。

如果后悔有表情,那一定是皱眉的表情;如果后悔有声音,那一定是叹气的声音;如果后悔有动作,那一定是转圈的动作。

李世民现在就是愁眉不展的熬过一天又一天,深深地皱着眉头,反复地叹着气,不停地来回转圈圈。

如果后悔有药,那该有多好啊。

当初百官上的谏阻表章当柴烧,都够做熟一锅饭的;光是几个嫡子哭谏的眼泪收起来当酒喝,都够喝一顿宴席的。

现在怎么办?

进,进不了了,一上船就天旋地转,睁眼不行,闭眼不行,有人扶着也往地上趴,船还没动呢,先吐个天昏地暗;

退,也退不了了,从长安到辽东五千里地,几十万大军跟着过来,说好的御驾亲征,刚到地方皇帝掉腚回去了?

李世民不是来表演怎么临阵脱逃的,死也不能丢这个人。

李世民看着无边无际的大海,真正的望洋兴叹,晕船可怎么办?有什么办法能克服晕船?

抬头看看远方,海天一色分不出个边际,白浪排空的气势看不出一点美感,只是一味的令人头疼。

五千里行军到此,难道就来看看海吗?

跟高句丽隔海相望,这区区一望之遥,眼睁睁的就过不去,这事到底归天管还是归地管?都说举头三尺有神明,我就问问天子受困,有没有人管?

李世民发了一通神经,然后闷滞滞地回到大帐,进屋就传了一令:“命辽东道行军总管张士贵,速来见朕。”

“是。”小校应了一声,急忙转身跑了出去。

李世民跟文官武将讨论好几次了,谁都没有办法,他心焦气燥之下,忽然想到行军的事,是不是该归行军总管负责?这事应该他管,主意必须让他拿。

李世民坐在大帐里,拿起这两天送来的战报,这战报长得比大海好看多了,怎么看都看不够。

第一份战报,李世勣和江夏王李道宗五天攻下盖牟城,俘虏二万多人,获得粮食十多万石。

第二份战报,张亮率领水师从东莱渡海,袭击卑沙城,该城四面环水悬隔,只有西门可以进入。

程名振领兵夜间到达,副总管王文度先行登城,七天攻下卑沙城,俘获男女八千人。biνne

总管丘孝忠等人在鸭绿江边来了一场浩大的阅兵。

第三份战报,高句丽步骑兵四万多人救援辽东,江夏王李道宗率领四千骑兵迎击,军中士兵都认为众寡悬殊,不如挖深濠沟、加高壁垒坚守,等侯与皇帝车驾同行的大部队到来。

李道宗沉声道:“贼恃众,有轻我心,远来疲顿,击之必败。且吾属为前军,当清道以待乘舆,乃更以贼遗君父乎!”

李世勣深以为然,虽然敌众我寡,但丝毫没有怯敌的必要,毕竟敌弱我强,以百破万的事在我大唐屡见不鲜,四千对四万,说实话在人数上咱们是占优势的。

果毅都尉马文举站出来大声地说道:“不遇敌,何以显壮士!”说罢一马当先地冲了出去,真正是勇猛无敌、所向披靡,军心立马就安定了。

高句丽四万大军虽然呈包围之势把唐军给裹在中间,却没有占到丝毫的便宜,唐军就像是一架又一架绞肉机,旋风般的收割着生命。

就在斗争最为激烈的时刻,行军总管张君见四周都是敌人,忽然生出怯战之心,于是带着身边的士卒掉头逃跑,唐军阵形大乱,渐渐露出颓败之势。

李道宗慌忙收罗起被张君带乱的那些散兵游勇,登到高处观察一下,发现唐军阵形混乱,于是他率领着几十个骑兵迅速的冲了过去。

李道宗左进右出、右进左出,来来回回的冲杀,终于稳住了阵形。李世勣领兵助战,最终打败了高句丽的四万援军,共斩首千余级。

李世民拍打着战报,喃喃地嘟囔,这仗打的真让人刺挠,呃不,高兴。

李道宗这话说的“乃更以贼遗君父乎!”以贼遗君父正好,我就是来杀贼的,你这仗打的,四万多人你全都给干散了,你倒是给我留点啊。

马文举这话说的对,“不遇敌,何以显壮士!”一巴掌拍死一头大象,那叫英雄,一巴掌就拍死一只蚂蚁,那你算个球。打仗嘛,没点难度那叫打仗吗?

李世民急得眼珠子发烫,人家都玩的那么热闹,自己被憋这儿了,憋得这叫一个难受。

“报,辽东道行军总管张士贵到了。”

“让他进来。”李世民收拾一下战报,放到一边,张士贵大踏步地走了进来,来到近前躬身一揖:“臣张士贵拜见陛下。”

“免礼,坐。”李世民一摆手,张士贵缓缓地坐了下来:“不知陛下何事召唤?”

“唉”李世民叹了口气,说道:“武安,你是行军总管,总不能眼看着大军困在这里无动于衷吧?”

有没有这么不讲理的?张士贵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大军困在这儿不动,是我要在海边多住几天的吗?

要不是你晕船,三天前就到高句丽了。你现在来说我,我能怎么办?把你绑起来扔船上,爱死死爱活活,你看这么干行不?

“陛下,臣也是忧心如焚。”张士贵双手一摊:“奈何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虢国公一向足智多谋,怎么此时就束手无策了呢?”李世民指尖敲打着桌子上的战报:“军情似火,刻不容缓。朕给你三天时间,大军必须开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