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2章 真有爱操心的人(1 / 2)

加入书签

曾经有一个能把小孩儿逼疯的灵魂拷问,“你是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穿越到大唐的李泰,以为自己这辈子也遇不上这样的灵魂拷问了,毕竟自己穿越过来的时候就已经长大了。

没想到这个魔咒一样的灵魂拷问,突然就摆在了自己的面前。世袭刺史这个事,对还是不对?

这明显是一个功在当代、乱在千秋的事,把这些大功臣都打发到封地上去,京城里压力顿减,省得他们在各个皇子身后站队,搞不好就内乱了。

但是分封那么多的世袭刺史,势必会滋养出一群又一群混吃等死的蛀虫,这还是小事,如果那些蛀虫再有点本事加野心,这大好江山很容易变得四分五裂。

这些利与弊,用不着李泰来讲,这些他们两个都是心知肚明的。

李世民想的是,火烧眉毛先顾眼前,功在当代就行了,至于后代,我可以一句话让他们世袭爵位,下一任皇帝也可以一句话取消世袭制度。

长孙无忌想的是,赊三何如现二?放着眼前的利益要先守住,至于后代,世不世袭爵位,他们也都是个个做着高官,谁稀罕一个刺史的名头,为这用不着的恩典,全家搬离京城。

李泰左看一眼李世民,右看一眼长孙无忌,他满脸的为难,他们这哪是问世袭刺史对不对,这分明是在问你跟阿爷亲还是跟舅父亲?

“这个问题我还没考虑过,给我点时间让我想想,行吗?”李泰聪明的把问题暂时性搁浅了,往哪面倒都不对,又没办法保持所谓的中立,那就让矛盾先缓一缓。

“行,你想吧,想好了说。”李世民双臂环胸,一副等着看笑话的姿态,真是恨得人牙痒痒。

“好,那我回去想了。”李泰转身就跑,连个招呼都不和他们俩打了,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对望着笑了,这孩子跑的倒是快。

陈文在院门口靠墙站着,见李泰跑了出来,他向前两步,笑道:“殿下要回去了?”

李泰笑着回了句:“我阿爷和舅父,他们两个吵起来了,让我评理,我不快点跑,怕被他们拆了。”

陈文笑着应和了一句:“这天底下敢跟陛下顶嘴的人屈指可数,敢跟陛下吵的人,唯有长孙司空一人而已。”

李泰忽然领悟,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之间的关系那是铁打的,李世民临死还不忘嘱咐褚遂良一定要保护好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铁了心的保李承乾,李承乾谋反之后,他便转头去保李治了。自己要是想夺嫡争位,是不能忽略了长孙无忌的。

李泰心怀感激的冲陈文略一低头,拱了拱手:“我先回去了,改天再来看你。”

“殿下慢走。”

李泰一路上就在琢磨,该怎么对待长孙无忌,上策是得到长孙无忌的支持,下策是铲除长孙无忌的势力。

两条路难度都不小,长孙无忌把全部的身家都押在了李承乾的身上,他一直以来对自己就是忌惮多多,想改变一个人的看法,诚如蜀道之难。

长孙无忌不是一匹狼,而是一头雄狮,想要拿捏住他,可不是一般的难。想要除去他,那就是以卵击石。

除去他,必须一举成功,否自己就将万劫不复,以自己这点能量,起这个念头就等于是编造了一个笑话。

还是拉拢他的好,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可是该怎么拉拢他,他需要什么呢?

李泰边走边想着心事,不知不觉的就回到了立政殿。李治像模像样的在画画,虽然画的不怎么样,但画的很认真。

小妞妞摇摇晃晃的跑到李泰面前,手臂举高高的等着抱,李泰弯腰就把她给抱了起来,她搂着李泰的脖子,化身为了李泰身上的小挂件。

李泰抱着妞妞走进屋子,意外的发现小兕子居然提着毛笔在练习写字。李泰笑道:“兕子知道练字了,真乖。”

“二哥,你看我写的好不?”小兕子得意洋洋的一扯她刚写完的大字,举着纸让李泰看。

李泰还抱着妞妞,根本不可能接她手里的纸,不过就着她抖动的瞬间也看得出来水平,兕子目前为止的书法水平堪称是灵魂派书法家,一般人认不出来她写的是啥。

“还好,不过小孩子不能长时间握笔,免得长大了骨头变形,知道吗?”李泰没想过这么早就教兕子写字,奈何兕子聪明,人家自己看着就看会了。

兕子把纸一扔,笑哈哈的仰着小脖子,问道:“二哥的字就是最好看的,对不对?我也要写的跟二哥的一样。”

“阿爷的字才是最好看的,兕子要学就学阿爷的飞白书。”

兕子不知道什么叫飞白书,不过她没问,她直接问:“怎么学?”

“看,就看,睁着眼瞪着眼的看,把字的结构和位置牢牢的记住,然后闭上眼睛回想,什么时候你回想的和你看到的一模一样,就可以下笔了。”

“不用写吗?”兕子看李治每天写大字,那不就是在练书法吗?她怎么就不用写了呢?

“先看,一个字看它二年,看到烂熟于心了,再动笔,事半功倍。”李泰说的是真的道理,也是真的不想让兕子过早的动笔。

听说光看不用写,就能练出一手好字来,兕子兴奋得拍着巴掌又蹦又跳。

天特别的热,抱着妞妞一会儿就一身的汗,李治也不画画了,他拿把扇子给李泰和妞妞扇风。

李泰让海盛点冰果给大家吃,他一勺一勺的喂妞妞喝冰凉的汤汁。

兕子吃了半碗的冰果,她扯着李泰的胳膊使劲的摇晃:“二哥,我还要冰果,再给我点。”

“不行,凉东西不能多吃,贪凉会生病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