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生产力(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一大早,两人就开始装车。

渔具昨天就送上船了,现在装的主要是食水和周余新上的工具。

拉船是全封闭的,不怕压,放在最底下。然后是水和食物,最金贵的无人机放在最上边。

这次两人调整了食物比例,除了馒头,又买了速冻食品。

一旦遇到鱼群,解鱼时真的没时间烧饭。水饺十五分钟保证煮好,正适合当工作餐,有冰仓还好存放。

还没出门,沈青青就给送冰块和冻饵的老板打了电话。两人才到码头,他们前后脚也到了。

冰块是定量的,这么大的冰仓,每回都是000多块。

你还别嫌贵,冰箱里自己冻一点就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天化掉和七天化掉的冰,不是一回事!

每次出海回来,没化也得清理掉。这几乎无穷的市场需求,周余看着都眼热。

至于买海水制冰机更不现实,周余连烧饭都舍不得用电,那都是柴油发电机用油转化来的。那用的不是电,是续航,是钱啊!

冻饵这次要了八箱。

想要上大鱼,这是省不了的。即使你有全球视野,能看到鱼,人家不来咬钩也没卵用。

何况周余不过“鼠目寸光”而已,打水漂的工序少不得。

冰块加冻饵,八千来块,就是这次出行的直接成本了。至于其他东西,那是固定资产,只能算折旧。

这次的目的地更远,要要五个时才到。

疫情之后,渔船出海报备流程更加规范。

只要是正规备案登记的船只,在出港前进港后4时内通过手机进行报备即可。

武陵人号和他俩的个人信息,乃至作业海域,昨晚沈青青就手机提交过了。

“嘟”

武陵人一声呼啸,在平静的海面划出一道波槽,朝着大海深处驶去。

今天风力略强,周余抬头瞟一眼飞桥尾部,矗立的黑色风速仪,滴溜溜转乱转。

南风,四级!比起上次,又要多费点油了。

船开没一会儿,对讲机里传来沈青青的呼叫:

“周余,你来开会儿,我接个电话!”

周余干忙往驾驶室走去在,心说谁这么会挑时候?

“青青姐,你在哪里啊?”

“莹莹,我出海了。”

“哼,不买船也就算了。”

“说好一起玩,每次找你都不在,不和你好了…”

“好莹莹,别生气嘛,这次回去请你吃冰淇淋!”

“嘿嘿,说话要算话哦,否则看我怎么惩罚你…”

“你的代理人也保不住你,我说的!”

俩夹子精一通尬聊,给周余都整不会了。上回见面俩人都不这样啊,这是什么奇怪的化学反应?

“看什么看,我就不能嗲一下么?”

嗯,这味儿就对了!这才是你。

再次换成沈青青开船,周余则到船尾,准备实验他的新作品。

上次他在船尾试了下抛,行驶状态下根本张不开嘴。

船尾当然是用拖最好,不过拖和其他渔具许可不兼容,只有专门的拖船才能用。

拖不能用,手抛张不开嘴,周余只能另辟蹊径,自己改装了一个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