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二十九章 询问(2 / 2)

加入书签

“若你不把他请进来,那我就出去寻他。”说着周乐就要往外走,李嬷嬷立即拦住她:“你是想要我的命吗?”

“我从没有想过要您的命。”周乐说的是真的,但李嬷嬷看着周乐的眼神,晓得自己若不把苏度请进来,周乐是真的会出去寻,而到时候,自己的命,可能真得不保。

于是李嬷嬷长叹一声,出去寻苏度。寻轿子那些事儿都有人去办,苏度也只是在南货铺子里面站着,和万德全说话。

万德全做衙役做惯的人,和官员说话也跟回事一样,苏度不由笑着道:“您不用这样客气,这会儿,倒不是什么官和衙役。”

“说起来,我还没谢过苏通判呢。”万德全说着就又行一个礼,苏度急忙摆手:“不过一点事,怎么还要道谢。”

正说着,就见李嬷嬷走出来,苏度也就收起笑脸,对李嬷嬷道:“可是要有什么。”

“姑爷,我们家姑娘,说想和您说上几句话。”李嬷嬷轻声说着,苏度的眉皱紧,要和自己说上几句话,这事儿,可太蹊跷了。

“我晓得与礼不合,可我,也没有别的法子了。”李嬷嬷都要哭了,苏度点头:“那我就去看看她。”

苏度说完就往后面走,李嬷嬷紧紧地跟在

他身后:“姑爷,我们家姑娘,想是前几日受了惊吓,这会儿连魂都没有回来,若冲撞了您,您就记得,这不是她本意。”

“晓得。”苏度对李嬷嬷只说了这两个字,李嬷嬷叹气:“我们姑娘啊,是没娘的人,从到大,也是我带大的,我是最晓得她性子的,她啊,是最好不过的人了。”

这是做奶嬷嬷的人常说的话,苏度的奶嬷嬷也常常说苏度是最好不过的人了,而南阳侯夫人却说,那是奶嬷嬷对苏度的偏心。可是,带大的孩子,怎么会不偏心呢?

“周姑娘!”苏度走进账房内,开口依旧是那句周姑娘,周乐抬头看向他,接着周乐笑了:“苏通判。”

“你我,不用如此客气。”苏度虽走进账房,但却只站在门口,并没有往里面走。

“苏通判,你是心甘情愿娶我吗?”周乐反问,苏度的眉微微皱起,接着苏度就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周乐已经替苏度接了后半句,接着周乐就笑了:“可是没有人问问,成亲的两个人,愿意不愿意。”

苏度没想到周乐会这样说,他愣了一下,接着苏度笑了笑:“周姑娘和我想的,也有些不一样。”

“原先你是怎么想我的?”周乐反问,苏度看着周乐:“大家闺秀,知书达理端庄秀美。”

“人人如此。”周乐轻声说,苏度没有再说下去,周乐说完就对苏度道:“苏三

爷,你心中没有我,我心中呢,似乎也没有你,偏偏我们两个,就要成亲了。”

我一直认为,婚姻是非常严肃的事儿,其实我也相当抵触盲婚哑嫁。这段情节,算是我对古代婚姻制度的一种探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