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章 你去挖坟了(1 / 2)

加入书签

第17章你去挖坟了

见李胜利有推辞的意思,海爷把脸一沉,就说起了理由。

“几个子打的鱼,刚刚抓的兔子,你要都带回去?

吃进肚子里的鱼杂,用不用海爷给抠出来?”

海爷说这话就有些诛心了,知道这是海爷的激将法,李胜利只能委婉的说了一下理由。

“海爷,这一大堆的东西,回家以后说不清楚。

我家住在四合院里,那边的住户多,这么多东西带回去,会惹麻烦的。”

李胜利的说法,让赵四海点了点头,这个理由还是说的过去的。

“甭怕那些只会告黑状的怂人。

等回去的时候,我让满奎给你开个介绍信,这样路上就不怕被查了。

现在哪家农民走城里亲戚,不是大包包的带着?

咱们这边离着城近,带上柴火那也是平平常常的。

有人查你,就让他来洼里,咱们人多势众的,还怕那些个怂人了?

院子里的熏鱼,收拾出来的兔子,你也都带上。

城里不比乡下,缺吃少穿的,你看你瘦的,颧骨都露出来了。”

李胜利的理由,在海爷这边是不成立的。

作为洼里的大姓,儿子还是村支书,海爷自有其蛮横的地方,不说整个洼里村。

就是赵姓一家,二十啷当岁的伙子都有十好几个。

怕事儿,在赵四海心里是不存在的。

动家伙、打械斗,赵四海更是不怵,洼里村敢于开山种粮,自有其桀骜不驯的秉性。

因为山上的自留地,洼里村上下也格外齐心,村里的矛盾到哪都有。

真正对外,这十里八乡的,洼里上下,哪一个村子也不怵。

上面下来检查的,如果不会说话,赵四海一样劈头盖脸的就骂,不也是屁事儿没有吗。

如今的农民,腰杆子也是硬的,不比城里的工人差分毫。

“熏鱼跟兔子,我少拿一点就行了,粮食您也不要准备太多,家里地方不大,放不下。”

李胜利的这个理由,在赵四海看来更是扯淡,活了六十多年,他还没听说过,谁家吃的太多放不下呢。

当年的王地主,家里良田万亩,也没说粮食放不下。

“让你拿你就拿着,捕鱼下套,你不是教给几个孩子了?

咱们这边有山有水的,你家里也有山有水吗?”

自己的理由,被海爷怼了回来,李胜利也不再推让,等将兜里的金块处理了,再回报也不晚。

一老一达成协议就出了厢房,在院子里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起了闲话。

处理兔子,赵家兄弟也是手熟,开个口,整张的兔皮就被扒了下来。

不过半个钟头,处理的干干净净的兔子,就挂满了晾绳。

熏了一整夜的鱼肉,也干爽了不少,在海爷的指导下,赵家兄弟俩,先把鱼肉拿出来挂在晾绳上。

又将兔肉抹了盐跟香料,一遭送进了简易的熏房。

正屋的锅里,飘出兔杂香味的时候,赵满奎也拎着一个大皮包走进了院子。

“呦……

逮了不少兔子,这些兔皮,做个半大衣也够了。

胜利,背包给你弄好了。

两双大头鞋,给你换了十四双棉鞋,只大不,你瞅瞅。”

扫了一眼跟老爹闲聊的李胜利,赵满奎就将皮包放在了他身边。

“老哥,是不是换的多了,一双棉鞋五六块的。”

瞅了一眼自己脚上已经毛边的单鞋,因为李老爹的伤情,李胜利至今没有棉鞋穿。

去年的棉鞋了,便宜了弟弟李建设,自己这个当大哥的只能穿单鞋凑活了。

“那是城里的价,赶集的时候,布鞋做的再好,也不超过三块五的。

你老哥我既不会坑乡里乡亲,也不会坑你这个兄弟的。

明天让他们哥三个跟你一块回去,路上不太平,人多路好走。

马车我也跟村里说好了,拉得多走的也快,明天一早就走。

到了城里,你不要管饭,家里给他们备了饭。”

嘱咐完之后,赵满奎也加入了闲聊的行列,全然不顾李胜利的反应。

对于赵满奎的嘱咐,李胜利也没放在心上,自己在洼里,人家管了饭,到了城里,他一样要管饭的。

只是对于下馆子,他毫无经验可谈,也不知道兜里的一块八毛钱够不够用?

有些推迟的午饭,也没让李胜利失望,只是感觉不如昨晚畅快。

有了昨晚的酱焖鱼杂珠玉在前,没了鱼腥味的酱炖兔杂,口感一般般。

虽说也是麻辣咸香的滋味,但感觉上,还是不如鱼杂配贴饼子吃的香甜有滋味。

吃完了饭,赵满奎带着三个儿子就急匆匆的走了。

李胜利这边压住想要去山上,再砍点金子的想法,开始收拾自己的收获。

药箱里除了犀角杯、珠串、银元,也不是空空如也,除了半套放血针,还有一个砚台,几块残墨。

纯银材质的针灸针,早就不见踪影了,只剩了四根三棱的放血针。

虽说不齐全,但放血针的做工不错,钢铁材质的针体,依旧带着亮白的光泽,显然是当初专门定做的精品工具。

两摞线装书,他没有打开查看,赵老敢那边捆扎的很规整,老书也没有发霉,存放的状态很不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