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我为华夏护龙气,骗你下山(1 / 2)
第9章我为华夏护龙气,骗你下山
大航海时代,物种大交换。
对于后世的世界来说,改变是天翻地覆的。
这国运的改变,足以让从茹毛饮血的部落时代开始,就一直碾压世界的华夏民族,被西方逐渐压下去。
按照如今的说法,就是龙气西移。
能提前完成大航海,华夏提前进行物种大交换……
大明也好,华夏也好,在大航海时代,已经比别人快了一百年。
在这一刻,张异松了口气。
从黄英美洲归来,他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已经尽得差不多了。
穿越一场,今日无悔。
“黄大哥,你和你的人就先在龙虎山住一日,我今晚熬夜将书给你写出来……”
“张异说吧,这世界最为无价的就是知识,而能静下心来读书,求知,却不会求到功名去的读书人,大概也只有和尚和道士!
所以他回来之后,以浙江工坊和他那几年赚到的银子,开始成立了一个药王会,他赚的钱,都用来鼓励龙虎山门下弟子研究东西……
做完这些,张异还将各种植物的重要性做了一个排名。
越是接近张异,就越是发觉他和这世间之人的格格不入。
沐英按照管理,观察了大明版本的淋浴房和厕所。
沐英给张异开门之后,看着一本厚厚的书卷,几乎不敢相信。
张异看着沐英偷笑的模样,如何不知道他想劝自己下山。
沐英道:
“我今日没办法下山,只能拜托你一件事,我写一封信,你马上用最快的渠道,送回应天府……”
“娘的,能拿下交趾就好……”
但这些东西太重,并没有和我们一起走!
“这是那娃儿用来取暖的,我觉得有用,就学了去!
应天府,皇宫。
“大人……”
朱标一脸懵逼,朱元璋很久没有对张异如此发火了。
沐英见他如此表情,微微笑了一下,他突然有了个主意。
沐英脸色不太好,他并没有忘记张异预言的北方那场大败。
沐英第一次来到龙虎山,看着这座道教名山,也是感慨不已。
大家不用天寒地冻的,跑到山里自己解决了……”
“张家弟弟不用这么麻烦,橡胶我回头会送到杭州,地址就是你的工厂……
“橡胶成品?”
张异摆摆手,他也好,常遇春也好,都没有恶意,自己自然谈不上怪罪。
这种事没必要藏私。
除了番薯土豆,
这些年,人少有下山,我对大人虽然有些眼熟却不认得!”
他想起皇帝说过,两年前张异给浙江工厂那边出主意,其中一个就是关于培养产业工人的。
张异书写的内容,比他昨天口述的还要完整。
番薯之类的水果蔬菜,划分在第三个层级。
他许久已经没有一写一天,熬夜去了……
“既然机缘到了,我自会出山!”
“等等,你说什么?”
而另一边,张异回到自己的书房,就开始给沐英写书。
朱标摇头笑起来,但很快收敛笑容:
“父皇,这件事得重视起来呀!”
张异本来沉浸在三百斤橡胶的喜悦之中,沐英回头给他说了有半船?
“也没算,大概有几千斤吧!
张异写完这些,又单独列出两个特别重要的东西。
可是华夏目前流行的棉花,肯定不如来源于美洲,后世逐渐成为全世界棉织品主流的陆地棉。
“朕不明白,我大明军队,为何会败?”
朱元璋气急败坏,破口大骂:“这些道士,就没一个好东西!”
“张家弟弟,你已经写好了……”
如果朝廷能够重视,由朝廷来做这件事更好。
整个华夏,只有海南能种,或许云南少部分地方也勉强。
张正常前脚刚走,一个道人推门而入,然后关上门。
自从药王太上出世,横压一切佛道诸神。
这些道士,难道张异也当成产业工人去培养?
沐英脑海中产生一个古怪的想法,却被他给压回去。
这种精气神,不是军队,却也神似军队。
张异提供配方,吴葆和那子做出来的,
张异还准备琢磨着,开个香皂工厂,卖出去的香皂,都给山上的道士分红……”
那王六摇头:
“不认得,人很早之前就被陛下安排上山,平时也不怎么下山!
他知道那本密奏上,肯定是关于张异的消息。
也就是说,其他东西都可以在明后年获得收获,但橡胶用一点少一点。
但却从没去过工厂。
都说是出家人,可无论是谁,都有七情六欲。
龙虎山前山,香火鼎盛。
我们按你的提示,确实找到了橡胶树,也让给你做了一批橡胶带回来!
张正常安排沐英住进一个院子,这院子和龙虎山后山许多建筑一样,都有一个金属烟囱。
沐英十二岁跟着朱元璋打仗,他年岁虽然不大,可是经历却不少。
亚非洲是世界岛,物种的交换在过去的岁月中时有发生。
张异跟沐英这个说法,妥妥是要被老朱收拾的。
但这山上的道士,似乎和别的地方不同。
以前他在清心观,搞出过不少好东西。
“锦衣卫亡王六,见过大人!看见大人的手势,属下特意前来相认!”
尽快将书赶出来,朝廷也好,龙虎山也好,才能尽快将这些物种种下去。
老朱打开信之前心情还是好的,打开之后,整个人脸色大变。
“是,侯爷!”
“这家伙,还是那么毒舌!”
当年周颠哪怕预言了战争胜利,只是多嘴说这一战会死很多人,老朱呀将他投河了。
龙虎山承了药王太上的香火,越发兴亡。
朱元璋不用他提醒,已经走到地图之前。
化学,是沐英没有听说过的名词。
在他看来,沐英运回来的东西里边,橡胶是最贵重的。
初春,还有些寒气。
老张惯例,带沐英看看大明的抽水马桶是怎么样的。
沐英听着张异这套方法,似乎有些熟悉。
他每年都会从老黄那里收到一笔价值不菲的分红,
他发现一件事,相比起军事,张异对改变生活更有兴趣。
他想了一下,一时间不知道如何落笔。
张异知道沐英的打算,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
棉花的种植和推广,是朱元璋非常重视的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