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2章 上古禁区(1 / 2)

加入书签

第47章上古禁区

翌日辰时,天璇谷外。

一艘飞舟在天幕横立,天璇谷但凡有些价值的东西都被带上了,包括那大湖内的灵泉,也被叶藏摄了出来。

秋云雀长发披肩,神态温婉,一夜过去,更添雍容华贵之色。

她静静的站在叶藏身旁,眼眸微低,余光瞧着他,轻挽着耳畔发丝,默不作声。

“云雀不敢奢求什么,郎君与我的修行天赋宛若天哲之别,数千年后,云雀怕是早就化成枯骨了。”秋云雀温婉的说着,美目翘望远方,一时怅然。

“你天资卓越,何止千年?”叶藏沉声道。那最后一枚圣人道果,叶藏亦是给了秋云雀,她根骨资质本就为上品,再行炼化后,自然能达臻品。

四平八稳的修行下去,成道紫府绝巅绝对没问题。

“凡人不过朝华百年,修行者能长存于世这么久,已然是天道厚赐了。”秋云雀眸子微低,悠然说着,她偏头瞧着叶藏,莞尔笑着:“能伴随郎君左右这么久,我心满意足了……”

叶藏瞧着秋云雀,默然不语。

这时,脑海中响起一阵不合时宜的聒噪声。

“你那师姐要是知道此事,你可就惨了!”鸳阳尖锐的声音在海中响起。

“红颜祸水,主还是不要过分沉迷为好。”无相道童亦是说道。

“舒师姐要提剑杀来了!”降尘铃一阵摇晃,道。

“咯咯咯……”白骨幼婴飘荡在紫府中,也是附和着,它体型又长了不少,如今的灵智和人族七八岁的孩童差不多了。

叶藏额头一缕黑线浮沉,脑海中想起舒傲寒的身影,顿时感觉有些遍体生寒。

以舒傲寒的性子,若是知道了此事,怕不是要将叶藏连同秋云雀一并给砍了,之前叶藏还能拦一拦舒傲寒,她炼化道果之后,彻底掌控了仙体,修行速度事半功倍,还和叶藏一样辟出了九纹金丹。

这要动起手来,叶藏拦也拦不住

“郎君,你在想什么?”秋云雀瞧着叶藏表情不断变换,当即一步来到叶藏面门前,温柔的眼神瞧着他,轻声细语的问到。

“云雀,去了琅琊宫后,先不要提及你我之间的关系,待我诸事处理完毕后,亲自迎你入宫可好?”叶藏道。

闻言,秋云雀娇躯一怔,眼神闪烁了几分,脑海中思绪顿时纷乱了,她语气有些轻颤,试探的问道:“郎君,你可是有意中人,怕那人知道……”

见叶藏默认,秋云雀心头一震,温婉的双目中瞬间生出水雾,她眼中带泪,咬着嘴唇道:“从郎君在浑天河救下我之时,妾身这条命便是你的了,妾身方才便是说了,不会奢求什么,只要郎君不弃我而去便好……”

浑天河上九死一生,秋云雀进入浑天侯的寨子里时,就没打算活着出来。

叶藏当时救了她,替她祛除了浑天侯留下的毒瘴,从那天之后,秋云雀心头所及之处,便只有叶藏。

尽管如此,但秋云雀心中依旧有说不出的滋味,仿佛有刀划过。

叶藏听她这般说着,不忍的将她揽入怀中,秋云雀双臂绕过他的腰,紧紧的抱住叶藏,生怕下一秒就要失去他了。

“我那师姐性格刚烈,要是知晓你我之事,定寻你麻烦。”叶藏道。

“她,叫什么?”秋云雀眼眸微动道。

“舒傲寒。”叶藏道。

“可是浮渊大泽的舒傲寒?”秋云雀神色一惊,随后目光又垂了下去,语气略带醋意的说道:“难怪能让郎君牵肠挂肚,原来是浮渊大泽的金仙神女。”

昨夜的余温未过,两人说着悄悄话。

飞舟不远处,秦惜君面无表情的走了过来。

“温柔乡,英雄冢。”秦惜君冷不丁的说道。

“在下并非英雄,也只是想做个恶人。”叶藏松开秋云雀,偏头瞧去。

他前世今生杀的人都过百万了,何谈什么英雄之说,这血海尸山的争锋路,自是要杀伐证道。

“我让叶道友陪我去上古禁区,你倒好,来和你这位老相好温存了。”秦惜君冷言的笑道。

“推迟几日又不打紧,待我将天璇谷弟子送离东南部的大妖疆域,再陪秦道友去禁区内闯一闯,也不迟!”叶藏眯眼道。

闻言,秋云雀眼神惊颤的瞧着两人,道:“郎君,你们要去上古禁区!”

“怎么了?”秦惜君眉头一挑,问道。

“年初之时,万古神宗的大妖们,便是在不断的派人探查禁区,似乎是在寻觅什么东西,他们抓的皆是周遭人族修士前去探路,郎君和这位道友可是要心!”秋云雀急忙开口道。

“喔?”叶藏似有所思的问道。

“大抵是骨符了。”秦惜君眯着眼睛道:“我拾到的这些骨符都是破碎且不完整的,完整的大妖骨符上,铭刻有传承神通。”

“上古大妖的传承神通,法能堪比人族真人的羽化传承道术,这要是让万古神宗寻到几门道术,岂不是要在天冥洲横着走?”叶藏道。

寒鸦神教授业殿内,都是些寻常的传承道术,羽化道术也只有历代掌教才能习修,乃是寒鸦上人所创。

不过叶藏身上有九曜魔君的羽化传承,倒是对寒鸦上人的万象道术不感兴趣。

当初叶藏在万断山界域横行,还带出了混沌道书,那群古皇真人岂会放他离去,介于叶藏寒鸦神教弟子身份,他们这才勉为其难的给了叶藏一篇混沌遁法。

这遁法的威能,叶藏这些年可是亲身体验过的,缩地成寸,无所无能。

“岂是有那么容易能寻到的,上古禁区内雷霆劫光丛生,尸骨无存,就算有大妖完整的骨符留下,也定然蛰伏在极为危险之处,那里的禁制,连道台真人都不敢轻易触及。”秦惜君沉声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