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9章各国使者聚邯郸(1 / 2)

加入书签

赵国这边的意图很明确,武阳城既是谈判的基础也是谈判的目的,或者说,赵国唯一可以跟燕国商量的,不过是赔偿金的问题而已。

可是,在燕国看来,武阳城,那是万万不能丢的。

当然了,一开始的时候燕国的使者还有点哆哆嗦嗦的,不敢跟赵国明面摊牌,只是反反复复地强调武阳的重要性,颇有一副死皮赖脸的意味。

可是。秦国的到来,却是狠狠地助长了燕国使者的气焰,当然了,也是燕王最新的王命到了。

燕王的意思也很明确,十座城池,这已经是燕国能给出的极限。

显然,这十座城池里,并不包括武阳,甚至,最为深入燕境的一座城池,也依然和武阳隔着老远的距离。

如果说,赵国想要武阳,是在剜燕国的心腹,让燕国无法接受的话。

那么,燕王想要割让的这十座城池,就只能算是伤及燕国的皮毛而已。因为这十座城市里,有着半数只是几座镇而已,根本算不得是城市。

恐怕如今李牧所占领的城市都不止这么几座,难道还要赵国的军队从已经占领的城池中退出来?怎么可能呢!这显然不是赵国所能接受的。

不论换了谁去谈判都不可能,甚至别说同意了,就算是上报给赵王都不可能。如今的赵王可是赵括,实打实的军汉出身,这谁要敢把这样的条件给报上去,简直是在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开玩笑。

于是,巨大的分歧之下,两边的谈判自然是陷入了僵局之中。

面对谈判的僵局,赵括倒也不慌不忙,甚至没有想要燕国的使臣,上朝觐见他这个新王的意图都没有。

原因很简单,赵括根本不急,不仅是因为急也没有用,更关键的是,他在等,等一个来自北面的好消息,一个足以令燕国使臣以及秦国的使臣都无可奈何的消息。

更重要的是,赵括在忙着搬家

没错,搬家,从那马服君的府邸,搬到偌大的龙台宫中。

好在的是,赵括的家庭成员倒也简单,除了自己,就一位老母亲而已。

面对儿子忽然成了王上的事实,赵母自然是惊骇异常,明明数月之前还在担心着儿子上战场活着的问题。转眼之间,儿子不仅把不可一世的秦国给打趴下了,捎带手还成了赵国的统治者。

只是,与其他人的惊喜不同。赵母在惊骇过后,更多的却是忧虑。

赵国的朝堂,还有秦国的来攻、燕军的来袭,赵母一桩桩一件件都看在了眼里。赵王丹的死亡,更是让她深知,这个赵王,不是那么好做的。

只是木已成舟,即便再担心又能如何。与其让儿子分心,不如大大方方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就像是当年送赵括上长平战场一般。

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儿子不用操心家中的事务而已。

是了!家中事务。赵母恍然记起,他的儿子,如今的赵王可还没有王后啊。

当然了,赵括新登王位,立足未稳,自然不能立即就寻觅王后之选,但赵括不能,不代表她老人家不能啊!母亲为儿子挑选媳妇,天经地义!

当下,搬入龙台宫后,赵太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暗暗寻访起王后来。

赵括自然也是很快知道了此事,却是没有阻止,他也需要一件事情,将谈判陷入僵局的热度稍稍地分担一些。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仅是赵括沉住了气,就连诸多的朝中官员也没有将太多的精力放在了谈判之上。

诸如平原君和虞卿等重臣,赵括自然是与其相互通过了气,也不会有什么疑虑。

当即,赵括对于谈判的热度一下子就降了下来。而赵国的集体冷淡,倒是让燕国的使臣惶恐不已,生怕赵王在搞什么阴谋,尤其是在国内关于赵军仍在进军的噩耗不断传来之后,可以说燕国的使臣已经彻底地慌了。

几乎天天都是在龙台宫和秦国使馆两头跑。

显然,燕国使臣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依旧把调停的希望寄托在了秦国的身上。

倒是秦国的使者,渐渐地有所感应了过来——这个谈判真正能说了算的只有这位刚刚登基的赵王,其余的所谓平原君也好,虞卿也罢,都不过是摆设而已。而这位赵王的态度,实际上压根就不想谈。

他想做的,就是拖住燕国,然后用他的大军说话。

这也符合这位刚刚登基的赵王,建立功勋站稳脚跟的应有的想法。

只是,现在的问题是,这位年轻的赵王,他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是谈判条件中所说的武阳城?还是,蓟城?!

若是武阳,倒也不是不行,就算是秦国给这位赵王的贺礼了。可若是想要蓟城,那说不得秦国就真的介入了。

想明白了这点,秦使也终于下定了决心,一方面开始联络咸阳,提醒做好再度大战的准备,另一方面,秦国也开始与燕国一起求见起了赵王,要求赵国立即停止战争,回到和平的轨道上来。

为此,秦国的使者甚至不惜以对赵开战为威胁。

若是秦国使者一人之言,倒也无所谓。但问题是,秦使此来,可不仅仅是他自己一个人,魏、韩的使者也被秦国的使者拉了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