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6章议政殿里论撤军(2 / 2)

加入书签

闻言的众臣,顿时议论纷纷。

「上卿这是怎么了,忽然间针对其上将军来了?」

「对呀,上将军为何不继续追击呢?燕军不是说只剩下两三万了吗?」

「灭燕也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情,上将军为何要收兵呢?莫不是,不想为先王报仇雪恨吧?」

显然,底下的议论说什么的都有,既有为蔺上卿行为的困惑的,也有那质疑赵括的,甚至

只是,赵括听到这些议论之声,心中却已经大体明了了蔺上卿的意图:这是要为自己的上位扫清最后的一丝疑虑。

自己班师的决定固然是对的,也是对赵国最有利的选择,但这样的选择却不是在所有人的眼中都是正确的。尤其在宗室和那些垂涎赵王之位的人眼中,绝对是攻击自己的最佳武器。

旁的都不用说,只一句不与先王报仇雪恨,就足以将赵括在众臣心目中的形象拉下来三分。

因此,蔺上卿干脆把这件事情摆上台面,让自己将退兵的前因后果说清楚,再以官方的渠道对这个做法做出最终的评价。

这样一来,有心人再想拿这件事情做文章,也就没有多大的效用了。

看来,蔺上卿果然还是自己人啊!

只是,赵括不知道的是,蔺上卿此为,却也是在为他的心腹——吕不韦争取时间,争取到他调兵把控全局面的时间。

当即,赵括便开口答道:「退兵之举,原因有三。

其一,虽则我军兵力占优,然过半之军皆为久战,急需休整,而逃入燕国之军虽寡,却是本土作战,尤其若我军进攻蓟城,其必困兽犹斗、誓死以抗。若强攻之,则恐死伤虽众却无功而返也;

其二,秦、魏、韩、齐、楚等各国,不论立场如何,其必不欲我之灭燕也,若强攻,则恐复演五国伐齐之故事也,我军长平战后,实无能面对多国之进攻也;

其三,我军虽不能灭之燕国,然本将亦令李牧率兵两万,沿途奔袭而去,目标则为燕国之武阳城也。若能得之,燕国将时时处于我大军之监视与压制之下,待来年我赵国休养生息过后,国力恢复之时,便可一举而出,为我王报仇也。却不必急于一时也。」

「上将军之言。」蔺上卿略略沉吟一番,随即点头道:「倒也有理。」

不待众人反应,蔺上卿很快对赵括的理由下了一个基本的结论,随即便又立即问道:「只是,不知上将军以为,接下来我大赵该如何外部之环境,如何休养生息哉?」

「末将以为,针对如今赵国之情况。」赵括当即答道:「于外交之上,需合纵以抗秦也;于军事之上,需自守而待天时也。」

「如何解之?」蔺上卿继续问道。

「合纵者,众所周知,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赵括继续答道:「如今之势,秦赵二强之言

甚嚣尘上也,然我军虽有长平之胜,实际内里早已掏空,可谓外强中干也。固吾等不可以强自居,更不可颐指气使于兄弟之邦也。

当以弟而尊之诸盟国也,盟之楚,牵制秦军南犯之路;盟之韩魏,限制秦军东出之途,盟之齐,以保后路之安全也。

我军虽无出战之力,却能牵制住秦军战力,只要将秦军战力牢牢牵制住,其余方向上,韩、魏、楚诸国,便能实施弱秦之战也。」

「此言有理也。」

这次不待蔺相如说话,一旁的大臣便已经点头同意了赵括的说法,显然,不战而屈人之兵,在赵国的文臣之中还是很有市场的。

只是他们显然并不明白:所有的免费实际上在暗中都早已标明了价格。

蔺相如自然也不会反对,随即继续问道:「何为自守以待天时乎?」

「所谓自守者,即在西北之代郡、东北之武阳城,南面之上党、河内郡,凡是与敌接触之所在,悉数以守势,必要之时可剪裁大军,以供粮食之生产也。

所谓天时,便是我赵国人口繁衍延绵不绝,待新的一批的青壮成长,粮仓满库之时也。

此方为我守为攻之时,届时,方为两强争霸之时也。」赵括也继续答道。

闻言,众大臣显然都有些激动不已。两强争霸啊!多么久远的话题,自从赵武灵王之后,赵国似乎再没有如此接近过霸主的位置了!即便是争霸,也全然没有过机会。

当然了,蔺相如虽然也被赵括所描绘的场景所吸引,但他更知道,赵括所想要的,恐怕还不仅仅是争霸而已。

他想要的,从始至终,都是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