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四章 家家干净(1 / 2)

加入书签

要在大明搞工业革命,朱高炽非常的清楚,自己离不开朱棣的支持,这是核心关键。

很多事情,他既要埋头实干,也需要把道理跟朱棣讲通透。

否则朱棣都不能理解,怎么会支持自己呢。

“铁道上,试运行的马拉货车,一辆两匹马拉动的货车,运量达到三万斤。”

朱高炽列举前段时间已经众所周知的事。

朱棣沉默。

“北平全年年产五百余万斤铁,全年的产量,以铁道的运输量,只需要不到两百趟就能运往。”

“上个月,西山房山,又新增了两家矿井,从蒸汽机出现以来,合计新增了九家矿井,而煤炭仍然供不应求。”

“不算作坊和工厂的需求,只民间每年十九万万斤木柴的市场需求,换算成煤炭,一年就是十三万万斤。”

十三万万斤很多吗?

真的不多。

不过是六十五万吨煤而已。

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诞生的六十年前,国内人口五百余万,年产煤三百万吨。

因为英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不但自身消耗,还会部分供应法国,意大利各国。

北平人口百万。

有了纽可门蒸汽机,同样也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临近的山东有近六百万人口,山西有近五百万人口。

朱高炽不但要让北平的煤炭产业尽快突破六十五万吨,还要突破两百万,三百万,四百万……

为工业革命打下坚定的根基。

但是在环境上,北平又一样不如英国。

英国丰富的河运,可以支撑起煤炭的运输,而北平的河运不如英国,可以通过河流供应国内,以及通过海峡供应国外。

所以朱高炽才要急着兴建铁道。

煤炭一直是他放在第一位的事情,任何计划都是围绕煤炭而运作。

因为工业革命能发生在英国,正是因为英国有极其丰富的煤炭资源环境。

资本主义比英国要发达的荷兰,科学技术比英国要发达的法国,文艺复兴的意大利。

那时候的意大利人口突破千万,法国人口突破两千万。

无论怎么比。

按道理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后面的几个国家。

可偏偏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其余的国家反而要学习英国的生产方式。

因为英国丰富的煤炭资源,让英国能诞生工业革命。

新兴燃料的崛起,让英国的地主们都在这个行业获得了利润,各行各业有了便宜和量大的燃料,解决了生产的瓶颈。

根据这个经验,后世的美国,同样要垄断油气时代的石油能源,为此发动了无数的战争。

谁动摇石油,谁就是在动摇美国的霸权,必定迎来任何手段,包括能把洗衣粉指鹿为马。

“这跟你说的不提倡节俭有什么关系?”朱棣好奇道。

朱高炽解释道:“高产的煤炭,高效的运输,将会带来最低廉的燃料。”

“染坊有了便宜的燃料,布匹的价格会下降,酿酒作坊有了便宜的燃料,酒水的价格会下降,砖瓦厂有了便宜的燃料,砖瓦的价格会下降……”

“父王应当知道,木柴有多么难得,又多么不容易再生。”

“只民间用木柴一事,就能夺取所有行业的燃料,皆受困于此。”

“煤炭的兴起,是一股让三百六十五行,行行都跟着发生无形变革的产业。”

“而铁道能加速这一局面,儿子敢保证,几个月以后,市面上的商品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便宜。”

“如果继续提倡节俭,这些商品谁来购买呢?”

朱棣低下头。

他有些无法理解,这和他常年来的三观,太过背道而驰。

朱高炽对朱棣有信心。

非常人自然有非常之大局观。

通过许久的接触,他知道朱棣不是固执的人。

历史上也是如此。

不知变通,也不会有他的成就。

和朱元璋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朱棣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要更加的优越。

“当社会上商品不丰富的时候,价格高昂,人们对商品失去兴趣,而家里又有了多余的粮食,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婚嫁生孩子的事情上”

“等商品丰富起来,且价格低廉,百姓们能买的起多种多样的商品,他们就会开始把精力放在如何购买全这些商品上面。”

“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家中,有了林澜满目的商品,家里没有的百姓会想着如何挣钱来采买这些商品。”

“社会的风气和需求,会立马的转变。”

朱棣摇了摇手。

“你说慢点,咱琢磨琢磨。”

朱棣有些转不过弯。

朱高炽一脸的自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