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着手北方(2 / 2)
大明的军户数量增多了不少,但这主要得利于旧港、吕宋、贵州、安南等地卫所不断设立的缘故,军屯田的增加也是这缘故。
张玉已经六十六岁,按照张辅都能活到七十五的情况来看,他活到七十应该不成问题,毕竟就现在来看,他并没有什么伤病在身。
瞧着张玉,朱高煦不免想到自己提前两年结束靖难而带来的蝴蝶效应。
先是老朱攒下的本钱没来得及被朱允炆败光,故而被永乐朝用到了现在都还没用完。
其次便是各地军团除了辽东和北平、山西遭到重创外,其余基本没怎么参加战事就结束了战争,大明军力充沛。
这些各种蝴蝶效应,让永乐年间的局面比历史上好了太多太多,朱棣北征也是能拉出几名善于规划的将领给他,让他不用像历史上那样当一个北征路上的老妈子,什么事情都得他指挥,明军才能干好。
这样的局面,让朱高煦不由骄傲自满,而接下来的夏原吉、黄福等人上疏更是增添了这种骄傲。
运河疏通,黄河束水闸修建大半,泥沙比较五年前骤减大半。
吴淞、黄浦两条江河泛滥次数减少,等待三年后修通就能让苏松等地百姓免于水患,粮产更加稳定。
这一件件事的汇报,让朱高煦和朱棣两人因为徐皇后病情不见好转的心情都好了许多。
直到朝会结束,父子二人接受唱礼退场在华盖殿更换衣服时,朱棣还不免自夸自赞道:
“古今往来,还有哪对父子能和俺们俩相比?”
“确实少有。”朱高煦骄傲回应。
确实,古往今来的父子皇帝,有谁能向北开拓到奴儿干城,向南开拓到旧港,向西到俄力军民府,向东在日本建立市舶司的?
更别提在位七年时间,耕地增加一亿七千万亩,人口增加一千二百多万人了。
今年的朱棣四十九岁,朱高煦二十九岁,能在这个年纪做出和他们差不多功绩的父子,那是真的很少。
“去了东宫之后,别忘记晚上去乾清宫吃家宴。”
“儿臣记得。”
朱棣在左右太监的伺候下换上常服,对朱高煦交代一句后便先走出了华盖殿。
同样换好了常服的朱高煦走出了华盖殿,并在门口见到了等待的亦失哈和孙铖。
“殿……”
孙铖话还没说完,朱高煦上去便一个熊抱。
对于身高不过五尺二寸的孙铖来说,他在朱高煦面前犹如孩面对成人一般无力。
他被朱高煦抱了起来,双脚还在半空中扑腾了几下。
等朱高煦把他放回地面,朱高煦才道:“今日与我同乘金辂。”
他牵着孙铖的手走上了金辂,亦失哈也笑着跟了上去。
三人坐在金辂之中后,朱高煦这才询问起孙铖:“新朝八年你才入京,是我耽误你了。”
“殿下哪里的话,臣能为殿下在北边做事,是臣的荣幸才是。”
“换做旁人,还不一定会有这样的机会。”
孙铖如实说出自己的想法,朱高煦见状也开口道:“日后为你保个侯爵。”
“臣谢殿下隆恩。”孙铖倒也没有婉拒,因为他清楚自家殿下的性格。
见他应下,朱高煦也满意点头:“我在这京城被百官牵制,无法前往北边一探究竟,我的双眼除了西厂,便是你们了。”
“现在我问你,那新政执行的到底如何,百姓的日子又究竟如何?”
随着年纪增长,朱高煦也渐渐开始有些不安。
他虽然拥有权力,可却没有能直接了解下面的能力,只能通过他人了解偏远地区的情况。
这种局面下,他对自己的新政其实是充满了担心的。
“殿下放心!”孙铖作揖道:“新政之地的百姓都安居乐业,按照去年情况来看,各省均田数量为山东七亩,辽东六亩,渤海十四亩,大宁九亩。”
“均田政策没有变化,孔府被我派人监视,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欺压佃户和百姓。”
“唯一的问题,主要还是学子毕业参与工作的年龄太,因此面对许多诱惑时,他们的抵抗能力太低,被贿赂的数量……”
孙铖没好意思说下去,但朱高煦却十分理解。
新政毕业的学子,年龄大多在十五到二十之间。
在过去的人生里,他们一年能吃饱饭就已经是最舒坦的日子,偶尔能吃肉的话更是神仙日子。
担任胥吏后,即便他们的俸禄已经足够吃饱饭,时不时吃肉,但人的本性终究是得寸进尺。
吃不饱饭就想着吃饱饭,吃饱饭就想吃肉,吃了肉就想天天吃肉,酒足饭饱就会想女人,想权力。
这不是官学学子的问题,而是人本身就拥有这种欲望。
能克制这种欲望的人是极少数的,不然宋代和清代高薪养廉也不至于失败。
在朱高煦看来,贪腐享受美色都没什么,只要能把朝廷的政策落实,别搞什么苛捐杂税来祸害百姓,那就还能利用。
可一旦他们没有执行朝廷的新政,那朱高煦就要准备换人了。
每年二十几万的毕业生,足够他把新政数省的胥吏换个遍。
毕业岗位紧缺的苗头已经出现了,如果下面的人连这点反应力都没有,那也不适合在岗位上继续待着。
“硕鼠年年有,年年打不尽,此事是断绝不了的,伱不用内疚。”
朱高煦坐在金辂上坦然开口,并指导道:“你要做的,就是在发现这些人与我们分道扬镳后,将他们裁换就足够。”
“是!”孙铖郑重点头,朱高煦也微微颌首。
他确实重感情,可他的第一身份是大明王朝的储君,第二个身份才是臣子们的殿下。
他确实容易骄傲自满,可面对事情的时候却会能冷静下来。
他在老朱手底下当了那么些年孙子,早就锻炼出来了。
“北直隶、山西、河南这三地你走访过了吧?”
朱高煦询问孙铖,而孙铖居然点头了。
“臣秘密去的三地,所见的情况也让臣对当地的新政推行有了新的想法。”
“说说来看。”朱高煦来了兴致,孙铖也沉思片刻,整理了一下思绪后开口道:
“说实话,三地情况各有不同,其中以山西最为不同。”
“山西由于在至正年间遭受战火较少,境内山脉较多,太原以北河流较少,故此耕地其实已经开发了八九成,继续开发也不会取得太大成果。”
“臣去了山西的长子县,翻看了《黄册》和《鱼鳞图册》,内容基本都是抄旧的洪武二十六年,实地情况来说,增加的耕地并不多,而口数的话,以臣判断来看,长子县口数应该不低于六万,远超黄册上记载的四万七千口。”
“臣走访其它地方,大多也是耕地增长较少,人口增长较多。”
“据臣判断,山西的口数,比《黄册》所记载的四百万要多,最多能达到六百万口。”
“以六百万口种四千万亩耕地,看上去是比较富裕,但实际上并不富裕,当地的乡绅富户和卫所兼并田地数量起码占据全山西的四成。”
“这样的兼并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就是百姓人均耕地不足,好处就是便于稳定,容易收税。”
“不仅是山西,在整个天下,臣的观点都是这两个。”
孙铖的话让朱高煦点头,事实证明,地主兼并土地较严重的地方,确实容易稳定,例如晚明的江南就兼并土地严重,可除了崇祯年间江南海水倒灌而引发的粮食涨价导致社会短期不安定外,剩下的就是大顺攻陷北京后的江南奴变行为。
这两种不安定因素,都建立在社会经济下滑的局面下。
前者因为地主土地被海水吞没,佃户失去了收入来源,后者是因为被压迫太甚而导致的起义。
奴变是因为明初制度没能继续执行,朝廷放任富户购买奴仆所致,这是可控的,而前者的佃户收入来源则是得做好准备。
“山西这种地方,如果放任土地兼并,那能收容没有土地农民的便只有煤窑,而煤窑工人待遇偏低,整个山西百姓的生活环境除了这几年降低田赋而稍微舒坦些,前些年一直都不好过。”
孙铖说着这样的话,并对朱高煦继续道:“相比较山西,北平和河南河流、湖泊繁多,许多两宋时期的耕地都因为人口不足而被荒废。”
“臣特意去寻访过,许多农民即便粗放耕种田地,也顶多人力耕种十余亩,亩产不高且不提,干起活来也不比精耕细作轻松,只是到了年末收割时能多收割百来斤粮食。”
“但即便如此,河南和北平还是有许多耕地荒废,这些耕地复耕容易,只是由于当地人口不足导致抛荒。”
“如果能给山西百姓发开荒粮与耕牛,并迁徙他们前往北平和河南,那山西的环境能变好,河南和北平的复耕工作也能快速进展。”
“偌大的河南,居然只有不足一千七百万亩耕地,这实在是极大的浪费。”
孙铖如此说着,金辂也停在了东宫门前。
朱高煦下了马车,同时对身后的孙铖交代道:“你稍许回去后拟个章程给我,我要详细看看、”
“臣已经拟好了。”孙铖下了马车后将怀中奏疏拿出,朱高煦也接过走进了东宫之中。
只有恢复北方经济,才能让北方从看江南脸色吃饭的身份,转变为平等的身份。
因此,孙铖的这份奏疏十分重要……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