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不同的人,死后待遇天差地别!(2 / 2)
王六的死算是意外,也不算意外。干那么重的活,吃的又差,壮丁队的很多人都营养不良,脚步虚浮,上高爬低出个事很正常。杨家堡的壮丁队,好歹还跟着宋应奎干过点轻省活,混过几顿匠人营的饭,其它没有任何照顾的壮丁队,出意外的概率怕是会更大。
给王六做木匣的时候,宋应奎想了很多,心里很不是滋味。可自己能力有限,面对这个惨淡的环境,他能做的事真不多。罢了、不管怎么样,人死了就是死了,肃康王修这么好的坟,几十年后还不是一堆枯骨?说不准还会便宜盗墓贼。做好棺材的人死了和背着一口木匣葬了的王六,到头来又有何区别?
条件有限,钉的木匣很简单和粗糙,连基本的抛光都没做。不过速度挺快,当第二天下午庄上的人过来的时候,木匣已经完工,王六早被杨顺安带着人装到了木匣里。
从杨家堡赶过来的老家人中,宋应奎老爹宋学勤也在。他从家里给宋应奎叔侄背了两升米和一些咸菜。
“你们两个到了工地上,也不托人让家里带吃的过来,这都几个月了,你们吃啥着哪?你奶奶天天喊着不成,我本来就准备这几天过来看你们,正好趁这个机会给你们背过来。”见到儿子和弟弟,宋学勤一边埋怨,一边从背篼中往出掏东西。
“哥、我和奎娃现在在匠人营,里边管着饭哪,奎娃现在还是个匠头,天天能吃白面,比屋里吃的都好。家里有啥担心的?你背的咸菜留下,米原背回去让屋里人吃吧。有奎娃的本事,我们在这里俄不着。”宋学良将老哥背的米又塞回了背篼,并介绍起了叔侄两在工地的生活,好让家里人放心。
“大、米你原背回去。我们在这边能混上饭吃,家里人这几个月好着没?”宋应奎和宋学良的想法一样,家里的粮食也不怎么富裕,现在又不需要,留下来没意义。
“你们真有吃的?”宋学勤很是不信的打量了一番儿子和三弟,发现两人的气色,确实要比庄上其它人好的多,尤其是宋应奎,感觉是又长高了还长壮了!
“三哥、老七和奎娃在这里过的好着哪,我们全庄子的人,都沾着奎娃的光哪。这次王六背的木匣子,都还是奎娃求着关系弄的木头,带着老七和丁焕义做的。”凑过来说话的是老房的五叔宋学祯,在工地上、他经常被宋应奎照顾,能落上轻省活干,还时不时的能蹭上饭,对自家这个堂侄子,他是很感激的。
和老爹以及庄上的其它人家说了一会话后,老家过来的人就抬着木匣,与壮丁们告别踏上了归途。他们要连夜赶会杨家堡,给王六办丧事。临走的时候,由于回去还要抬人,宋学勤没有将米全背回去。
两升米被宋应奎做主,借给了老房的五叔,让他和人手宋应虎两人去吃(老房的人手也是本家,是阴咱里宋家的。阴屲里宋家和宋应奎家本来都是没地的佃户,靠着阳屲宋家当人手和佃别人家的地过生活,只不过后来宋应奎家遇到了贵人,有了山地,算是翻了身,而阴屲里宋家还在做人手过活)。等修坟的活干完后,回到老家再还。这地方从老家往过来带粮食不易,能将粮食借给老房,也是很大的人情。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