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百六十四章 平静的解散(2 / 2)

加入书签

山道边上,李世民气不打一处来,“你难道就不会写点别的吗?”

“陛下想看我写什么?”

“你!你是除了拆城墙,就不会写点别的?”

张阳苦笑道:“陛下答应拆了城墙不就好了。”

“答应?你今日要朕拆了城墙,明日就会让朕拆了太极殿,朕能答应吗?”

“城墙不利于长安城发展,把人关在城中除了导致拥堵和交通闭塞,没有任何的好处。”

“大言不惭!”

张阳也甩脸道:“爱信不信。”

“放眼朝堂,没人与朕这般说话。”

“因为在下说的是实话。”

“朕不打算拆了城墙。”

“您随意,我只是建议。”

李世民忍受着就要爆发的怒火,沉声道:“你心里就没有别的治国良策?”

“没有。”

“你!”李世民忽拍案而起。

“陛下为何觉得我就一定有治国良策?”

“朝中要制定商税,此事中书省商议了两月,还未有个章程,你身居尚书左丞,不能坐视不管!你又是朕的女婿,你不去上朝也罢了,朕也忍了。”

“你不为朝中做半点事,就身居尚书左丞合适吗?你可知朝中如何议论你的,朕的脸都要给你丢尽了。”

王公公站着一动不动,如一座木雕。

这不是第一次了,陛下希望这位县侯能多一点上进心。

张阳思量着,半晌没说话。

“陛下可以将我的官给拿回去,我不做尚书左丞了。”

李世民刚坐下又是拍案而起,“竖子,你想了半天就想了这么一句话?”

“当初这个尚书左丞是陛下您封的,我可没要,咱们就不能讲理吗?”张阳忽悠一笑,“对了,您是皇帝,您可以不讲理。”

“朕……”

李世民呼吸沉重,指着他的手指在颤抖,“好!朕回去就拿走你的官身,你喜欢留在骊山,就给朕一直留在这里,往后都别走了。”

张阳笑道:“谢过陛下。”

皇帝走了,走得脚步匆匆,连他的儿女喊父皇都没搭理。

张阳心满意足地收拾棋盘,朝着屋里问道:“还有包子吗?”

心安连忙端起盘子,清清则是拿走了盘上的包子,抢先一步跑了出去,“爹爹,包子还是热的。”

心安看着手中空荡荡的盘子,没想到姐姐会这么做,他委屈地回头道:“娘,孩儿失算了。”

李玥扶着腰,笑了好一会儿。

在骊山找了一肚子不痛快的李世民也没有搭理李孝恭,更没有过问阎立本的事,就坐上了回去的车驾。

王公公问道:“陛下,是回猎场吗?”

“回宫。”

听到车驾内的话语,王公公朗声道:“回宫。”

秋雨淅淅沥沥下着,皇帝回到了宫中就黑着一张脸,眼前后宫前朝都是一堆事在眼前。

李世民走出甘露殿,雨水淋在身上的凉意浇灭了心头的怒意。

冷静下来,想起今日在骊山话语,这才觉得上了那子的当,朕给你官你就做,岂有收回来的道理。

真要是拿走了他的官身,才是上了他的当。

王公公低声道:“陛下,岑中丞来了。”

见陛下点头了,王公公让一旁的太监将人请过来。

岑文本拿着奏章脚步匆匆,“陛下,朝中有人弹劾骊山县侯。”

“嗯,如何弹劾?”

“说是张阳位居尚书左丞,却有骊山如此庞大的家业,实在不妥。”

李世民轻笑道:“那都是朕女儿的家业,是汝南公主的家业。”

岑文本连忙道:“臣不敢自作主张,才来过问陛下,眼下倒是能给批复了。”

“慢着。”

岑文本刚转过身,又转了回来,“陛下可还有吩咐?”

李世民心觉古怪,又道:“谁弹劾的?”

岑文本打开奏章看了一眼,回道:“陛下,是……是鸿胪寺的少卿,李义府。”

“什么?”

又是确认了一眼,岑文本点头道:“是李义府。”

李世民忽然笑道:“这张阳知骊山之行不够让朕收回他的官身,现在又让李义府进谏,是想要火上浇油,这子越发狡猾了,竟然让别人弹劾他自己。”

岑文本躬身道:“臣告退。”

“慢着。”李世民忽然道:“张阳言行不端,意图诱朕给他辞官,罚俸五年。”

见岑文本还站在原地,问道:“你还有什么事吗?”

“陛下,近来朝中辞官的人不少,此前就有苏烈大将军每年辞官十余次,又有京兆府的长安令裴行俭辞官,若被人得知陛下因张阳要辞官,而罚其俸禄五年……”

话语顿了顿,他又强调道:“这恐怕不合适,请陛下三思。”

这秋雨就像皇帝的心情,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烦恼也来个不停。

目光朝长安城的东面看去,以前觉得骊山挺好的,现在那地方很会给朕找麻烦。

有一些雨水随风落入此处亭中,眼前的太液池看着也没这么舒心了。

想着朝臣们能够争气一些,最好将张阳制得服服帖帖。

现在坊间称颂骊山县侯的话语亦不少。

“陛下,那臣还要批复吗?”

“罢了。”

“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