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七十六章 诡异的急报(1 / 2)

加入书签

!--g--

李世民沉声道:“你的意思是还要为此练一支兵马才能够进入吐蕃地界?”

张阳点头,“寻常人适应高原气候少说要半月,而且还都要是年轻力壮之辈,兵员挑选上也要严格,但凡身体有先天不足或者体力不好之人,进入吐蕃很有可能会成为负累。”

再看眼前众人的议论,李世民站起身,“尉迟恭,程知节,赵国公到甘露殿议事,此战有方略者皆可交由中书省,朕会亲自批阅退朝。”

吐蕃在松州开战,消息第一时间就送入了长安城。

前方战事如何还要继续等消息。

在这个消息传播落后的年代,迟缓的消息传播效率很是恼人。

也不知道飞鸽传书这种事情到底靠谱不靠谱。

刚刚走出朱雀门路过外交院,张大象和张大素一脸的愁容。

“禄东赞这些天都怎么样?”

“整日在地牢中,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刑部的人说他们整天在地牢唱着吐蕃的歌谣,怪难听的。”

“还活着就好,不要让他死了。”

见张脚步不停,许敬宗便上前问道:“张尚书还有什么要吩咐的吗?”

张阳回过神,“你们自己商议便好。”

许敬宗再是上前,“张尚书,脚步这么快是要去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当然是建房子了,我的新家还没落成。”

“这……”

许敬宗还想再说什么,见张阳越走越远。

回头看向张大象和张大素,许敬宗又无奈道:“我们还是先把消息再整理一下,写好奏章呈给陛下。”

吐蕃和大唐都开战了,对张阳来说这件事还是没有建设新家来得重要。

按说吐蕃的兵力应该不止三万,禄东赞当初放出豪言壮语说是有十万兵马。

攻打松州的兵马或许会更多。

回到家之后,张阳带着媳妇和小武接着去骊山建设新家。

这些天不断有军报从边关送到长安城,牛进达守着松州,眼下还没有被攻下。

而松赞干布的兵马从三万增加到了六万。

可见松赞干布要打赢这一仗的决心很大。

只可惜这一次大唐早有准备,大唐是从战争中走出来的,大唐卫府的战斗力也都在鼎盛时期。

要啃下松州这根硬骨头,松赞干布的牙还不够硬。

夫妻俩从骊山下来,听到鸟叫就说明春天到了。

几个户部的官吏正和上官仪商量着。

见张阳和公主殿下来了,上官仪先是行礼解释道:“我们在初冬时节收获的水稻,去年的时候就把赋税交给户部。”

张阳温言道:“我们每年都按照收成交给户部税收,怎么又来了?”

来人解释道:“两季的赋税是没错,可算上夏收的麦子,总的赋税便不一样了。”

张阳皱眉道:“唐俭呢?”

“唐尚书已经不在户部了,现在是光禄大夫了。”

唐俭在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上坐的时间还是短。

“现在的户部尚书是谁?”

这几个官吏又是互相看了一眼,一脸的诧异,“是之前的户部侍郎,现在是卢尚书,卢承庆尚书,骊山令在朝堂上应该是见过的。”

“是吗?”张阳干笑着,“我平时都不怎么关注户部那边,按照卢尚书的意思我们之前的交的两份赋税,不够赋税的总额,还要再补交是吗?”

“是这样的。”对方拿出一份卷宗,“按照去年所交赋税,今年还需再补一石粮食才是。”

一石粮食以现在的骊山来说说不上多。

张阳朗声道:“事情要一件件办,起初我们骊山的赋税一直都是和往年一样交给朝中,先前也都是和户部说好的。”

“唐尚书之前在户部任职,有些账很不清楚,现在他自己都自顾不暇。”那小吏再是讲道。

“骊山之前都是按照户部的规矩来交赋税,去年也是,今年也是,至于我们交了多少赋税,你们应该去问唐俭,而不是来过问我们,我们已经交过赋税了不会因为户部尚书换了一个人,就让我们再交一笔赋税。”

这两小吏也不好再多说,临走前他们再是说道:“骊山令的意思我们明白了,会转告给卢尚书的。”

张阳好奇道:“这个卢承庆是什么来头。”

一旁的王婶解释道:“此人是从范阳卢氏而来,而且大房大户,在五姓大族中颇有名望。”

张阳对上官仪嘱咐道:“他们要是再来过问,我们一粒米都不交,骊山不是这么好欺负的,我管他什么来头。”

“骊山令放心,下官明白。”

回家的路上,李玥看着手中的卷宗,卷宗上抄录的就是边关的军报,她小声问着,“见松州久攻不下,松赞干布一定会增派人手。”

张阳点头,“所以吐蕃的后方防备一定很松懈,要是苏定方他们顺利的话,消息说不定已经在路上了。”

“要是松赞干布就此折返回去,又当如何?”

“牛将军能够审时度势作出正确的判断,他应该会追击,把吐蕃的这些散兵游勇击溃,逐个击破,尽可能把松赞干布的绝大部分力量击溃在他们折返的路上,我也挺担心的,就怕到时候,牛将军追入高原就不好收拾了。”

小武做好了一道数列题,李玥耐心地给她讲解。

平静的生活平添了几分烦恼。

第二天的早朝还未开始,承天门还没开,张阳便早早站在门前,扫了一眼在场的官吏也不知道哪个是卢承庆,朝堂上有不少生面孔。

除了几个关键的位置,李世民几乎把朝堂上的人都换了一遍。

见李孝恭来了,张阳小声对他道:“河间郡王,有人欺负我们骊山。”

骊山的买卖有李孝恭一份,去年的时候他也分到了不少银钱。

听这么一说,他登时瞪大了眼,“谁这么大胆子,敢欺负骊山。”

张阳小声对他道:“是新任的户部卢尚书。”

李孝恭指着这群人中的其中一个大喝道:“卢承庆!你好大的胆子!”

这一次终于确认了卢承庆是哪个,看着五十岁上下的年纪,身形消瘦,倒是有不少的白发。

他抬头看了一眼李孝恭,“按田亩交赋税,本就是律法,难不成骊山可以例外吗?”

李孝恭冷哼一声,“就知道你们这些人都不是好东西。”

卢承庆又道:“小小年纪身居高位,更要尊敬长辈,而不是仗势欺人。”

张阳拱手道:“卢尚书,我们骊山的赋税去年已经交了,而且户部收的时候是没有问题的,按说去年的事情已经结了,为何还要再收骊山赋税。”

卢承庆缓缓开口,“去年的账目有差,老夫自然要核实清楚。”

承天门缓缓打开,张阳再是看了他一眼便走入门中,这个梁子算是结下了。

早朝的时候还是和往常一样,见卢承庆没有提及赋税的事情,张阳也平静的站着。

平静地过了一场早朝,张阳缓步走出太极殿,心中越是想着越是不舒服。

李世民下了早朝,这才刚刚在甘露殿坐下。

殿前的太监走入躬身道:“陛下,张尚书求见。”

“这一大早,他能来求见倒是稀奇。”李世民整理好衣袖点头,“带他入殿。”

张阳走入殿中看着李世民。

先是喝下一口茶水,李世民笑道:“见到朕怎么不说话,朕听了你的建议,已经派人去查探吐蕃是否当真如此,松州的急报这两日便要到了。”

“为什么要让卢承庆做户部的尚书?”

“你是来为唐俭说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