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章 渡河(1 / 2)

加入书签

刘泰从褚祭酒的营地中逃出,转头便看到正憋着笑的葛信。

刘泰的左手不由放到身后,抬头挺胸的缓步前进。

走到了葛信的身边,开口说道,“葛信,把祭酒给看好了,若祭酒有逃出营帐的意思,就直接打断掉他的双腿,只要他不跑,那我们当以老师礼仪待之!”

“得令!”葛信听到刘泰的话,一口答应下来。

而随着褚祭酒见完面,刘泰也松一口气,褚祭酒没有趁着战败逃走就够了。

否则自己想在这时候再抓一个教书先生来,也是件麻烦事。

毕竟起义军刚才围攻过洛阳,怎么可能会有书生大大方方的走着大路经过起义军身边。

至于这位褚祭酒,则是自己等人途经河南阳翟时遇到的,最重要得是他的包裹里有好些竹简。

这些竹简对普通起义军来说,自然算不得什么,但刘泰却明白,这年代一卷书足以抵千金,别管这人是出身寒门还是士族,只要手中拿着书,那就是这时代的知识分子。

既然遇到了,刘泰自然不会错过。

而刘泰也没想过要让褚祭酒给自己出谋划策,且不说自己现在只要跟着王弥就够了,根本就不需要做什么多余的事。

更重要得是,十二岁的年龄让自己拥有了无限美好的未来。

但同样的,十二岁的年龄也让绝大多数的人都不会轻易信服自己。

要是自己说自己要争夺天下,那要么会被人当做神经病,要么会被人当做笑话。

所以自己没争权夺利的必要,老老实实抱着王弥的大腿,让他给自己遮风挡雨。

至于未来会怎么样,那是等到自己十六岁,十八岁,甚至二十岁以后才去思考的事。

而且自己也不敢褚祭酒给自己出谋划策,因为如果双方间的立场并不统一,那褚祭酒出的主意自己也不敢用啊。

毕竟褚祭酒一看就是出身士族,跟自己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啊!

至于接纳褚祭酒,这件事情反正不是自己虎躯一震,就能对自己这个十二岁的儿童磕头就拜的。

但如果他想投靠王弥,那自己也很愿意成为对方的进身之阶,甚至将来他真的得到重用,别看自己现在威胁着他,但他真拎得清,那定然与自己相互倚重。

刘泰很清楚,不同阶级的人不能当做自己人来信任,但作为盟友进行合作还是可以的。

刘泰走着走着来到了士卒营帐,刘明快步来到刘泰的身边来。

“今日我亲自查寝!”刘泰正色说道,便开始对士卒们进行查寝。

古代军营自然相当简陋,比较起指挥调度,最困难的还是做好衣食住行四个字。

一开始跟着自己老爹起义时,哪怕定时吃饭都是个问题,但后来王弥过来,有了他作为协助,如何布置营帐,如何吃饭,如何掩埋秽物,如何与当地世家交流。

可以说对比起自己老爹靠着一套迷信理论,以及百姓在晋廷的压迫实在活不下去了,所以跟着造反。

但真正让这乌合之众有一点点像是正规军样子的,到底还是王弥带来的管理制度。

一开始王弥也显然比较生疏,但被晋廷带着军队打败了几次后,这些军事的简单知识,王弥却也越来越得心应手,麾下士卒也对逃命越来越有经验了。

这次虽然被晋廷打败,但实际上,也就新加入的新兵或多或少有几分士气低落,但那些在战场上走了几个来回的老兵都是一脸风轻淡,一个个都在吹牛打屁。

而随着刘泰要查寝的消息传过来,一个个看看自己的毛毯,马上双手一张以匪夷所思的速度,把这些毛毯给叠成了一个个大约脸盆大小的方形模样。

在刘泰过来的时候,甚至有人拿出竹片,看着上面的字开始认真念起来。

刘泰过来看了一眼,看着眼前气氛非常满意,更说道,“今日诸位兄弟能回来乃是幸事,今日的伙食加餐,另外从明日起还要继续训练!”

“得令!”听到刘泰的话,众人马上应答。

这时候,刘泰看到一名比自己大约大个三四岁的年轻士卒脸上带着几分犹豫,甚至看着自己的目光带着几分的疑惑。

“你?可是否有什么疑惑?”刘泰看着眼前年轻人,不由开口道。

“回禀营主。”年轻人疑惑道,“我见其他营地的人都不需要日日训练,不需要叠理毛毯,更不要说跟着褚祭酒学字。

为什么我们要搞这些?我们跟着祭酒杀敌不就够了吗?”

“你叫什么名字?”刘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开口道。

年轻人听到刘泰的话不由一怯,小心翼翼道:“张五,在家排行老五!”

不过,张五的话说到这里,神色不由黯淡下来,因为自己一家也就只剩自己了。

“嗯!”刘泰点头道,“张五,好好学字,以后找到自己的志向就给自己换一个名字!”

“嗯?”张五听到刘泰的话,不由满脸的问好。

而刘泰继续道,“你问我为什么要让你们学字,那是因为我觉得咋们虽是蛾贼,但要是推翻了晋廷说不定也能做那王侯,到时候不认识字可不行!”

“王侯!?”张五张大嘴巴有些发愣,他从没想过自己能成王侯。

刘泰则面露笑容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等反正一无所有,为什么不搏一搏呢!”

听到刘泰这略带着几分从容,却格外有力量的话语,哪怕老油条们此刻却也不自觉地额被感染了几分,就更不要说张五这个小年轻了。

刘泰看着张五仿佛被这语句所震撼,倒也没有多说,而是面露微笑,然后离开。

对刘泰来说,让他们识字实际上是为了让这些人不要这么麻木,让自己能够顺利的训练出一支精锐来。

应该怎么说呢……当一个人真的一点点知识都没有,甚至连前后左右都难以区分,这样一个个士卒,除非把他们对自己的命令训练成本能,甚至这种对命令的本能要超越他们对死亡的抗拒,否则他们是很难成为一支精兵,绝大多数遇到一层战损差不多就该溃败了。

而那种能抗拒死亡而为将士奋斗的士卒,怕更多得是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只少以刘泰现代的道德感,实在做不出这种怎么看都需要自己被枪毙的行为。

毕竟哪怕穿越后,绝大多数的人节操都会薛定谔的下降,但再下降也是有底线的。

与之相比,另外对穷苦大众的训练方式,那就是要给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打造优良作风,能够艰苦奋战,轻伤不下火线的真正精锐。

既然有白手起家的机会,那自己对手下士卒的定位自然向自己心目中最优秀的军队对标。

现在的自己拿不出马列主义这种高水准的政治指导,而且这种政治指导理论也未必适合这时代的华夏,但自己能做第一步,那就是给他们扫盲!

是的,刘泰的目的很简单,从扫盲开始,哪怕一天只能够学一个字,学习个两三年,总归能够把字学得七七八八,至少日常的读写没有什么问题。

而组织力这种东西,随着士卒中识字人数的上升,自然而然便是会得到提升。

刘泰很清楚,想要自己亲手塑造一支自己所想要的精锐,那是真急不得的。

这过程中,肯定有人会因为受不了离开,同样说不定自己在哪一场战争结束,精兵还没练出来自己就被打没了。

但即使如此,自己也必须要让他们识字,而且只让他们识字还不够,还需要找机会向他们灌输自己的思想,使得他们能够成为自己将来的左膀右臂。

这些思想现在自己是不敢大声嚷嚷的,而是要去找个合适的机会去宣传。

甚至将来帮王弥当了皇帝,自己当一个大将军什么的,说不定这些思想都要咽在肚子里。

但如果哪天自己独立了,那自己不但要想办法用武器武装将士们的体魄,更要提出一个统一的惠及百姓的纲领性思想,从而武装战士们的思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