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死里逃生(2 / 2)
“王远,王府的管家,怎么会是他?”
刘忠义咬牙切齿道。
“可惜没抓到活口,不知道他到底什么来路,公公,我觉得是时候对王府进行一番彻查了,绝不能让这些阿猫阿狗坏了大事儿。”
孙明提醒道。
“嗯,理应如此,对了,你还没跟咱家说,方才那声爆炸到底是咋回事?”
刘忠义刨根问底道。
“就是子新搞出来的热武器,威力还算不错吧。”
孙明并未隐瞒,原本就是拿出来助唐王一臂之力的,可人家对他没有信心,根本不理这一茬。
如今是明末,咱们这边和西方热武器上的差距已经显现了出来。
公元1547年,法国钟表商人马克在原本转轮火枪的基础上增加了火石,出现了世界第一支碎发枪。
射击速度快,即使在下雨天这等恶劣的战场环境下,依旧能够有效激发,使得火枪的发展突飞猛进。
而现在的大明,火绳枪都很少,更多的还在使用三眼火铳这等非常原始的热武器。
除此之外,大明的匠造间偷工减料,使得本来就落后的武器更加不堪。
热武器出现代差,就现在的明朝而言,还能够接受,也体现不出太大的战略差距。
因为在真正的子弹和连发枪出现之前,火枪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用,尤其是大规模军团冲击的时候,你只有放一两枪的机会,战马就已经冲到阵地了,
等待火枪手的,将是人仰马翻,毫无反抗的被收割性命。
当然,这是开花弹没有出现之前。
普通的实心炮弹,只能打一条直线,虽然落地以后可以反复弹起,造成更大的伤害,可准头太差,而且受地形限制。
如果是泥泞的草地或者土质疏松的地方,火炮的威力也体现不出来。
开花弹出现的时间节点是1八0年,还是100多年以后的事情。
所以,如果现代大明努力追赶西方的技术,还是很容易追上的。
火器以及科技,真正被西方拉开差距,甚至无力追赶的是满清,并非大明。
明朝的皇帝,都看出了火器的重要性。
只不过朱棣的时候,因为技术受限,只能从西方高价采购,所以每一尊红夷大炮都是宝贝疙瘩,标配一匹马和一个队。
而到了明末,则是资金和官员贪腐等问题,不是崇祯不知道火器多香,也不是他不想造出更好的火器,而是没钱。
军饷都发不出来,更别提造大炮了。
至于清朝,不发展火器的原因,一来,满清八旗皆以骑兵为主,骑兵来去如风,火枪根本无法锁定目标。
二来,统治者思维问题,总以天朝上国自居,对西方的新鲜事物非常不屑。
直到1八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自以为是的满清被打的体无完肤,签下丧权辱国的金陵条约。
一场大战,把所有人都打醒了。
统治者和朝中大臣都意识到了东方和西方的巨大差距。
可此时再追赶,早已回天无力。
“嗯,姑爷,你先回去吧,这里的事交给老奴,等解决完,我自会向王爷交代。”
刘忠义说道。
“好!”
孙明点头道。
而后返回了东院正房。
“人抓到了?”
唐王依旧稳坐钓鱼台。
“嗯,是王远,人已经死了”
“父王,我研究的新武器,或可扭转战局!”
孙明笃定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