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五章 中国手里新的筹码(1 / 2)
沙皇的训令必须要执行,所以维特只好在进一步的交涉中表示俄国并没有战败,所以俄国并不接受与其地位并不相符的任何条件,首先便是战争赔款,其次就是领土。
在与施肇基谈判时,维特强硬宣称“我们现在进行的和谈只能考虑中国已经获得的战果,不能以中国指望获得的战果为依据,也不可能把我们有可能遭受的灾难打算在内,
倘若中国人置我方观点于不顾,那我们将把防御战进行到底,看谁先支持不住……”
卢维埃对维特和俄国政府的态度非常不满意,他曾试图让俄国政府和维特相信中国完全有能力将战争继续下去,并且有最终取胜的把握,建议满足中国可能的的领土和赔款要求。
但维特却以沙皇的“训令”加以拒绝,这势必让中国的态度也变得强硬。
果不其然,施肇基立刻表示坚决反对。biνne
“我认为俄国全权代表的话毫无逻辑且狂妄无礼,中国带领东北亚国家两次抵抗俄国的侵略,现如今俄国依然占据着东亚国家的传统领土,
这是赤裸裸的强盗行为,俄国没有任何的理由掌握这些领土,如果俄国政府坚持占有非法夺取的土地,那么中国将会使用包括战争在内的一切手段维护东北亚各国的合法权益。”
在俄国透露要继续打下去后,施肇基也用战争进行了反威胁,东北亚集体安全是中国绝不会退让半步的,而且中国对俄国的虚弱一清二楚,不吃他虚张声势这一套。
维特被施肇基一顿怼后这一场谈判就谈不下去了,再谈下去停战谈判就会变成新的开战宣言。
而面对谈判的僵局,王启文毫不犹豫进行了军事威胁,由泰山级两艘战列舰为主的一支舰队出航进行新一轮战备巡逻,目标直指俄国勘察加半岛,准备对俄国勘察加半岛实施登陆。
同时永丰号也率领着日朝联合舰队掩护一支从库页岛出发的中国海军陆战队对北方四岛进行了登陆。
中国海军陆战队仅遭遇当地俄国移民的轻微抵抗,很快就将这里拿下了,并且第一时间将四岛主权移交给日本。
同时,在王启文的直接命令下,军情局开始接触俄国国内的反抗力量并资助俄国中亚地区的反叛势力。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中国准备继续战争和企图从内部摧毁俄国的态度让英法美三国对沙俄失去了最后的耐心,在法国外长与施肇基谈过之后,他们决定用极限压迫让俄国屈服。
俄国这下才是真正的孤立无援,俄国政府收到了法国最严厉的警告,“法国绝不会将宝贵的资金投入到一场注定失败的冒险中。”
法国人的潜台词很清楚,在持续与中国的战争,法国将不会在给俄国人一个法郎,美国也表达了同样的态度。
这让包括沙皇在内的许多人感到恐惧,但是他们的嘴还是硬的很,如果想要让他们屈服,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巴黎谈判的僵局短时间没有办法打破,因为中国也不想继续战争了,破局的关键在于俄国境内的罢工和起义规模,现在谈判桌上的讨价还价实际上都是在为退让做准备。
而欧洲各国以及美国对这一点也比较清楚,所以除了法国一直保持深度介入外,其他国家开始将视线放在其他地方。
比如塔夫脱对中国的访问以及德国高调下水的那一艘新型战舰,而英国对后者尤其关注,这艘战舰就是中德陆海军合作协议中最重要的成果,战列巡洋舰。
为了凸显对这艘军舰的重视,德皇威廉二世亲自前往了汉堡的福斯造船厂,出席她的下水仪式。
这艘战列巡洋舰与历史上的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几乎一样,标准排水量一万九千三百多吨,尺寸:1716266917
她装备了1八台锅炉,2台帕森斯蒸汽轮机,最大输出功率四万两千匹马力,四轴,双舵,预计最大航速超过24节。
火力方面她装备了四座双联装2八0火炮,舰艏艉炮塔沿中轴线布置中间两座呈斜角式布置,理论上获得了所有主炮向同一侧射击的能力,副炮为10门15045倍径单炮塔火炮。
水线装甲最厚为250,炮塔装甲0-八0,指挥台也有250厚的装甲防护。
这艘战舰是由德国与中国方面共同设计的,在旅顺造船厂内还有她的姊妹舰正在建造,这一级战舰也是两国第一艘使用蒸汽轮机的战舰。
德皇在下水仪式的讲话中毫不掩饰她对于这艘战舰的满意,认为她开创了世界海军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并能够有效保护德国以及德国友好国家的海上权益。
英国海军部在得知这艘战列巡洋舰后费舍尔立刻就跳了出来,要求立刻提前无敌号战列巡洋舰的建造工作,并且加大对战列巡洋舰的投入。
费舍尔才不相信德国人建造类似无敌号的战舰是为了保护他们的海上权益,德国有个屁的海上权益,他们明显是打算将这一艘战舰当成是海上的强盗,用来威胁英国海上生命线。
同时费舍尔也注意到了德国讲话中提到的友好国家,如果这个时候德国有什么友好国家的话,那么首先要提到的就是中国。
联想到德国和中国在近期的海上合作以及德国对永丰级准战列舰的重点考察,英国海军判断,德国这艘战舰与英国无敌号一样都是中国巡洋舰抗战列舰主炮设计思想的产物。
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国那艘在造船厂中神神秘秘的军舰肯定也是同样的军舰,英国一下子要面临两个方向上的巨大挑战了。
“马上派人去一趟中国,无论如何我们也要阻止中国和德国的海上交流,他们这样的交流已经让英国海军的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