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章 陆军动员令(1 / 2)
1905年三月,中俄之间的矛盾达到了顶峰,俄海军第二太平洋舰队全体出动,俄国政府宣称他们将前往北海道总督区进行维和任务,遏制蠢蠢欲动的日本人。
日本政府第一时间表示抗议,并且援引同盟条约向中国求助,就在当天,中国总统召见俄国驻华代办抗议俄国人在两国边境线上的不友好举动。
而俄国代办显然已经接受了国内的训令,态度十分强硬,他们不会停止在边境线上的合法行动,同时反过来向中国抗议他们煽动俄国暴乱。
双方不欢而散,但是俄国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他们已经开始准备寻找战争的借口了,考虑到俄国舰队从波罗的海绕大半个地球过来的时间,
王启文决定在七个月内完成动员,并做好宣战准备。
召见俄国,在和训政委员会成员紧急磋商后,中国总统王启文正式向陆军部和总参谋部下达了陆军动员令,动员兵力超过了60万人。
中枢的动员令一下,全国陆军的调动立刻明面化了,就连远在海南岛的部队也收到了命令,大量的国防军收到战略调动命令,沿着铁路乘着轮船前往北方。
随军记者将这些部队的战略调动光明正大的报道出来,那些高唱战歌前往边境的军人在第二天就成了新闻头版报道的主角。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纽约时报的记者甚至惊呼,中国一大半的陆军都处于调动之中。
日本也宣布跟随中国脚步,并对俄国的抗议,声称他们违反了马尼拉条约,但是俄国方面并没有回应。
马尼拉条约这时候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约束作用,成为了一张废纸。
德国政府异常兴奋,德皇直接以明码派发电报表示德国完全支持亚洲人民的安全防卫行动,德国愿意为亚洲各国提供一切所需的援助。
德国人不只是说说而已的,德国公海舰队主力在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出港后也离开港口,并在北海对俄国太平洋舰队进行了监视。
英国本土舰队也因为公海舰队和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的出动不得不出海进行战备巡逻,同时对俄国封锁了英吉利海峡,这可能是英德最后一次心照不宣的合作了。
当俄国太平洋舰队进入北海后,在旗舰博罗季诺号上马卡洛夫亲眼目睹了德英两国对俄国海军的敌意,他对手下的军官直接了当的说道
“这一次太平洋舰队唯一的目标就是平安抵达北海道总督区,其他的目标都不过是妄想。”
马卡洛夫没有明说其他的目标是什么,但所有军官都清楚,他所说的其他目标指的是消灭中国海军。
马卡洛夫心情沉重,陆军也好不到哪里去,西伯利亚方面军司令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库罗帕特金上将对沙皇突破中国赤塔防线的命令很悲观。
塔读小说&a href=&ot;/n-gi/l/eail-pren&ot; &ot;__f_eail__&ot; aa-feail=&ot;eeafbebeae&ot;>[eail pree]&/a>更多优质免费小说,在线免&费阅&读!>>
他曾对自己的夫人说,他和马卡洛夫以及巴鲁扎耶夫不过是战争下的可怜虫,对于突破防线他没有任何的信心。
不过前线将领的悲观态度并没有影响到沙皇的好心情,他对左右强调,中国和日本一定会被俄罗斯帝国强大的陆海军彻底砸碎,黄俄罗斯将成为他这一生最大的功绩。
随后他也发布了动员令,在陆军总人数105万人的基础上又征召了30万人,这显然只是个开头,尼古拉决心将战争扩大化。
而已经贯通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是他信心的来源,俄国现在已经被这条铁路线连在了一起,能够动用全部的力量了。
但是尼古拉拒绝现在就宣战,因为一支运输船队刚刚经过马六甲海峡,这上面有能够维持扎鲁巴耶夫集团军一个月的弹药攻击以及部分舰船的零部件。
凑巧的是,中国也在等这支运输船队抵达北海道,双方在这个时候都有着自己的小心思。
这样的小心思让世界上又流行起了对战争的赌局,许多人开始赌中俄要在什么时候宣战,不过中俄双方一点也不关心他们要赌什么。
他们各自按部就班的进行自己的战争准备,中国海军在陆军动员令下达后也正式进入了战备状态,中国海军,日本海军以及朝鲜海军集结,前往高雄。
这支同样庞大的舰队以中国海军为主力,总共拥有泰山级,岳山级,五指山号(波尔瓦塔)苍梧山号(西索依号)六艘战列舰,永昌号,永兴号两艘准战列舰。
宁海,平海,安海,靖海,济远(留里克)威远(俄罗斯)六艘装甲巡洋舰。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这只是水面上的舰艇,中国从上一次东北亚战争后就开始扩充的潜艇部队总共有14艘远洋潜艇,这一次他们将全部投入战斗。
而且这些潜艇上不只有中国海军官兵还有许多德国海军军官,他们将与中国海军潜艇官兵一道参加对俄国海军的伏击作战。
按照计划,这些潜艇部队将和由民船改造的袭击舰以及构成外围的警戒圈,他们将在印度洋,马六甲海域巡航,一旦发现俄太平洋舰队主力,潜艇就会利用电报尽可能召集狼群
在决战之前对俄海军进行猛烈的打击,尽量摧毁俄海军的战舰以及人员的士气,与后世潜艇部队的主要任务目标不同。
这一次中国海军的主要作战目标是俄海军的战舰,最好是能够摧毁或者重创俄海军的主力舰,舰队携带的运输船被放在了目标的最末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