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除夕回乡路遭遇打车难(2 / 2)
“呣,那太好了。走,咱们去拦车。”
三人提着行李,相跟着到达路边,大年初一马路上冷冷清清,等了半个时也没见一辆车过来,杨柳方将身上的军大衣裹了裹。看这位同行的大哥冷得直哆嗦,杨柳方想起包里还有一件工作服,自己拿回来是为了换洗穿,就取出来给大哥,大哥毫不犹豫地接过去,赶紧穿到身上。
这时来了一辆丰田皇冠出租车,三人拼命招手,车靠边停下来。
“师傅,走吗?”
“你们去哪儿呀?”师傅一口河南腔的杭州话,原来是河南司机,杨柳方瞬间想到自己过去的时候,接受河南司机的帮助,倍感亲切。忙说上前说到:“师傅,我们去温州。”
“温州?!太远了,不拉不拉。”
“我们加钱。”冻得哆哆嗦嗦的大哥豪爽地说。
“你们出不起,还是等夏利吧。”三人一听面面相觑,还没等问明白,司机发动他的丰田皇冠就一溜烟地跑了,只留下一股呛人的汽油味。
三人又等了一会儿,站前马路上孤零零的一辆红色的车晃晃悠悠地驶来。三人急忙朝马路中间跑过去,挥手拦停这辆车。
“恁不想活了,大过年哩,弄啥哩!我刚出车,撞住(着)恁了,俺多晦气!”司机紧急刹车后,摇下玻璃,伸出脑袋,连珠炮似地用标准的河南话喝斥他们。
“对不起,师傅,对不起。”三人连忙道歉。
“师傅,我们想乘车。”杨柳方跑到司机跟前。
“靠边儿佛(说),靠边儿佛(说)。”
三人回到行李跟前,司机在前面靠边停车,三人急忙追上去,怕他跑了。
“恁去哪儿嘞?大过年哩还木(没)回家?”
“师傅,过年好,我们回温州。”
“好家伙,恁远嘞。”
“恁出多少钱呐?”
“师傅,您觉得多少钱合适?”
“恁坐长途车也得一人一百,这样吧,一人两百,我得空车回来。”
“行,师傅,我们坐。”
“不过俺这车底盘低,到了凸凹不平的路段恁得下来。”
“好!师傅,我们听您的。”
“那上来吧。”
三人打开后备箱,将行李装进去。
“大衣也脱了吧,恁坐着也不拥挤,恁远的路哩,得五六个时,我给恁开暖风。”
“要加钱吗?”杨柳方傻乎乎地问。
“加啥钱呐!俺这车空调不行,就是温度高,暖风好。”三人上车,司机发动车向温州驶去。
“恁都是搁外边做生意哩吧。”
“是的,师傅。我和我阿哥在西北做家具的。”
“嗯,年轻人怪不容易哩。”
“你嘞?”师傅问坐在副驾上的大哥。
“喔,师傅我是卖床垫的。”
“床垫,床垫还需要买?不是褥子吗?”杨柳方好奇地问。
“是的,但和你说的褥子不一样,我卖的是席梦思。我们还算半个同行。”
“席梦思是啥?”
“床垫啊。”
“喔。”杨柳方假装懂了。
“师傅,咱们这杭州的出租车司机为啥都是河南人?”
“这个可有故事哩。听我给恁讲讲吧。”司机师傅娓娓道来。
原来八十年代后期杭州出租车刚起步,最初还是由中信集团成立了一个出租车公司,提供了40辆尼桑高级轿车,但只针对高端酒店和外宾使用。后来发现40辆需求远远不够,又引进了0辆日本产的丰田皇冠轿车,这车在当年也是高级轿车,但杭州引进的这批车据说都是在发达国家跑了50万公里以上的淘汰车,尽管是二手车,但投入市场之后,依然被酒店和涉外宾馆垄断,老百姓想花钱乘车都没机会。所以上述汽车投入到杭州市场,对于日趋发展的杭州经济来说,依然远远不够。
去年年初,杭州又引进了一批夏利,就是杨柳方他们坐的这一款,因为价格便宜,油耗也省,所以老百姓也消费得起,非常受杭州市民欢迎,随后就批量进来,成了杭城出租车业主力军。因为之前在中信成立的出租车公司里有一些河南司机开出租车,他们勤劳,又不怕苦不怕累,开车技术好,开车的多,互相之间沟通方便,路都很熟。所以就靠传帮带慢慢地成了垄断了杭城出租车市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