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7章 日军步兵战术(1 / 2)

加入书签

其实田伯光的很多观点都是和周文多次商讨后的结果,其中就包含了周文从后世得来的很多经验和历史教训。

但是由周文来讲的效果就不如田伯光,比如佣兵团的兄弟们和赵长树都知道田伯光曾经是日本军人,他知道日本军队的详情那是天经地义,说起来也有权威性和信服感。你周文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山西人,凭什么知道那么多的日军情况,你说的是不是自己在吹大牛。

所以只能由田伯光来讲才合适。但是对于日军的基本战术和战斗力却是周文处心积虑想告知给每一位中国军官的,只是处于保密等原因,现在只能先从赵长树所部开始。

特别是日军的勇悍作风和军官及士兵的战术素养在全世界都能排的上号,甚至是名列前茅。

一个看着简单的迂回攻击战术,被二战时期的日军应用到了极致,上到将军下到军曹,都能灵活运用这一战术并能在大部分情况下获得成功。

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大一点儿的例子就是在日军进攻缅甸时期,有“马来之虎”之称的日军将领山下奉文采用迅疾如风的快速迂回战术奇袭缅甸重镇密支那,导致英军整条战线动摇溃败,从而决定了缅甸战局的走向。

而在中国战场着名的徐州会战中,在中国军队已经取得台儿庄大捷的情况下,日军眼看正面突破无望,改以部分兵力在正面牵制,主力向西迂回,企图从侧后包围徐州,歼灭中国第五战区主力,虽然最后没有达成歼灭中国军队主力的目的,但是却迫使中国军队不得不放弃徐州。

可以说迂回穿插战术就是日军任何一个作战单位的唯二战术选择并且已经深入各级军官的骨髓。看着简单但是却让中国军队屡屡吃瘪。甚至在正面人数火力都不占优的情况下,日军依然敢于大胆分兵进行迂回侧击。

一般来说要破掉日军的迂回战术也很简单,一是集中优势兵力在其分兵后一鼓作气吃掉正面之敌;

二是抽调优势兵力埋伏侧翼之敌。

但是由于中国军队士兵和军官素质参差不齐,部队装备简陋等原因,很难达成战术目的,往往都是歼灭战打成胶着战,埋伏反被敌人突袭成功。导致很多情况下,明明是己方兵力占优,地势占优,却是被日军掌握了战场主动,结局可想而知。、

周文就要让田伯光把这些后世才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应对之策告知这些未来将率部奔赴抗日前线的第一线中国军官,要让他们最起码对日军的战力和战术水平有个初步的认知,对日军和我军的战力和战术水平能有个理智的对比和警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