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2章 岭南王麾下有一员悍将(1 / 2)

加入书签

传旨太监这是来的第三趟了。

三次造访陈府,三次被拒。

来人不管说什么赏什么,陈年河都来者不拒全收下,可一旦说起出兵镇压岭南反叛之事,陈年河就开始明着装傻。

据陈年河自己所说,他是真的病得非常厉害。

这要不是感沐天恩,他病得都下不来床。

第三次把传旨太监的话打发了,陈年河苍白着脸被家人搀扶起来,一步三咳地被人扶走。

太监苦哈哈地看着陈年河欲言又止,最后只能是提心吊胆地回去复命。

但凡是还有点儿别的可用之人,陈年河早就因为拒接圣旨被满门抄斩了。

然而可笑的是,如今的朝中是真的无人可用。

先帝和先太子都重文轻武将,对掌管兵权的武将接连打压迫害,但凡是在军中有点儿威望的,都在被打压迫害之列。

其中当以曾经的嘉兴侯府徐家为首,余下的就都是曾经跟徐家有过牵扯的大将士。

徐家被流放几年,先帝和先太子就痛下狠手,对这些疑似跟徐家有过来往的人反复磨刀。

这几年的京都内,大武将被贬的贬官,被调任边疆的再不重用的也不在少数,还有更多的是丢了全家性命。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先太子信不过旁人掌了兵权,排除异己想在军中插入自己的人,把兵权揽到自己的手里。

先帝对先太子所为视而不见,甚至是无声纵容。

而鲁王斩诸王顺利登基为永顺帝后,为了能让自己把皇位坐稳,彻底铲除所有隐患,所作所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永顺帝把先太子提拔起来的人都斩了。

一次杀了个干干净净。

紧接着就导致了眼前堪称是滑稽的一幕。

偌大一个朝廷,要么就是些纸上谈兵没有半点战场经验的辈,要么就是嘴皮子分外利索的文臣。

在外各地驻了几十万大军,带兵的一个都调不动。

本来这样的局势只要时间足够,永顺帝大可再慢慢把自己信得过的人提拔起来,假以时日也能勉强补足军中的缺。

可形势明摆着的不等人。

岭南王打着清君侧正公明旗号的大军势如破竹,深入中原腹地,如入无人之境。

永顺帝的半壁江山落入了他人之手,现在就是穿着龙袍也日夜愁得吃不下饭。

再这么下去,万一就被叛军打到京都了呢?

岭南王说得再口若悬河,永顺帝也不会甘心把龙椅就此让出。

岭南之叛必须平。

永顺帝扒拉来扒拉去,最后看上的人就是陈年河。

陈家世代掌兵,且因陈年河被夺权圈禁的缘故,陈家并未参与到诸王夺权的纷争中来。

而且陈年河的独子还是个不能入军的瘸子。

陈年河唯一的孙子陈允还早就死了。

陈家其余后辈并不出挑,陈家这一脉,相当于就断在了陈年河的手上。

如此情形下的陈年河无后辈需提携,无子孙可争气上进,落在他手中的兵权最多就止步于陈年河这一代。

不久后或许都不用等永顺帝动手夺权,陈年河一旦死了,陈家无人再做领头羊,自己就落败了。

这样的人,永顺帝用起来很放心。

可陈年河并不打算让永顺帝就真的如此舒心。

扶着陈年河进屋的陈泰迟疑道:“父亲,您三次拒接圣旨,宫里那边会不会……”

“无所谓。”

陈年河摆手打断陈泰的话,冷笑道:“我不动,边关大军谁也别想调得动。”

“现在不是我求着谁开恩放我出去,而是无人可用的皇帝要求着我披甲出征。”

真当他陈年河在边关熬了三十多年都是打水漂的?

陈家数代人镇守边关,在军中的故友旧朋无数,用陈家人的血肉铺出的路子不是白铺的。

放眼现在的京都,还有哪个武将有敢站出来跟他呛声的底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