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5章 刘伯温:我是蠢不是坏(1 / 2)

加入书签

“伯温啊,咱想把这一条加入皇明祖训中,你看怎么样?”御书房里,朱元璋召见了刘伯温,然后对其说道。夓sa

刘伯温走上近前一看,只见皇帝在纸张上写着:

凡大明后世之君,不得以‘仁孝治国’。

“皇上,仁孝治国不是很好吗,历朝历代不知有多少君王在奉行,为何不行呢?”刘伯温道,“我大明朝虽然在推行以道治国,但孝顺父母也是天道。”

“咱不让后世之君实行以仁孝治国,并非是要彻底推翻孝道,倡导人们不孝,而是不能把它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朱元璋道,“而历朝历代怎么做的呢?”

“君主主张以仁孝治国,选拔人才甚至举孝廉入世。”

“这就已经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了。”

“这并不可取。”夓sa

“请问皇上,为什么不可取呢?”刘伯温问道。

“再好的东西只要上升到国家的高度,就会变成束缚人们的枷锁,就变味了。”朱元璋道,“而忠孝这两个字,经过儒家的千年推崇,现在已经成了束缚华夏人思想的千年枷锁。说什么都要扯上忠君爱国,让人们完全不会为自己考虑。”

“这是秦先生说的。”

“最重要的是,”

“把忠孝提的太高,对皇室也不利。历朝历代曾经出现了很多,皇子年幼太后摄政的事情,而太后都是外姓人。”

“太后之所以能名正言顺的摄政,就是因为孝这个字的存在。”

朱皇帝心中的想法很单纯:咱老朱创建的大明江山,以后就算是让公主摄政起码她姓朱,也胜过让一个外姓的太后摄政。夓sa

况且,只要清除了那些封建贵族,让他们没办法害人,

大明后世之君,还愁找不到儿子来继承皇位?

皇帝后宫有几千个妃子,连一个儿子都生不出来?

“皇上圣明!”刘伯温闻言心中一颤,道。心想仁孝治国对皇室不利,这恐怕才是皇上要贬斥仁孝治国的最大理由吧。

皇帝不准后世之君仁孝治国,就是要彻底将仁孝治国,打下神坛。

这在历史上,也堪称一项千古创举。

“伯温啦,历史上有这样的事情吗,太后惑乱朝纲,威胁皇权。”朱元璋问道。夓sa

“那可太多了。”刘伯温道,“比如说汉初的吕后乱政,比如说前汉的王太后乱政。王政君代替幼年君主摄政之后,大肆重用王姓娘家人,大司马大将军全是他们王家的,最后直接导致了王莽乱政,夺取了汉朝的江山。”

“还有武则天也是。”

“如果没有皇上年幼可以让太后摄政这一套,武则天也是当不了皇帝的。”

“武则天能当上皇帝,可以说是得了孝这个字的好处。”

“除了臣上述的几位太后之外,历朝历代,太后摄政导致国家动乱的,可以说比比皆是,并非只有一两个例子。”

“所以历朝历代,皇家都有后宫不得干政这一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