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这就是先见之明吗(2 / 2)
刚走下半山腰的李世民就听到了下方哭嚎声一片,静静的站在那里听了一会儿,发出一声冷哼后,又回到了山顶。
一群只会耍嘴的家伙。
用安之的话说,他们只会耍嘴,他们就是棒槌!
一群棒槌!
自绝根基?
真特么以为大唐离了你们这些棒槌就玩不转了?
简直就是扯蛋!
传承了千年,连个啊哦鹅都没整明白,净琢磨着怎么勾心斗角了,连武夫都不如!
至少武夫还知道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还特么鸡兔同笼,朕活了这么多年,就没见过哪个百姓把鸡和兔子装在一个笼子里!
也就是这些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玩意儿能写出这种题目来!
山顶上已经恢复了平静,四处流淌的鲜血,在夫子像的脚下汇聚,将脚底染红。
这情景和儒家崛起的经历是多么的相似,诸子百家,因儒而亡,圣人也是踩着鲜血被供奉为圣。
相传圣人八尺有余,拳头都有沙锅大,能文亦武。
看看如今的儒家子弟,真动起手来,还不如那些在野的书生!
方二站在圣人像前,口中喃喃低语。
李孝恭却在一旁反驳道。 不要一杆子打翻一船人,这尼山上的书生并不能代表全天下的文人。
你手下的王玄策、薛仁贵不都是能文武?
再有,卫国公李靖,也是文武双全的大将。
这样的人杰,朝中还有许多,要不要老哥给你一个个介绍?
正走过来的李世民也忍不住开口道。
孝恭说的对,书生,不一定就是儒生。
你眼前的茂公就是例子。
皇上过誉,臣愧不敢当。
李绩连连摆手,一脸不好意思的说道。
他原名徐茂功,李渊赐姓李,可是唐朝的三代老臣,深得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位君王信任。
按正常历史发展,将会在27年后参与《新修本草》的编撰,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
谦虚过后,李绩补充道:皇上方才所言不错,书生,不一定就都是儒生。
《诗经》、《列子》、《韩非子》。
《吕览》、《易经》、《淮南子》。
《吴子》、《六韬》、《尉缭子》。
《惠子》、《宋子》、《尹文子》。
这些还只是先贤流传下来的一部分著作,和儒家可没半文钱的关系!
自孔圣之后,儒家还有什么好的经典吗?简直就是屈指可数,他们已经在固步自封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儒家独大,没了对手之后,要么儒家自己败亡,要么带着这个世界一起败亡!
带着这个世界一起败亡!
此言一出,原本和李绩并无多少交集的方二,瞬间他对充满了敬佩。
这句话,将会在今后的历史上,验证无数次!
这就是先见之明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