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三百二十一章 万万贯青苗钱(2 / 2)

加入书签

“五年期的死期虽然只有三厘,一百贯的本金五年也能拿到一百一十五贯本息,我陈家千贯家产,五年就能增加一百五十贯,十年就是三百贯,而我陈家的千贯家财埋在地下至少三十年了,要是皇家银行早早存在,至少少赚了一千贯。”陈家长子痛心疾首道。

陈财主惊呼道:“如果存入皇家银行,只要三十多年,陈家的家产就能翻一番?”

“这还是最低的打算,如果是购买了五厘的国债,陈家的家产二十年就能翻一番!”陈家长子和陈财主一样嗜钱如命,唯一不同的是陈财主则是死守钱财,陈家长子却是不放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

“可是如果陈家急需钱财?”陈财主犹豫道。

陈家乃是大家族,平时需要钱的时候不在少数,这也是他不愿意购买国债的原因之一。

陈家长子劝说道:“陈家自然不会一次性全部存入千贯家产,可以留一些活期青苗钱备用,在一年到五年的死期分别存一些,明年有机会再购买一些利息更高的国债,如此一来,三十年就能将陈家家财翻一番,堪比千亩良田的产出。”

要知道陈家能更有今天的财富,足足用了百年的时间才积累而成,如今只需存入银行,就能三十年翻一番家财。

陈财主顿时怦然心动,最终点头同意,决定将陈家的钱财存入银行。

当日,陈家父子将埋入地下的银元宝挖出,上千个银元宝一个个认真的擦拭干净。

大宋采用的是十六进位制度,一斤等于十六两,千两银子不到百斤,父子二人不假借他人之手,悄悄的赶着马车来到开封城,将其存入皇家银行。

“这真的靠谱?万一这才存单丢了。”

看着手中薄薄的凭证,陈财主如在梦中一般,心中依旧不踏实。

“父亲不是按压过指纹了么,就算丢了,也能凭借户籍和指纹再取出。”陈家长子解释道。

自从苏遁用指纹法破案以来,指纹画押被广泛应用各种领域,皇家银行最重要的一个凭证就是指纹法。

“可是…………。”陈财主依旧犹豫。

陈家长子无奈道:“父亲若是不信,可以再去皇家银行将钱财取出来。”

看着皇家银行牌匾上,官家的亲自签名和玉玺,以及明显带着钱财,藏藏掖掖来到皇家银行存钱的地主老财们,有几个他都有些眼熟,最终重重点头。

陈财主家的并非是个例,越是有钱之人越会算计,钱财越多获得利息就会越多。

做生意有赚有赔,放印子钱虽然赚钱,但是朝廷青苗钱已经将印子钱冲击的不成样子,更别说还有赖账的风险,埋在家中不但有安全隐患还没有利息。

综合之下,存入皇家银行乃是封建保守、吝啬贪财大宋地主的最佳选择。

随着一箱箱被埋入地下的金银挖出,送到了皇家银行,随后再送入铸钱监,铸造成一个个银币流入市场。

银币在流入市场,转了一圈之后,随后再被存入皇家银行。

随着银币的高速流通,大宋原本钱荒的现状不药而愈,整个绍圣二年,皇家银行成为大宋炙手可热的名字。

……………………

“恭贺皇家银行存入青苗钱达到万万贯!”

绍圣三年刚刚开年,一条鲜红的条幅挂在大宋诸城每一个皇家银行的门前。

整个天下为之震惊。

“万万贯!”

无数百姓为之惊呼,他们别说见过这么多钱,就是听说也没有听说过这么多钱。

大宋的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八九千万贯,而皇家银行竟然存入的青苗钱超过了万万贯,可以说富可敌国一点也不为过。

此条幅一出,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原本担心自己的钱财的地主老财们纷纷放下心来,皇家银行的本金已经高达万万贯,他们那几百上千贯的根本不值一提,不用担心皇家银行提不出来钱。

朝堂上,

百官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朝廷震动,赵煦和百官立即将范正召集过来。

“皇家银行真的有万万贯钱存在?”赵煦依旧不敢相信道,就连他这个皇帝也没有见到这么多钱过。

“不错!而且这还仅仅是皇家银行开张半年的存的青苗钱,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日后皇家银行的存入的青苗钱将会越来越多。”范正傲然道。

“万万贯,哪怕就是按照平均二厘的利息,那岂不是一年要支付二百万贯的利息。”朝堂中,满朝大臣闻讯一片哗然,日后更多的话,那岂不是利息钱也会暴增。

一直以来,大宋朝廷都因为缺钱而苦恼,而如今满朝百官第一次体会到钱多的困扰。

“朝廷已经发行了一千万贯的国债,如今每年要支付两百万贯的利息,再加上朝中的开支,这等负担恐怕要比之前需要负担的岁币还要重。”蔡京怒斥道。

范正却摇了摇头道:“诸位大臣莫要搞混了,一千万国债可是户部的债务,皇家银行负责承销,可并非是皇家银行的债务,皇家银行自负盈亏,只需要负责存款利息即可。”

“一年两百万贯甚至日后更多的银行利息,范太丞确定自负盈亏。”范纯粹好心提醒道。

要知道一千万贯的国债的利息最多也不过五十万贯,已经让户部负担沉重了,而皇家银行却直接要承担两百万贯利息,这可是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能够承担的。

这笔钱如果放在一个国,足以让一个国拖垮。

范正点头道:“不错,皇家银行将会自负盈亏,独自承担两百万贯的利息。”

“自不量力!”蔡京冷笑道。

按照户部和皇家银行的约定,铸造银币产生的利益全部都归户部所有,如今飞钱业务由于百文封顶,虽然收入增加,但是也极其有限。

范正傲然道:“这有何难?只需将这万万贯青苗钱贷出去即可,收回两百万贯,岂不是轻轻松松。”

“贷出去万万贯青苗钱?”满朝百官不由豁然一惊,难以置信的看着范正,万万贯的交易就连国与国之间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如今竟然出现在范正的口中。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