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可敦(1 / 2)
渭北,云阳。
颉利有些烦躁的坐在帐中,奴隶将刚炖好的羊肉端上来,吃了许多大唐百姓庄稼谷子的羊十分肥美,颉利拿着刀子切了一块,却食之无味。
“思摩还没有回来吗?”
“还没。”一名附离狼卫回道。
“盐呢,吃肉怎么能没盐!”颉利又割了块羊肉吃,却马上吐了出来,对着奴隶破口大骂,“该死的奴才,拉出去砍了。”
两名凶悍的附离狼卫进来,将那名惊慌求饶的汉人奴隶给拖了出去,根本不理会他的哀求。
“该死的,统统都该杀。”颉利愤怒的大骂。
侍卫送上精细的青盐,却仍没让他平息怒火。
一直等到太阳落山,终于有人从长安回来了,回来的不是思摩,只是他的一个随从。
“思摩呢?”
随从哭丧着脸不安的禀报,“夹毕特勤被唐皇留下了,还赐姓李。”说着递上来一封信,说是唐国皇帝给他的诏书。
颉利大眼险着使者,“是被李世民扣下了,还是思摩自己留下的?”
随从说是被扣的,颉利不信,要让侍卫把人拉下去砍了。
“大汗息怒!”
帐外一道女声响起,随即一名妇人进来,在突厥汗帐一众草原风里,她却是汉家宫装,钗佃大袖衫挽着披帛,尤其是那高高的发髻,与身后随从的突厥女子天壤之别。
“可敦!”一众附离狼卫向女子行礼。
这位女子不是别人,乃是突厥可敦,大隋和亲突厥的义成公主,在草原近三十年,前后嫁给启民、始毕、处罗、颉利父子四人,在突厥汗国影响不。
“该死的胡杂种思摩!”颉利对杨氏很客气,当初处罗可汗暴毙于南征唐朝的路上,是义成公主支持他做了大汗,而没选择支持处罗的儿子摸末。
“本汗早就知道思摩杂胡种不可信,见势不妙居然投靠了唐人,连姓都改了,”
杨氏牵起颉利的手与他坐回去。
“大汗先喝杯奶茶。”她把颉利的酒倒掉,给换上一杯浓浓的奶茶,“思摩是大汗的从兄,皆是土门可汗曾孙,高贵的蓝突厥,历经数朝,对突厥忠心耿耿,且他也不是第一次出使中原,如今我突厥兵强马壮,大汗待他也不薄,他又岂会去投唐人,大汗莫要中了唐人的离间之计。”
杨氏说完,径直拿起了李世民让人带回来的信,打开看了。
“哼,伎俩,也想离间大汗。”
颉利被杨氏这么一说,倒是平息了几分怒火,“李世民现在接连扣押了思力、思摩还有结社尔,这是真的不想跟我们谈,要跟我们鱼死破了?”
杨氏在草原二十六年,嫁父子兄弟四人,也早从当年那个娇弱的隋朝宗室公主,变成了一個坚强凌历的草原可敦。
大隋亡国,杨氏却让人从窦建德处把萧皇后和其孙杨政道接回塞北,并说服当时的处罗可汗拥立杨政道为隋王,并将代北的定襄郡之地,划给杨政道,将突厥掳来的中原官吏、百姓,全都配给杨政道管治,复立大隋政权,设置百官,拥众万余。
她甚至劝说处罗可汗打起尊隋复隋旗号,出兵夺取并州以安置杨政道。
虽然随着处罗可汗的死,杨氏的复隋计划无疾而终,但杨氏扶立颉利为汗后,却变本加厉的不停给他吹枕边风,劝说他出兵一次次攻打大唐。
唐突打的越凶,杨氏越高兴。
她对于李世民拒绝和谈,丝毫不慌,甚至内心非常兴奋。李唐灭隋,她就要灭唐复隋,至于死的那些人,她根本不在乎。
她十几岁和亲塞外,带着的使命就是卫藩隋朝,如今中原隋朝亡了,但她还没死,在定襄依然还保留着大隋的余脉香火。
“大汗,李世民只是在诈我们,他被我们打到长安城下了,根本没有对抗我们的实力,拖的越久,对他们越不利。”
“秋风渐凉,马上冬天就要来了,我们的牛羊吃了那么多谷麦,如今膘肥体壮,比在塞北更好渡过寒冬,我们也抢收了足够多的粮食,根本不愁这个冬天。但是长安城的李世民会很难熬,长安现在粮价高涨,粮食短缺,这个秋天他们收获不了关中的粮食,冬天会更加饥荒。
到时我们根本不用硬攻长安城,他们自己就会冻死饿死无数,到时宽阔的渭河也会结起厚厚的冰层,我们的铁骑可以轻松的踏过冰河,进入渭河南岸,将那些唐人天灵盖硬骨头一个个的敲碎······”
“等着吧,慌的是唐人是李世民,不是我们。”
“就算他们能熬过这个漫长的寒冬,但明春的青黄不接,也会让长安成为一座死城,就跟几年前的洛阳一样,最终不战而降。”
“到时,大汗就可以直接把长安城做为过冬的行宫,将八百里关中平原,做为最好的牧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