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八十四章 悲催的洪承畴(1 / 2)

加入书签

老朱听完孙传庭主动出击的战略之后,心中不由得有些满意。

以如今的局势,主动出击确实是最合适的选择,毕竟皇太极不是傻子,不可能在明知道他们有火器优势的情况下,还头铁的来山海关白白送死。

所以为了预防他们再次绕道蒙古,直接选择主动出击,不但能打乱建奴的战略部署,还能将大明的损失降到最低。

老朱详细询问了一番孙传庭的战略,然后两人商讨了小半天的时间,期间孙传庭在细节上犯的一些错误,还有对敌方应对考虑不周全的缺点,老朱都在尽力帮他纠正。

只是一上午的时间,孙传庭就觉得自己受益匪浅。

而且最后确定战略没问题之后,老朱直接任命孙传庭为帅,让他统帅四十万精锐,主动朝着宁远镇进发。

至于他自己,则留在山海关中,由原先山海关内的几万士卒负责保卫。

在得知孙传庭居然主动出击的时候,皇太极的脸色很难看,因为他知道不管是孙传庭,还是那个负责把控全局的皇帝,都不是蠢人。

他们既然主动选择放弃了城池的优势,那就说明他们对拿下自己有绝对的把握,不然他们也不会这么托大。

而此刻,在他们主动出击的情况下,自己必须要留够足够多的兵力,这样一来自己原先想分兵去绕道蒙古,直取大明腹地的计划也不可能了。

虽然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但到了现在这个地步,皇太极已经没有退路可言了。

此刻摆在他面前的就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正面硬刚,直接击溃这支明军,不然他们就死定了。

因此,在思索了许久之后,皇太极决定派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为先锋,联合蒙古士卒和洪承畴手下的汉八旗,先去试探一下这支明军的力量。

这支联合起来的先锋军,手下足有二十万人,虽然比起明军来说数量要稍微少一点,但作为先锋军试探明军的力量,却绝对是绰绰有余了。

而在多尔衮营下,刚投降建奴不到一年的洪承畴,此刻满脸都是愁苦之色。

与洪承畴同处一个营帐的,则是同样降清的孔有德和耿仲明二人,只是二人的脸色虽然同样有些阴沉,但却不像洪承畴一样满脸都是愁苦。

耿仲明看着惆怅满腹的洪承畴,不由得笑了一声,“怎么,督师大人后悔投降了?”

虽然三人都是降清的明将,但这并不代表三人就会相互取暖了,相反孔有德两人和洪承畴并不是很对付。

而洪承畴在大明之时为蓟辽总督,此刻耿仲明说这话,很明显是在嘲讽洪承畴。

洪承畴看了耿仲明一眼,只是默默地叹了口气,也没有多说什么。

说实话,他现在确实有些后悔了。

他之所以投降建奴,除了因为怕死之外,更多的则是觉得大明肯定时日无多了。

所以他被俘之后,内心煎熬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投降建奴。

结果没想到,他前脚投降建奴,大明后脚就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崇祯不但改掉了原先急躁的毛病,而且开始攘除奸邪,任用贤臣,轻徭薄赋,恢复民生。

让原本已经摇摇欲坠的大明,居然又重新稳住了。

这种种变化,让洪承畴有些目不暇接,心中更是难以接受。

洪承畴总觉得,整个世界好像都在针对他。

崇祯的变化,但凡能早个一年半载的,甚至都不用变化这么大,只需要给自己足够的自主权,别整天跟玩命一样催自己,那松锦之战自己怎么也不会输这么惨啊。

在我打仗的时候,你指手画脚,死命的催。

结果等我输了,投降之后,你又开始明君模式,开始了君臣相宜,甚至连孙传庭在陕西大开杀戒都直接当做视而不见。

怎么,合着你就只针对我是吧?就等着我投降你就当明君是吧?不带这么坑人的!

而这还不是最坑的,最坑的是大明的那些个火器是哪来的?

他这好像才投降了一年不到的时间,而在一年之前,作为蓟辽总督,对于大明的火器是什么样无疑是非常清楚的。

就大明的工部和军器局,别说研发出新式火器了,就连老的火铳他们都造不好!

当时工部和军器局给边军提供的火器,不但价格贵,质量也很差,经常就有火铳炸膛的情况发生。

因此洪承畴在大明当蓟辽总督的时候,火器一般都是在边镇打造出来的,根本就不敢去麻烦工部和军器局的那群爷。

所以在洪承畴看来,大明的军器局和工部火器局,基本上都已经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