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0章 议论朝纲(1 / 2)

加入书签

只是朱元璋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及李善长,刘伯温也聪明的没有问。

等刘伯温走后,朱元璋脸色渐渐松弛下来,表情显得十分复杂。

他没有先去找朱文正,却一路悠悠的进了马皇后的房间。

老朱是个很有主见的人,极少会跟马皇后商议朝中大事,这次他一进来,马皇后立马就看出了端倪。

马皇后是个体己人,嘴上什么也不问,只是安顿老朱先坐下来,给他上了碗最爱喝的安化黑茶。

朱元璋端起茶水狠狠灌了一大口,默然半响,才叹口气道:

“外人……终究是让人信不过呐!”

马皇后冰雪聪明,瞬间明白能让朱元璋提及的这个外人,显然不是一般人。

果不其然,朱元璋也没瞒着,将今日发生的事情,如唠家常一般,说给马皇后听了。

马皇后听完也是一脸唏嘘,感慨道:

“没想到朝中贪腐竟如此严重,有些大臣还是开国老人,当初这些老人也曾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却是变得这般不堪……”

朱元璋心中也是五味陈杂,这些人跟随他白手起家,共同经历过诸多患难,当初大风大雨都过来了,如今太平盛世却要砍了他们脑袋,真让人心里不是个滋味。

但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心中那个信念,便说道:

“我有意让朱文正接管中书省,并封他为王!”

马皇后吃了一惊,赶紧问道:

“那李善长呢?”

朱元璋没吭声,只是表情越显坚定。

马皇后一看他表情,便知老朱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但这件事实在太过重大,便忍不住劝道:

“此事非同小可,文正尚且年轻,又无从政经验,你可想好了?”

朱元璋还是没吭声,只是心底在默默寻思。

他出自百姓人家,亲族观念相当重,当外人伤到他时,自然就想起亲族的好处。

在老朱看来,不管外人表面如何恭敬,终归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只有亲族知根知底,才让人放心。

历史上,朱元璋等几个儿子成年后,将他们全部封为藩王,各自领兵镇守一方,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如今胡惟庸一案提前爆发,让老朱感受到迫在眉睫的威胁,而太子等人又还年幼,根本不堪大用。

只有朱文正既是本家亲侄,又一身才华横溢,他不挑大梁,谁又挑大梁呢?

如果朱文正能主持中书省,军队又有徐达、李文忠和常遇春这些亲族掌控,局面那才叫一个稳定。

想到这里,朱元璋才开口道:

“文正虽然没有从过政,但聪慧好学,十分能干,这次北上救灾,他做得就十分出色!

更何况,他就在咱眼皮子底下,有什么问题,咱也可以当面提点,不会出差错!”

马皇后见他考虑周全,不似一时起意,便最后劝道:

“要不你先跟文正商量商量,再决定不迟?”

朱元璋点点头,随即起身道:

“也好,我正打算去见见他!

这小子蒙了冤屈,也不知这几日过得咋样?”

马皇后听完莞尔一笑,捂着嘴乐道:

“你去见见就知道了。”

…………

朱元璋一脸纳闷的来到宗人府,才推开大门,就见到朱文正一手抄着鸡腿,一手端着米饭,狼吞虎咽干得正香。

朱元璋又气又乐,忍不住调侃道:

“叔父愁的都吃不下饭,你小子倒好,在这里快活?”

朱文正一看是他,连忙放下碗筷,一脸热乎凑上前,先将叔父恭敬扶到桌边坐下,这才笑嘻嘻说道:

“侄儿一身清白,又有叔父做主,自然不用担心受怕!”

朱元璋本来很烦闷,被朱文正这么一闹,反倒莫名舒服了些,伸手往他鼻子上一点笑骂道:

“咱老朱家这么多号人,就你最皮!”

朱文正嘿嘿一笑,又乖巧的给老朱斟了杯酒,朱元璋拿起一饮而尽,这才痛快说道:

“你倒是不用愁了,案子出来了,都是些贪赃枉法的贼子……”

朱文正听老朱大致说了一遍,心中一动,急忙问道:

“叔父打算如何处理这些人?”

朱元璋端着酒杯的手愣在半空,奇道:biνne

“还能怎么处理?其罪当诛,一个也别想跑掉!”

朱文正听完脸色忽然变得有些沉重:

“叔父有没有想过,有些人是迫于无奈呢?”

朱文正说得是实话,大明官员的俸禄是历朝历代最低的,低到有些人养家糊口都很难。

有些人贪污是猪油蒙了心,还有些人其实是生活所迫,只能跟着一点点腐化!

朱元璋却不以为然道: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他们还好意思叫苦?”

朱元璋是个吃过大苦大难的人,有一种歌颂苦难的精神,在他看来,当官就是一种高尚的奉献,怎么还能要求待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