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8章 衣锦还乡(1 / 2)

加入书签

随着距离濠州越来越近,朱文正隐隐浮现出一些历史上的记忆。

朱元璋祖上其实是南京句容人,高祖朱伯六、曾祖朱四九、祖父朱初一、父亲朱五四。

从名字上就能看出,这是一个世代穷苦的人家。

到了祖父朱初一那一代,才带着两个儿子迁居到泗州的盱眙县,死后就安葬在那里。

后来朱家日渐破败,朱五四和哥哥两家在盱眙县混不下去,又搬到了濠州的钟离乡。

别人家是从乡下混到县城,老朱家是从南京混到县城,再从县城混到乡下,足见生活之惨淡。

于是,朱元璋就顺理成章的出生在濠州,而他父亲朱五四也埋葬在这里。

所以细说起来,朱家祖坟其实有三处,曾祖辈在南京,祖父在泗州,父辈才在濠州。

对于朱元璋来说,最重要,也最好考究的,自然是埋葬父亲的濠州祖坟,在日后的洪武二年,这里会正式被定名为英陵。

说起濠州祖坟,还有一段广为流传的轶闻。

朱家混到朱元璋的老爹朱五四这一代,只剩个穷苦农民身份,连自己的土地都没有,只能租种地主刘德家的。

但地主租金收得高,每年丰收,大半粮食都会落入刘德的口袋,只剩小半才是朱五四辛苦一年的口粮。

就这点口粮,朱五四却要养活一大家人,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

朱元璋长到六岁,因为无钱读书,又干不了体力活,只能也跟去刘德家放牛,父子二人同在一个屋檐下打工。

这种生活,丰年时还能勉强度日,等后来遇到天灾,朱家毫不意外的就陷入绝境。

朱五四积劳成疾,很快去世,接下来是朱元璋的母亲和大哥。

一家壮劳力纷纷离世,让年仅十五岁的朱元璋万分悲痛。

朱元璋和二哥一商量,希望给亲人们合家守丧,便跑去向老东家刘德求赐一块地。

在朱元璋想来,他家两代人都给刘德打工,大部分收成都交了租金,刘德多少要看个人情,人死给个善终吧?

结果刘德的回复也很简单:

“滚蛋!你干活,我付钱,大家两不相欠。现在你们饿死了,与我何干?”

朱元璋悲愤不过,回家痛哭,街坊邻居看了都为他伤心。

最后还是老邻居刘继祖看不下去,慷慨相助,划出自家一片土地。

朱元璋有了地,又买不起棺椁,只能以破衣裳包裹着亲人,掩以三尺黄土,凄惨得甚至连祭奠的菜肴都有没。

埋葬父母大哥以后,朱元璋和二哥年少体弱,没有生计,大嫂没办法,为了养活朱文正,只能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结果,屋漏偏逢连夜雨,接下来又是大旱之年,外加飞蝗遍野,根本没有粮食,只能以草木充饥。

朱元璋心中惊惶,日夜难眠,几近陷入疯狂。

万般惊恐下,他与二哥商议,这样根本活不下去!

二哥左思右想,却也毫无办法,只能无奈说道:

“不如我们兄弟二人离开此地,分头逃荒,没准还能活下一人?”

分别时,朱元璋和二哥朱重六抱头痛哭,那叫一个肝肠寸断。

谁能想,这一别,竟成为两人的永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