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33.准备出征(2 / 2)

加入书签

于是他只要硬着头皮,“臣,愿往。”

陈大方也藏起苦笑,“臣也愿往。”

“完美!”赵孟启拊掌,嘴角翘起,“好了,打苍蝇的事安排了,该回到福建路的事了。”

赵官家暗赞儿子这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玩得妙,举重若轻便把麻烦处理了,于是心情渐好。

“平叛非是儿戏,燕王的安危更是重要,五千兵马实在过于单薄,还请诸卿群策群力,再挑出一万可战之军!”

赵官家自然也意识到,数州在这个节骨眼闹事,很可能就是拖住朝廷的军力,减少赵孟启能带走的兵力,因此反而更要给足。

群臣见事情又绕回到这令人头大的问题上,皆是感到烦恼不已。

惟有赵孟启却一脸轻松,摆摆手道,“不用麻烦大家了,我就带马行司右军,对付匪贼而已,有五千多兵马足够了,至于我自身安危,不是还有东卫么。”

原本群臣是没有考虑总数多达三万多人的东卫,一群娃娃兵,成立也才一年多,也没经过战阵,战力恐怕连临安的兵油子都不如。

不过经燕王这么一说,要是只用来护卫,倒是可行,毕竟人数在那,不过就是后勤压力要大上许多,增加出征不少开支,但眼下也似乎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随即赵孟启又说,“再把定海水军给我,我打算走海路,需要护卫。”

定海水军全称‘定海驻剳御前水军’,隶属沿海制置司,驻扎在庆元府,孝宗时成立,发展到此时满员六千人,不过每年要轮调一部分兵力北上海州驻防。

原本是一千一百人的,还是受了赵孟启的影响,改成了两千人。

虽然宋朝水军不少,但可以算是‘海军’的却很少,毕竟宋朝基本没有海上威胁,而定海水军就是少数海军之一。

朝廷不重视海军,可赵孟启却不会忽略,不但把浙江水军壮大起来,也很关注定海水军的发展,这一年多来,给了定海水军不少支持,船只武备有了质的飞跃。

浙江水军如今承担着倭国方面的任务,没法抽调,而之前赵孟启是准备把定海水军用在攻略流求中的,现在算是提前南下了。

燕王要求抽调的这些兵力,不会影响地方防务,有人相反对也找不到理由,更多则是没把东卫当回事。

随后赵孟启又大概阐述了一下自己的平叛思路,中规中矩,大臣都觉得没什么问题,赵官家更是满意,于是趁热打铁,当廷走完了燕王的任命程序。

然后赵孟启的封号官衔又变得超级长了,燕王,天策上将军,开府,别赐门戟,加平章军国事,御史大夫,殿前都点检,东南节度使,提举新学新城事。

其中天策上将军是赵官家一时兴起给加的,大臣觉得无所谓也没反对。

一说天策上将军,一般人想到的大多是李二,不过宋代也有过,宋真宗就封了自己的皇兄楚王赵元佐为天策上将军,并赐剑履上殿,诏书不名。

这玩意不开府就是个荣衔,表示尊贵,位在亲王、三公之上,仅次于三师,是武官之首。

对于赵孟启来说,也没什么实际用处,就是好听罢了。

随后朝廷还任命朱熠兼任东南节度府行军司马,参赞军事,又任命陈韡为观文殿学士,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辅佐燕王平叛。

至于赵孟启幕府其他官员,由他自行选调,再报官家御准,这自由度可是前所未有了。

然后就是商议相关具体事项,毕竟出征牵连的事务可不少。

一场朝会,到夜幕降临才结束,百官们拖着疲惫的身子离开皇宫,赵孟启也回去安排起准备事宜来。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星星阅读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

御兽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