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任重而道远(1 / 2)
萧辰一心想要打造出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来,但却谈何容易呢?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科学知识的匮乏,而想要普及科学知识,却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为人才太少了。
大学学堂将要毕业的这一批学生,将来一定会成为燕郡各行各业的骨干,屈指算来也有一千多人,可是区区一千人根本不够用啊。
萧辰的本意是想要将他们中至少一半的人留在学堂里做教师,并且再度扩大学堂的规模,可是却遭到了大家伙的一致反对。
因为他们盯着这些顶级人才已经很久了,而现在的燕郡,是最需要人才的时候。
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们还没有走出校门,就已经就被瓜分的差不多了。
好像这位李满堂,就被疯子看中,要他毕业后直接进入兵工厂去工作。
萧辰试探着问他是否愿意留在学堂做教师?
李满堂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他坚持学以致用的观点。
自己既然已经学了一身的本事,那就该出去发光发热,以后成为一个像尊师偶像雷疯子一样的栋梁之才,这是他的终极理想。
留在学堂里做教师有什么意思?能出什么成绩?
可见在觉悟这一块,聪明如李满堂,也还是有所欠缺的。
却也不能苛责,因为现在大家伙的传统理念还是深入骨髓的,就好像戏里唱的,‘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辛弃疾说的,‘了却君王天下事,成就身前身后名’。
一切都任重而道远啊。
“说句实在话,我老头儿就也搞不懂咱们燕大学堂究竟算个甚?”一直沉默的李老汉忍不住的提出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质疑,“为啥学了一溜儿十三遭的,都不考个功名?”
李老汉世代务农,老两口大字儿不识一箩筐,就很希望聪明好学的小儿子在大学堂里学习几年后,出来能考个秀才什么的,这样就可以光宗耀祖,将来自己死了,见到列祖列宗们的时候脸上也好有光。
却不料学了三年出来就直接要参加工作,根本不参加科考……那这三年不是白学了?
图个啥啊,就图个赚钱养家?
若是如此的话那也根本不用去学堂,早点跟着二哥去船厂做学徒不好吗?
“功名有啥用?屁用也没有,百无一用是书生!”李满堂道。
“哎呀我把你个小崽子,敢说这等伤天害理的话!我打……”李老汉闻言大怒,若非萧辰在场,就要脱鞋了。
“嘿嘿,爹爹息怒,这话可也不是我说的,是我们白卿先生说的。”李满堂笑道。
“叶白卿先生他还不是个翰林来的?”李老汉看向萧辰,心说你这位兄弟感情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自己是进士出身,还点过翰林,却还说这等没滋味的话,这不是哄骗我们娃儿吗?
面对李老汉的质疑,萧辰也是无言以对,因为跟这个老汉根本无法解释的那么清楚,只能哈哈一笑,含糊带过,跟他聊起了家常。
他们几个都没有架子,聊起家常来说的也都是接地气的话,阎罗家里也是世代务农,对农活儿十分熟悉,跟李老汉两人边喝边聊,十分投机。
他劝李老汉明年春别种谷子了,改种甜菜,因为现在燕郡糖厂的规模越来越大,对甜菜的需求量就也更多,收购价格相对来说,要比种植谷物粮食高的多。
李老汉就也不以为然,甜菜那玩意说到底就是个菜,有人收是价钱,没人要难道自己吃得了吗?
就不如打下谷子屯在粮仓心里踏实!
价格低了咱们就不卖,存起来几年也不会饿肚子,这也是当年饿怕了,居安思危,随时都准备要度荒年的。
再说了,大家伙都为了多赚几个大子儿一窝蜂的种甜菜了,那谁还种粮食?没人种粮食了,以后大家伙吃啥?
光吃糖能饱肚子吗?
阎罗说老人家你错了,你种植甜菜卖了银子,可以从外地买来更多粮食屯着啊,这样咱不就是赚了?
李老汉说将军所言也有道理,但将军想过没有,若是将来外地都糟了旱灾涝灾,或者起了战乱什么的,咱还能买来粮食啵?
现在是几两银子一石粮,到那个时候只怕十几两银子都买不到了!这么算的话哪大哪小,哪亏哪赚?
怼的阎罗无言以对直挠头,哎呀,老人家这话说的好像也有道理哪……
“老人家这话不是好像有道理,是很有道理!”萧辰道,“所以老爷子他们决定在明年开始各地专门划出一些土地来种植甜菜,就不在民间收购了,否则大家都种甜菜,粮食减产就也难防灾年。”
“这才是正理儿嘛!”李老汉连连点头表示嘉许。
其实甜菜是经济作物,现在燕郡的白糖在世界上也十分畅销,所以大量种植肯定会极大促进经济发展,可要比种植谷物的收益大得多了。
但老爷子和刘琮述他们觉得目前来说,是还也不宜大力推广,因为燕相对来说毕竟还是太小了,现在人口又大量增长,将来还不知道会面对什么样的复杂局面。
所以种植业这块,尽量还得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等到将来咱们打开局面了,再调整策略也不迟……
这个就也非李老汉所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