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五月的节日(附录:漫谈中药保健(15))(1 / 2)

加入书签

五月的节日

周浩然小时候就听大人说五月是红五月。

小时候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长大了才知道大概是五月节日多吧!

周浩然也算是个官方的人,官方在五月的忙碌是深有体会的!

五一放假七天后,很多工作积累在一起,恢复正常上班后就忙碌异常!

五四只有放假一天,但是青年的工作,周浩然还是要参与的,只是没有了年轻时候的锐气!

5月12日那天很忙,上午去了隆厚归的单位慰问护士。

慰问结束时,满街的警报声响彻天空!

周浩然知道官方把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要进行全国警报试鸣。

早在5月7日,周浩然就在各大媒体上看到了警报试鸣的通告。

文章如是说: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江南全省将试鸣防空防灾警报。

关于试鸣防空防灾警报的

为进一步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人民防空意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江南省防空防灾警报试鸣制度》,经省政府同意,省国防动员办公室定于20年5月12日(星期五)上午10时组织全省防空防灾警报试鸣,试鸣时间和音响信号类型如下:

10∶00-10∶03

试鸣防灾警报信号

10∶10-10∶14

试鸣防灾解除警报信号

10∶20-10∶

试鸣预先警报信号

10∶30-10∶33

试鸣空袭警报信号

10∶40-10∶43

试鸣解除警报信号

音响警报试鸣期间,全省各地保持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秩序。

江南省国防动员办公室

20年5月5日

在警报响起的瞬间,周浩然的眼圈红了!

是自然而然的那种!

5月19日那天开始一周内,缆镇境内所有收费景区全部免费开放。

因为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缆镇也抓住了这个促销时机!

周浩然带领一班人用一周时间走访了几乎缆镇所有景区,也算边玩边工作!

五月更是商家的狂欢。

五一大促之后,商家就开始准备母亲节的促销了。

在缆镇,除了花是热门的母亲节礼物外,营养品保健品也热销!

周浩然特地查了一下母亲节的资料。

母亲节(her&039;&039;say),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母亲节是在中国港澳台地区流行起来之后才进入大陆的,名贵的珠宝,象征母爱的康乃馨,特制的爱心甜点,精致的手工贺卡等,成为人们向母亲敬献爱意的礼物[3]。

20世纪八0年代,母亲节逐渐被中国内地的民众所接受。从19八八年开始,中国南方的广州等一些城市开始举办母亲节的庆祝活动,并把评选“好母亲”作为内容之一。ъine

20世纪末,随着中国与国际的日益接轨,母亲节这一节日在中国大陆各地日益推广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母亲节概念,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中国人和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一道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谢。

当然,中国人的母亲节更有中国味道。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浓浓的亲情,在母亲节这一天,人们会送给母亲鲜花、蛋糕,亲手烹制的饭菜等等礼物。

从小就孝敬父母的中国儿童会尝试着为母亲做饭,洗脸,化妆,演奏音乐,绘制图画,让母亲们快乐地过节。

人们在这一天除了孝敬自己的生身母亲之外,还会以慈善募捐,志愿服务的方式向更多的母亲回报亲情。

在母亲节这天,中国的母亲们会举行厨艺比赛,时装秀等活动来庆祝自己的节日。

各地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如组织母亲们旅游,评选优秀母亲等。

周浩然和肖雅文买了一些好菜,各自回家和父母亲一起吃饭!

5月17日是世界电信日,缆镇所有电信运营商在小农场工业小区小广场上举行了一场义卖义捐活动,效果非常好。

周浩然也去凑了一下热闹!

5月20日是星期天,缆镇民政部门却全员加班,周浩然也被借去帮忙。

5月20日,前来登记结婚的新人们在缆镇婚姻登记处排起了长队。

为尽快满足新人们的登记需求,缆镇婚姻登记处从早晨7:30就开始办理婚姻登记,比日常工作时间提前了一个小时。

此外,缆镇婚姻登记处还打造了“爱的仪式感”,精心筹划、暖心布置,围绕“始终有爱”婚姻登记服务品牌,开展“相携缆镇爱在心中”系列活动,提前准备了墙体双心彩绘、地面囍字彩绘、网红玫瑰花束以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依相伴”雕塑等,让结婚纪念日更有意义、印象更加深刻。

为了让新人感受到缆镇的浪漫和人文情怀,今天,缆镇浪漫爱情打卡线路图也首次发布,该线路包含老街、天良路、八大碗公园以及婚姻登记处等,欢迎大家前去打卡,希望生活在缆镇、工作在缆镇、相爱在缆镇的年轻人在享受浪漫之旅的同时,了解到更多的缆镇惠民政策,体会到缆镇的满满诚意,留在缆镇,扎根缆镇。

周浩然感觉缆镇民政部门的工作真是做到家了!

缆镇街头所有的婚庆商家也是忙碌异常!

五月在民间的坚持更多体现在节气上。

在缆镇,每逢立夏,人们都要吃煮鸡蛋或咸鸭蛋,认为立夏吃鸡蛋能强健身体。

立夏蛋,是立夏那天最经典的食物。

立夏前一天,家里就开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看着蛋壳慢慢变红,满屋香喷喷。

茶叶蛋应该趁热吃,吃时倒上好的绍酒,内洒些许细盐,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

周浩然的记忆中,更有趣的是碰蛋。

吃蛋之外,还有另外的玩法。

煮好的蛋,挑出整只未破的,用彩线编织成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

小朋友们还要拄立夏蛋(就是碰蛋),那是这天最快乐兴奋的事,拄蛋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

释宗泽法师让周浩然去摩诃禅寺体验了一番浴佛节的清凉。

法师介绍说:浴佛节,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中国佛教纪念教主释迦牟尼佛诞辰的一个重要节日,又称佛诞节、灌佛会、龙华会、华严会等。

就是释迦牟尼佛诞生之日。释迦牟尼佛是佛教创始人,是横三世佛中的娑婆世界教主,又是竖三世佛中的现在世佛。

释迦牟尼佛本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也有译作瞿昙)。

因为父亲是释迦族,所以成道后被尊为释迦牟尼佛,意思就是“释迦族的圣人”,其他称号有佛陀、世尊、释尊等。释迦牟尼佛原是梵语音译,意为“能仁寂默”:以寂默故,不住生死;以能仁故,不住涅槃。悲智双运,利物无穷,故立此号。

在各种经论中,佛陀诞辰具体时间并不统一,或说二月八日,或说四月八日。

《长阿含经》说佛生于二月八日,《萨婆多论》也有相同记载;《太子瑞应本起经》说佛生于四月八日,而《灌佛经》则说十方诸佛全部生于四月八日生。

汉传佛教采用四月八日之说。

据佛教史籍记载:周昭王二十四年(公元前1027年),释迦牟尼佛从摩耶夫人的右肋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于是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之沐浴。

佛陀诞生为世间带来清凉的佛法,更为迷失众生找到一条解脱之道,因此佛弟子们在佛诞日举行浴佛法会,来庆祝佛诞与感念佛恩。

周浩然问:意义何在?

法师继续说:浴佛的意义在于净化个人的身口意,当手持净水沐浴悉达多太子像时,内心应当诚恳祝祷,唱颂“我今灌浴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聚,五浊众生令离垢,愿证如来净法身”。

愿袪除贪欲、瞋恨、愚痴的污垢,让我们的身行、语言、心意都能保持洁净;希望社会清净安宁,没有暴力、欺诈、邪恶等事件,环境能够优美清净;并且借浴佛的功德,净化自心的烦恼尘垢,美化社会国土,转五浊恶世为净土,导邪曲人心为善良菩提,这就是浴佛的真正意义!

浴佛,象征着我们洗去内心的污垢,使我们心灵得到净化,显现每一个人本来具有的佛性,典礼的仪式是为提醒我们纪念佛陀的伟大,用仪式激发我们对佛法的敬仰,修学的热忱,这才是佛陀化世的本怀。

周浩然双手合十:功德无量啊!

法师继续说:佛陀的诞生为世间带来清凉的佛法,更为迷失的众生找到一条解脱之道,因此在佛诞日,我们举行浴佛法会,来庆祝佛诞与感念佛恩。

浴佛的涵意,是以戒定为香,忍辱为水,精进为力,智能为镜,慈悲为药,以佛的智能光明、慈悲仁爱,沐浴自己,将种种烦恼化为欢喜、自在、清凉。

大众用香汤灌沐,借香花净水灌沐佛像,恭敬供养,祈增福慧,同时亦提醒自己外离身垢、内离心染,时时刻刻保持身心清净,以此启发内心的慈悲与智能,时时以承续佛法慧命为业,让佛的慈光永照人间,这就是浴佛的真义。

5月21日,在缆镇八大碗茶庄,周浩然一帮亲朋好友齐聚。

这天是小满节气,也是国际茶日,有土豪朋友赞助好茶。

茶过五味后,周浩然提问说:人类搞节日的目的是什么?

廉子和说:为了有个仪式感。仪式感就犹如生活的调味料、情感的催化剂,它让平庸的生命显得庄重,让潦草的生活焕发温馨。

从表层看,仪式感仅仅是一个简单程序,但其内涵却非常深厚。

仪式感中有极其浓厚的敬畏感。

仪式感是传统节日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盛典和骄傲。

中国传统文化讲礼,即礼仪。

什么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忌做什么事,规定得清清楚楚,每一套程序,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含义。

规范、严格的仪式,都形诸于外的礼,是通过规范过节的行为,把道理融入到生活中。

敬畏是节日的灵魂。

有了仪式仪规,有味道的节日才有一半,还需要有敬畏感,这节日的味道才真正浓起来。春节的一切仪式和规范,其根本出发点是对于美好生活的期望。

祭祖后方可贴春联,过春节表达的是对先人的怀念,并希望祖先佑护后代之意;奉祭诸神,祭神后方可行动,都是表达我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设置种种禁忌,从另一方面强化这种敬畏,同时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予以惩戒。

这种精神惯性一旦固定成型,人们对传统文化就少有轻视,多有敬重,这意味着每一个人都应当以尊敬之心面对传统节日、以虔诚的态度迎接传统节日、以学习的目的庆祝传统节日。

仪式感中有温厚淳朴的传统价值。

“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

“至于孩子,头天晚上母亲已经反复地叮嘱过了,过年时最好不说话,非得说时,也得斟酌用语,千万不能说出不吉利的词。”

作家笔下的春节总能勾起许多人的乡愁回忆。

告别了娱乐匮乏和物质贫瘠的年代,人们虽然创设出各具特色的过节形式,但传统年俗的仪式感,从未在我们的文化记忆中失落。

继承和创新,哪一方面都不能轻视。

过去“真竹”着火爆之即为“爆竹”,如今更为环保的电子爆竹有替代传统爆竹之势。

过去拜年讲究作揖、磕头,如今短信、视频、微博都可以成为心愿的载体。

过去烘托家庭幸福的一桌丰盛年夜饭,如今全家一起看场电影、拍张全家福,同样定格幸福团圆。

变化的是年俗形式,不变的是文化追寻和情感慰藉。

事实上,传统节日里那些代代相传节俗,往往都能沉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在焦躁无序的生活中找寻到片刻安宁之地,收获内心的小美好,其中也承载了祖先的优良的精神传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