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累与不累(附录:《佛遗教经》勤求出道)(2 / 2)

加入书签

— 4 —

人类群体中的位置。

〇 人为什么而活着?因为有生存的欲望。每个人都有本身圈动复合力激发的存

在欲望,所以还活着。欲望分二种:一种是仅为个体存在服务的自然带来的生理欲

望,其圈动复合力的主导方向是向心的,也即为私欲,所以每个人都有私心。另一

种,是为种群长远存在和人类与社会与万物共同存在服务的理性欲望,其力学趋向

是向外的,也即为公欲,是人类共存思想的生发、寄存之地,也是该思想发扬光大,

并赋于伟大理想的希望所在。作为理性的人,应当适当控制生理欲望,而不是无视

和否认个体生存必要的自然的生理私欲,更要提倡、激发和扩大为人类长存与共存

赋能的理性欲望。

人活着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子孙后代的繁荣昌盛,也即为了家族的、民族的、

国家的、全人类的共存与长存而传宗接代、而活着,并努力创新与奋斗劳作,画上

一个小圈,然后坚定地走向死亡。

〇 原哲学体系已经衰弱并正在走向消亡。其根源:一是哲学与自然科学彻底分

了家,导致动力丧失。二是排斥了形象思维的高级思维方法,跌入物质与精神何为

第一性的无谓争论及对立统一的绝对化与简单化的思维陷阱中。时代正呼唤着应对

信息社会的大哲学出现。

对大哲学的框架构想是:用抽象哲学(以抽象思维为特征的哲学)、形象哲学(以

形象思维为特征的哲学)、动力学(以圈动复合力作用原理为思维特征)作为三大支

柱,立足地球人文圈,支撑起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大圈。圈圈运动的基本原理体现

的正是大哲学的核心思想,圈动思维是更透彻更全面更形象的大哲学思维方法。

〇 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思维与存在和精神与物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而是探

索物质圈圈运动的一般性原理。是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重新结合,探索人类

与同一个自然宇宙同一个人文世界的共存之道。大哲学也是强调同一性的哲学。

建立在圈动原理之上的大哲学是人类共存思想的理论基础。

人类共存思想是人类迈向高级智能社会(真正大同世界)的思想灯塔。

附录:《佛遗教经》勤求出道

佛陀在向众比丘弟子讲说完所应交待的教诫之后,最后告诉众弟子,应当知道无常的迅速,然后专注一心,勤修出离之道。要知道,一切世间动不动法,都是败坏不安无常之相。

图片

佛陀在这一段经文中,劝诫弟子要发出离心,灭尽娑婆世界诸种烦恼痛苦,从而最终得到彻底的解脱。娑婆世界通常被称为苦海,众生若欲发出离心,首先应当明白什么是苦,以及如何解脱痛苦。

苦的原因是来自我们的恶业。什么是业呢?业是来自我们身、口、意的作意行为,比如说我们的心升起贪念,瞋恨心或痴心时,我们会造作恶口,或伤人的行为,即造成恶的业力,这个恶的业力会招来苦的果报。

知道了六道众生苦的原因后,我们就会升起出离心,因为娑婆世界里找不到永恒的快乐,以出离心来作为修学佛法的基础,最后,我们就会得到永恒的快乐。只有出离心才能让我们导向正确的修行,从而最终离苦得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