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雀之死后记(2 / 2)
大义:这句话被后世注家改动极多,以至于整章意旨全变,希望我们能
为之正本清源一下。
我们一起学习过了《道德经》的第一章,应该清楚了老子的思想是拒绝文明,
重回氏族社会的,而关于人类文明,也有过一个严格的划分:一旦人类的吃穿用
度,开始出自于自身,那就意味着开始创造文明了。
也就是说,在老子的眼中,
“文明”与“自然”是一对反义词,一切人工的东西,都是老子所反对的。
另外,
老子同时也是反对欲望的。
知道了这两点,上述这句话就不难理解了。无论对于“美”还是“善”,它
都是对于我们有益的,是能够激发我们欲望的东西,所以我们才会不懈追求它,
并厌恶停止下来。
同时,一种不懈追求的过程,当然是人工痕迹非常明确的嘛,
而这些都是老子所反对的。
历代注家在解释这一章时,都说老子在讨论矛盾,是一种辨证思维,这显然
是一种谬误。老子还是在继续他的反人性思想,这两句其实就是后章“不上贤、
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之伏笔。
阐述:这两句话应该是省略句,为了便于理解,将其补充完整的话,大
致应该是这样的: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斯不美矣;天下皆知善,为善恶已,
斯不善矣。
首先要提到的是“恶”字,古今注家都将它注为(恶,e,凶恶),将它强
行与“美”形成一种矛盾关系,其实,如果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发现,“美”的对
立面应该是“丑”,而“恶”的一面应该才是“善”,可偏偏传世通行本中“善”
的对立面却使用的是“不善”,多么牵强与别扭啊!大家来看一看,“天下皆知
40
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其中,“美”和“恶”,“善”
和“不善”互为反义词,这如果出现在小学生的试卷中,都是要被扣光分数的,
但这些专家们就是强行让它们在经典中出现了。
究其原因,还是他们错误解读了
老子。
“恶”字可用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在用于名词、形容词时,多半读 e,
而用于动时,多读 u,表示厌恶、憎恶、讨厌之意。
为了确定“恶”字的词性,让我们先分析一下“已”字。“已”字的本义是
“停止、完成”(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已事遄往——《易·损》),
所以,“恶”字的词性应该是动词,“恶已”是“厌恶停下来”的意思,因此,
它在这里应该读“u”,而不该是“e”。
同时,这个“已”字被所有注家解释
为是“矣”的通假字,为句末语词,这同样是错误的。帛书本中“斯不善矣”,
就正确使用了“矣”字,上下的两句话,没有道理前一句用通假字,而后一句用
本字的。
在明确了“恶已”的真实意思之后,这整句话就不难理解了。老子反对的是
“美”与“善”可以为我们带来益处,因此我们一味去追求它们的这种行为。在
佛教中,这叫“分别心”,而在老子看来,他担心的是我们因此被激发出来的欲
望,会驾驭着我们一步步迈向毁灭。比如,我们大家都追求“美”,先只是追求
一种心理享受,但欲望的特点是永不满足,它终将让我们发展到想据为己有的程
度,这样,争夺、搏杀、阴谋、战争等等就会义无反顾地扑向我们,并最终吞噬
整个人类。
整个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就是赢得对于资源的争夺,最基础的是食物资源与性
资源(这是人类的基本欲望,如果没有这,人类也就无法繁衍至今了),而老子
希望我们不要再创造出新的可争夺资源来。
简单回想一下人类的文明史,有多少
科学发明是为了方便攫取更多的资源,有多少人类战争是为了抢夺对方的资
源?!就以看起来完全无害的计算器来说吧,那也是为了赢得更多的时间资源。
几乎无一例外!
现在可以明白老子为什么那么反动了吗?他是希望在起点处就能挡下人类
文明的车轮滚滚向前,因为,前方的前方不是“诗与远方”,而是万劫不复的深
渊。可惜,当我们呼啸而过时,并没有看清道旁的“吹哨人”。
41
翻译:天下人都知道美,因为美能给自己带来享受,所以一味追求美好
的事物而厌恶停下来;也都知道善,因为善能为自己带来吉祥,从而一味施善行
善,其实,这样刻意去做的行为,本身已经是不美、不善的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