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教(2 / 2)
为人类找到出路,至少该在人类的苦难之旅中进行陪伴与抚慰吧!——我们,需
要如孔子这样的“悲剧英雄”,不需要如老子这般的“悲观主义者”(当然,我
们还不会愚蠢到因此排斥他的学说的程度)。
我想,现在大家看到了一个自私而毫无责任感的悲观主义者了吧,对,这就
是老子——我对他个人毫无敬意(多么希望《道德经》是老子主动留下的啊),
但却对他的思想推崇备至,几至无以复加。
老子的思想代表了人类的最高智慧,这点是毫无疑问的。首先,他的思想起
点是搭建在宇宙真相之上的,这就是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这个范畴上,起点决定
了高度。与老子思想学说相较,世间的绝大多数思想也好、知识也罢,都只能停
留在“术”的层面,也包括孔子,而只有老子与佛祖,是站在“道”这个层面上
的(如果可以简单粗暴地划分,老子有道无术,孔子无道有术,而佛祖则兼具了
道与术)。
老子当然毫无疑问是反动的。人类社会大致是沿着这个路径向前发展的:原
始氏族——原始部落——部落联盟——国家雏形——分封国家——大一统的帝
国——民族国家或民主国家——地球村(国家消失)。老子所处的周王朝,属于
9
分封国家阶段,但是,他却主张人们回复到原始氏族时代(这样的描述充斥于《道
德经》中,其后,我将诸段解释,大家到时自然明白),换一句话说就是,当时
早已进入了文明时代,但他却呼吁世界回到文明之前,也就是茹毛饮血的采猎(采
集与狩猎)时代。清代的魏源对于老子及着作,有一句我个人认为是最贴切的评
价:《老子》为救世之书,欲复太古之治(《老子本义》)。
这无疑是极端的保守主义,也肯定反动。而要说明其思想的卓越性,必须加
入两条辅助线,一条线是人类,指的是地球上所有的人,一条线是个人,也就是
你、我、他这样个体的人。好了,我请大家观察一个现象,也就是随着人类文明
的不断前进,人类整体的福祉越来越高,但做为个体的人,其福祉却越来越低。
不妨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食:无论是采集自然果实还是进行狩猎,先民们每天平均只要工作一到两小
时,就能填饱肚子,且保证荤素搭配,喝最清澈甘甜的溪水湖水,最重要的是,
先民们从不担心饿死,自然界里食物充足……我们今天的食谱的确是增加了,但
是我们心里都清楚,我们快将《元素周期表》吃过一轮了,而如果我们每天只工
作两小时,那就会连《元素周期表》都吃不上。我们管溪水湖水叫矿泉水,是需
要花钱的,还不能保证它们是否来自各家都有的自来水管,更重要的是,进入耕
种时代后,一场天灾,就能使人类饿殍遍野、易子而食。现在,越来越多的明白
人意识到,不是人类驯化了小麦,而是小麦驯化了我们人类……
住:先民们花几天时间,在地上挖一个地坑,在其上做一个草木盖子,或者
在树上筑巢,或干脆找个天然的石洞,就解决了一辈子的居住问题,地震时几乎
可保证不死人……我们不仅要花光父母的积蓄,自己还得沦为房奴,几十年为了
居住而辛劳,房贷逼着我们不能停下工作,更悲惨的是,我们打拼一辈子的成果,
却不能传给自己孩子,因为产权只有七十年,质量保证期只有五十年,希望不要
遇到地震,水泥板是会压死人的……
衣:先民们穿貂皮可不是稀罕事,熊皮、虎皮、狐皮,几乎应有尽有,穿着
它采集打猎,毫不心疼,热披树叶冷穿皮,纯天然且触手可得;男性们戴一串兽
骨表现英勇,女性们随手摘几朵鲜花自然娇艳……我们穿戴得花花绿绿,无论从
材料还是染料,又是披着一张《元素周期表》,各种过敏、皮肤病,我们文明进
步的产物,时刻侵蚀着我们的身体;我们咬着牙买回一件貂皮,其实只是想向别
10
人证明我也过得不错,我们穿着它时小心翼翼,害怕弄掉一根毛——不是我们在
穿它,是它穿着我们,并一屁股坐在烂泥地里,用现在的流行语说,那叫一个碾
压啊……
行:先民们的生活半径很小,一片果林成熟,或者遇到动物迁徙,就可能换
一个地方生活,但总体不会走出太远,小是小了,但放眼望去,最远处可能是雪
山,近处是青山绿水,每一帧画面都是世间美景……我们借助于科技的力量,飞
机、高铁、汽车,半径倒是无穷扩大了,但我们心里都清楚,多数时候,我们是
被各种事务逼迫着东奔西忙,一年里的一两次,我们终于去旅游啦,我们暂时离
开居住的城市,去到远远的地方观看先民们睁开眼就能看到的景物,我们心底涌
起的那种感觉,我们称之为:幸福……
不能再展开说了,这会是一个很大很大的话题,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
试着自己一一列举出来进行对比,但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答案:仅从个体角度而
言,原始氏族时代的人的幸福感,绝对全面领先于我们。我这里有两个真实案例,
全亚洲幸福感最高的国家知道是哪个吗?不丹!同时是全亚洲最贫穷的国家。全
世界人均寿命最长的地方在哪里?巴基斯坦的罕萨、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格
鲁吉亚的阿布哈吉亚和中国新疆的和田与阿克苏及广西的巴马地区,全是经济落
后地区,所谓的“被文明遗忘”的地方。而残酷的是,现在,除了中国广西巴马,
其他几个长寿地区都出现了寿星减少的趋势,主要就是受到现代生活、物质文明
的影响。
现在,大家清楚了吗?文明越发展,看似整个人类的福祉在增加,但个人的
各方面福祉都在减少。我们甚至可以得出结论,所谓人类文明,就是以牺牲每个
个体的人之幸福感换来的“进步”。而我,还想更残酷地告诉你们,真实情况是,
整个人类的福祉并没有增加,因为,我们今日面对着一个系统性的危机,那就是,
整个人类社会随时可能灭绝,随时!整个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地脆弱与
危险过。
之所以称为“系统性危机”,表示的几乎就是这属于不可逆的、无法根本解
决的危机。它不是靠解决一两处问题就能解决的危机,它是环环相扣、逻辑自洽,
并逐步形成,到一定时候必然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危机!
我实在无法再列举了。我们,我们引以为傲的文明、科技、知识,它到底要
将人类引向哪一层地狱?!
老子,他曾引导我们回到原始氏族时代,拒绝所谓的人类文明,而现在,一
切都已经迟了,因为,我们根本回不去!人类文明其实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我
们要么不创造出它来,可一旦创造出了,它就将野蛮生长,并裹挟着全人类迈向
灭绝的必然结局。基于这个理解,老子当然是非凡而卓越的——他给出的答案,
我们全人类用了数千年的辛苦努力,最终证明他是对的。
老子的救世方案显然是理论上的最佳。因为,老子是从问题的根本处去解决
问题,人类如果可以抵挡住文明与进步的这种欲望,从而拒绝文明,始终生活在
原始氏族时代,那么,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所有问题都无从谈起,无论是个体的痛
苦与辛劳,还是人类的系统性危机,都不可能出现。而孔子的儒家与佛祖之宗教,
则是一种补救方案。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吧,正好他们仨几乎处于同一时期——面
对一台染了病毒的电脑(比如它控制着核弹的发射),老子的方案是关机或者直
接砸了电脑;而孔子与佛祖的方案则是给电脑系统打补丁,希望能够隔离病毒。
显而易见,老子的方案最彻底,没有电脑,人类一样能够生存。这就是我说的最
佳方案!
但为什么说仅只是理论上的最佳方案呢?说来也简单,他们仨身处的时代,
人类已然进入了文明时代,人类这种动物,在享受了文明的福利之后,想让他们
重新退回原始,想当然都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打补丁”其实才是真正具有可
操作性的方案,甚至可以说,几乎是唯一的方案。再做一个简单的比方:面对一
个患了不可逆疾病(文明)的病人(世人),老子开出的方子是要求病人改善生
12
活饮食起居习惯,这当然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但病人已经做不到了;而孔子与
佛祖选择的是陪伴与抚慰,尽量延缓病情发展、减轻病人痛苦。这就是区别,其
实并没有高下之分,老子完成了满分答卷,孔子、佛祖解决了实际问题,这二者
对于今天的我们,都是有大益的,所以我们必须回到他们的座下,仔细聆听他们
的教诲。
最后,需要对老子的生平做一个简要交待,由于历史上介绍老子的文字非常
少,所以他的生平历来就有诸多疑案,而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其思想学说,因此,
我并不准备钻入旧纸堆中花费大量时间,在这里,我只做简要介绍:
关于老子的姓,目前基本认为其姓李,李唐王朝也是因此封谥其为太上玄元
皇帝,及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的,似乎可以盖棺定论,但人们往往会有这样的
疑问:孔子、墨子、韩非子(韩子)、孟子、杨子……,诸子百家时代,莫不是
以姓氏加上尊称“子”,何故独老子异之?当时有这么一种情况,对长寿之人尊
为“老”,如着名的彭祖,《论语·述而》中就有这样的记录:“述而不作,信
而好古,窃比於我老彭。”但一般在已有“老”的尊称后,就不再后缀“子”字
继续尊称了,否则,“老子”这个名号肯定属于彭祖,所以肯定不属于这种情况。
那么,老子是姓“老”吗?不是的,老子应该李姓老氏名耳字聃。
我简单教大家区分一下“姓氏名字”:姓是母系氏族的遗留物,当时走婚制,
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中国八大古姓都带“女”字边:姜、姬、姚、嬴、姒、
妘、妊、妫,就连“姓”这个字,意思就是“人所生也——《说文》”。而氏产
13
生于父系氏族时代,属于姓的分支,是氏族或部落的特定标记,如轩辕氏,表示
会制作车轮的部族;有巢氏,表示会在树上搭巢居住的部族等,所以说“姓以别
婚姻,氏以别贵贱”。如果你的氏族弱小,最后全都沦为了奴隶,那么你这个部
族的氏也就消失了,所以,贵族男子才是有氏的。“名”和“字”大家就比较熟
悉了,比如金庸小说里的杨过,他因父亲认贼作父,出生时郭靖为他取名,单字
一个“过”,字“改之”,往往承载了长辈对孩子的一种期许。随着时代的进一
步发展,古姓不够用了,人们往往以“氏”替代了“姓”,而“氏”也就基本消
亡了,如我们大家都熟知的孔子,他其实是“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孔”
最初其实就是他的“氏”。所以我认为,老子的“老”字应该是他的“氏”,所
以当时称他为“老耳”或“老聃”也是可以的。这个,我们不再深究。
需要大家留意的是:其一,老子曾是周王室的类似今天的国家资料档案馆馆
长,这个职务在当时可不是个闲职,他一般是公认的博学智慧且可靠之人,不仅
掌握着国家重器(当时的资料档案往往具有正统正朔的意义,象征着王朝的合法
性和唯一性,类似于后世的传国玉玺等物,同时,他还是王朝的最高机密保管者),
也是王朝的最高智囊团,随时要为君王解答各类问题,而在君王做出重大决策前,
也往往会对其提出咨询。
其二,老子有记录的老师仅一位,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贤士商容,其事
迹散见于《史记·殷本纪》、《礼记·乐记》、《荀子·大略》、《六韬》、《高
士传》等。他是商纣王时期主掌礼乐的大臣,周武王胜殷之后,欲封其为三公,
辞不受。曾用舌、齿的存亡向老子开示“柔”能长久的道理,老子的“贵柔”之
道即得自商容。
其三,老子的为官生涯止于历史上着名的“王子朝奔楚”事件:公元前 520
年周景王死后,王子朝(庶长子)占据王城(洛阳)数年,王子丐(嫡次子,后
被立为周敬王)避居泽邑,公元前 516 年秋冬之际,晋国出兵支持王子丐复位,
王子朝遂携周室全部典籍(应该还有包括九鼎在内的大量周王室青铜礼器)投奔
楚国(最终落脚于今日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此事散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六
年》和《史记》等书中。在王子朝一行中,既有王室成员、贵族公侯,也有供职
于周王室资料档案馆的官吏和学者等,身为馆长,老子应该是随行者之一,而这
一大批珍贵的文献典籍从此不知所踪……
14
其四,孔子分别在其十七、二十六、五十一岁时三次见到老子,并向老子问
礼,然后,五十五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历时十三、四年,从鲁国出发,大致走了
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都是春秋时的蕞尔小国,楚
国算是其中的大国,但孔子居然只到了楚国边境就不再深入了,试想想,如果是
求官以实现政治抱负,这会是最佳方案吗?!再看一看孔子周游的路线吧,以如
今的地图标注,其大致路线:曲阜——濮阳——长垣——商丘——夏邑——淮阳
——周口——上蔡——罗山,然后按原路返回,基本上就是在目前的河南省内不
断打转。孔子这到底是在干什么?是其五十一岁时老子告诉了他什么吗?!
以上四点,是老子生平中为数不多值得一提的细节,我们现在不再深究,留
作线索吧,在后续的讲解中,自会揭开谜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