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三十二章 北上改南下(2 / 2)

加入书签

可实际上,这一天早上很多人早早就已经起来了,他们虽然没有去城门相送,但目光都在眺望着这里。

仇达也是这其中的一员。相比于旁人,他似乎想得更多一些,只是他认为时机还不成熟,有些想法还不到要说出的时候而已。

有了大量的粮草和军械,就在卢思俏离开武清城的第三天,两万多周军突然就放弃了武清城,举军南下。

宋军毫无准备之下,周军突然出现在宋辽两国交界的狼城寨,以奇袭的方式攻下了这里。

跟着过白沟河,击败了急匆匆而来的信安军,乘胜又攻下了回家寨。在李克胜的带领之下,开仓放粮,招募兵员。并打出十五字旗号——灭赵宋叛逆、复大周正统、还天下清明。

周军不再北上,改为南下对宋宣战。

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连克数镇,这让正负责这一区域安全的王信大将军震惊不已,亲带着保安军迎战周军的同时,又命人向忻州的包拯处求援,同时把这里发生的事情写成了奏书,向汴梁城以八百里加急的

速度急急送去。

还呆在忻州的包拯,虽然早已经解决了这里的异族入侵,且已经收复了之前被抢夺的所有失地。但汴梁城似乎把他遗忘,竟然一直没有旨意让他回京。

包拯知晓,自己这是受了苏石的连累。

如果他回京的话,在一些事情上定然会替苏石说话,这就会让官家为难,索性就把他放在北境好了。

大宋的文官们,常会有外出领兵打仗的机会,这出于皇帝对武人不信任所至。

通常能领兵在外的文官,也多是受皇帝所信任的。而且一旦时机合适,重新调回京师,并安排上更高的位置也非是没有可能。

就像是范仲淹、富弼、韩琦,包括庞籍都是如此。

包拯也并不着急,他远比历史中要崛起的更快,他相信一定有合适的机会在等待着自己,他迟早会有回京的那一天。

就这样安心守在忻州之境,未曾想先等来的竟然就是王信的求援。

不管是辽、蒙,还是西夏,都被苏石打怕了,一时半会不会在找宋人的麻烦,但周军不是异族。甚至相比于赵宋而言,他们还要更正统一些,他们不受苏石的威胁。

收到了王信的求援信之后,包拯与众将商量一番之下,这便派出了以孙成为将的一万人前往北境以北地区。

孙成是杨文广推荐上来的将官,之前与三族之战中表现不错,这一次让他单独领兵,就是包拯对其能力的一种认可。

至于说为何

只派一万大军前往,而没有派更多人,那是因为没有收到朝廷的旨意之前,即便包拯有着枢密使的身份,即便他兼领北境西面所有的军队的指挥权,但无旨也是无法调动太多的军队。

能派出一万人,已然是包拯权限内的极限。

汴梁城。

周军停止北上,撤出了辽境,突然南下向宋军开战的消息通过八百里加急传了回来。

皇宫之中,赵祯得到消息的那一刻,震怒不已。

虽然以赵祯的年纪,是绝对不可能对周王朝有任何的感情,但他并不会忘记,赵宋的天下是从谁手中夺来的。

不夸张的说,什么李唐、白莲,包括异族之危,在赵祯的心中都没有周王朝对他的威胁更大。

无它,周王朝比赵宋更正统,只要他们还存在一天,自己就是做为反派一般的存在。

密谍司初建的时候,打击对付的也就是周王朝的那些余孽。

为此,一些个心系大周的朝廷官员被以各种名义或是抄家流放、或是软禁至死。原以为百年过去了,周王朝早就应该是销声匿迹,掩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却不成想,竟然他们还存在着。

得到消息之后,陈琳成为了第一个倒霉蛋,被赵祯叫到了紫宸殿后,好一顿的斥骂。

“不要管福康公主的事情了,你马上派出所有人手,监视所有的臣子,一旦他们有什么异动,及时来报。”

骂够的赵祯,给陈琳下了一道严令

他并不知道,朝廷中是不是有人与周军有什么私下联系,为了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密谍司就需要扛起重任来。

陈琳连连保证之下离开,跟着赵祯亲自下令,派曹评为将,带五万禁军直奔北境而去。

三族之危时,赵祯都没有派出大批禁军,可是现在,为了对付实力看起来并不强大的周军,他却是第一时间就把禁军派了上去。由此可见,他内心中是多么害怕与重视周王朝的后裔们。

a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