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二十八章 有人看出门道来了(1 / 2)

加入书签

“是真还是假,有什么区别吗?”被问到的同僚,沉默了下后,反问了这么一句。

问这个问题的官员想说,怎么就没区别了?

区别很大啊!

是真的,那就有人会倒霉。

是假的……好吧,是假的,也会有人倒霉,比如,造谣的人,以及说动御史跳出来的人。

但后者总要比前者更简单一些吧?

如果在徐家店里有人刺杀太孙的事是真的,那这件事就复杂了啊。

别管徐家是不是真的无辜,被卷入了这件事,真的能全身而退吗?

皇上对徐家的态度,真的正常吗?

他做官以来,所见的皇上行双标之事的大事,基本上都与皇子皇孙有关。

像是皇子犯了大错,犯了众怒,皇上直接下令处死了儿媳妇跟皇子的一干手下。

在皇上的眼里,他的儿子们都没错,就算是有错,那也是身边人怂恿或是不阻拦的错。

就连造反了的侄子,在他眼里也没错,错的都是侄子身边的人。

侄子身边若都是贤臣,也就不会发生侄子造反一事了。

魏国公府就算是皇帝的亲家,参考皇上下令剐了儿媳妇这件事,皇上连对儿媳妇都不会手下留情,何况只是亲家跟臣子呢?

反问了一句的大臣,又说了一句:“与其去想真还是假,不如去想想,这件事,谁更有决策的权利。”

谁更有决策的权利?

这是什么意思?

有这个权利的人,当然就是皇上啊!

不,仔细想想,除了皇上,其实还有一人,对这件事要怎么办也有这决策权利,那就是“苦主”,大明太孙朱雄英。

在别的大事上,若皇上一意孤行,太孙便只能劝说。

可在事关太孙被刺杀这件事上,作为苦主,太孙在皇上面前必然更有下决定的权利。biνne

“可太孙跟徐家也没什么交情啊?涉及到自己的安危,为何要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问话的官员还是想不通。

如果是常家或是蓝家被卷入了这种事里,太孙不去追究,还有情可原。

因为这两家既与太孙有血缘关系,而且也是很早就开始跟着太孙做事的人家,当家人都对太孙比较忠心,算是勋贵里支持太孙的主要势力了。

但徐家却与这两家不同,徐家当家人徐辉祖自然也是忠心的,可徐辉祖却与其他勋贵一样,并没有立刻追随太孙,而是很随大流的那种忠心。

既没有超脱其他人的忠心,也没有靠自己立下赫赫功劳,与其他家的年轻一代一样是吃父辈的红利,这怎么就入了太孙的眼了?

难道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徐家的当家人已经彻底臣服了太孙?

徐家当然也有人跟着太孙做事,但这也不代表徐家早早就站队了吧?

其实徐家也没必要早早站队,只要是作为普通臣子,忠于皇上,等到太孙成了皇帝后,自然也会继续忠于新皇,对于只想稳妥发展的家族来说,这是最稳妥的路线。

“你啊,还是回去问问你家夫人吧。”结果,这个人的疑惑,换来的就是同僚丢下的这一句。

丢下这一句后,同僚就不再说话了。

而听到这一句的官员,依旧感到茫然。

回到家,想到同僚的“提醒”,他就去找了夫人,试着将这件事说给夫人听。

他本以为夫人给不出什么建议,结果就听到夫人惊讶道:“传闻竟是真的?”

传闻?什么传闻?

这官员不解,忙追问。

他的夫人就说:“老爷,还能是什么传闻?当然就是太孙与徐家三小姐之间有点什么的传闻啊。”

“啊?”这官员怎么都没想到,他竟会从自家夫人口中听到了这样的内容。

真的假的?

“谁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其实也就是小范围内有人说,后来连说的人都没有了,我也是凑巧听过那么一耳朵。反正啊,因为这个传闻,很多家原本对徐家三小姐有些想法,这想法也不敢再有了。”

夫人叹着:“原本以为是有人故意放出来毁那位徐三小姐姻缘的,没想到竟是真的?”

见老爷保持着一副惊愕的表情呆在了原地,她用手在他面前晃了晃,他都毫无反应。

夫人就下手掐了一下,这官员顿时就哎呀一声,清醒了过来。

这一下,可真够疼的,下狠手啊!

夫人无语道:“谁能想到你连这点事都承受不住?就你这样,还做官呢?”

官员更无语:“谁能想得到这种事啊!那可是差了辈分!”

徐家不是嫁了女儿给皇子?还不止嫁了一个女儿给皇子!前面两个女儿都嫁了皇子!

如果太孙真看上了徐家三小姐,皇上真能同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