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零三章 外科医生(1 / 2)

加入书签

众大臣,表面上笑眯眯,心里是怎么想的,那就各有不同了。

反正,心里吐槽的,那一定是有,还不会是一个两个。

但就算是心里吐槽不断的大臣,也不敢表露出来。

谁让他们侍奉的这位皇上,不仅爱炫耀儿子、孙子,还格外小心眼呢!

对方不在意的事,冒犯了,也许不会惹来大麻烦。

对方在意的事,冒犯了对方,丢官都是小事,怕是还会有更可怕的后果。

所以,大家都是陪着笑脸,也不敢插话。

当然了,也有大臣敏锐地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明军队有了新式武器,火器之威,摧山坼地,还有了钢刀、钢剑,光是这几样,就可以让军队的实力翻倍提升了。

海上又有了大捷,还是赶在了这个时候。

这究竟是巧合,还是皇上、太孙故意为之?

如果是后者,是不是代表着,讨论了很久的放开海禁一事,终于要等到一个结果了?

明朝这个时候,议论一件大事,往往会扯皮很久。

哪怕上面坐着的皇帝能压住阵,并且有了自己的主意,但只要事情够大,波及的范围够广,讨论这件事时,就免不了扯来扯去。

但凡时机未到,不是太着急的事,拖上一二年都很正常,拖上几个月,那简直就更正常不过了。biνne

是否放开海禁这件事,就是如此。

因为涉及范围很广,不管是放开,还是不放开,都会影响一大批人。

尤其是,如果是放开了海禁,还可能影响到南方的世族。

本来南方有些地方,就与朝廷有些隔阂。

老朱又是那种吃软不吃硬的人,哪个地方对朝廷有敌意,他就给那个地方施压,让那个地方的人更不舒服。

这样一来二去,大明建立都已是这么久了,原本对新朝有抵触的地方,抵触依旧存在。

海禁这件事,还催生出了很多走私的势力。

这些势力,连成了一张大网,连朝中大臣、皇亲国戚、开国元勋都牵扯了进来。

这些人,为了已有的利益,自然不愿意支持放开海禁。

一旦放开了海禁,海商可以自由出行了,那么,靠着背景跟势力走私的商人,岂不是无法像过去那样大赚了?

从外面进来的货物多了,以前可以物以稀为贵的货物,纵然依旧值钱,岂不是也不能卖更高价了?

就算依旧是有得赚,但过去能赚一百万两,现在只能赚一二十万两,在这些人看来,那就不是赚,而是赔了几十万两!

就连这次陪着老朱、朱英一起看阅兵的大臣里,就有几人,与走私的海商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

虽不是直接关系,但他们年年可是拿着好处呢!

彼此递了个眼神,这几人已是提高了警惕。

他们想着,若皇上趁着大捷,再次提出放开海禁,那他们可要小心了,不能再站出来反对了。

事到如今,怕是想要从明面上阻止,已是不可能。

能不能真的放开海禁,还是要看地方上的具体实施。

若是沿海各世族不支持,这海禁,就放不开!

果然,这次阅兵结束后,转过天,老朱就重提了放开海禁一事。

他这一次,直接下了旨意,表示,如今时机已到,这海禁,可以放开了!

老朱之前就曾经提过,也对此事下过旨意,但都不像这一次这般坚定地表示,海禁,必须要放开了!

大臣们分成了三派。

一派支持,无论心里是怎么想的,嘴上都是支持。

一派中立,无论心里是怎么想的,但行动上,不支持,不反对,不吭声。

另一派,那自然是反对的了。

可新式武器横空出世,又陆续有捷报传来,事已至此,这一派人都很清楚,再反对也没用了。

他们同样沉默着,但这种沉默,却不是保持中立,而是一种蛰伏。

只要关于放开海禁这件事出现了新的波折,这一派人就会重新跳起来反对。

朱英对这些人的反应早有预料,对此不以为然。

他不会给这些人再跳起来的机会。

“英儿,放开海禁,此事,怕是不会顺利,阻碍已不在于海上,而在于岸上。”老朱在御书房里,与朱英再次说起了此事,他打算派蓝玉去江南一趟。

“蓝玉此人,是一把趁手的刀,若是用得好,那就足够锋利、好用。若是用得不好,也会伤了自己的手。”

“该怎么用他,你也要做到心里有数。”

“眼下看着,他还算听话,似是改了。若以后爷爷不在了,你也需防着他。但凡他又故态复萌,就不要心慈手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